纪伯伦的生平,写作风格
2023-10-28 15:26
2个回答
黎巴嫩诗人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20世纪阿拉伯文学的一座高峰。他是阿拉伯现代文学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阿拉伯现代小说和散文的主要奠基者。
1883年1月6日,纪伯伦诞生在黎巴嫩北方美丽的山乡贝什里。他的家庭属天主教马龙派。母亲是虔诚的教徒,心地善良,她是纪伯伦心目中爱与美的化身。父亲是个粗犷的山民,兼做山乡牲畜统计工作,因交游不慎,吃了官司,导致全家赤贫。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母亲带着四个孩子,来到美国的波士顿,栖身于最贫穷的华人区,这年纪伯伦12岁。1898年,纪伯伦又背负着全家的希望,回到祖国,进了贝鲁特的“希克玛”(睿智)学院。他利用假期深入社会,记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这一时期,他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政治专制、宗教欺骗和陈腐传统有了本质上的认识,在校内刊物上发表过揭露和批判的文章。
1902年纪伯伦完成学业后再次赴美。他的小妹妹、哥哥和母亲在一年内相继去世,为他们治病欠下大笔债务。从1903年至1908年,纪伯伦一边作画,一边为阿拉伯侨民杂志写稿。女校校长玛丽·哈斯凯尔自此成为他的知音和挚友,对他的创作起过重要作用。
1905年纪伯伦的第一部作品《音乐短章》出版,这是一本论述音乐的发展历史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小册子,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他通过巧妙的联想和比喻,以拟人化的描写,把音乐的本质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他把音乐称作“心灵和爱的女儿”,“盛放爱情苦汁和甘泉的容器”,“人类心灵的幻像”,“悲愁的果实和快乐的花朵”,“从收聚的感情花束中升起的芬芳”。他把抽象的音乐变成了可触摸的具象。他用一连串惊叹句呼唤音乐,从而把音乐对爱情生活、对文学艺术、对世界历史的作用揭示出来。《音乐短章》的浪漫艺术风格,预示了纪伯伦未来创作的走向。
1906年纪伯伦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第一篇《玛尔�塔·巴尼娅》�描写一个纯洁无瑕的农村少女,被骗到城市,成为被人践踏的烟花女,最后在贫病中惨死。小说控诉了“躲在人类大厦里的动物”的恶行,表现了对被侮辱被损害的阿拉伯女性的极大同情。《疯人约翰》描写青年牧人因牛群误入修道院领地,惨遭毒打和囚禁,在母亲交出结婚银项链和父亲证明儿子“发疯”后,才得以开释。小说揭露了教会与世俗政权相互勾结和他们实行的愚民政策,借主人公之口宣布:“耶稣为宣扬生活而遣至人间的羔羊已经变成豺狼,”他们“已把教堂变成了毒蛇的洞穴;而把弱者抢劫一空”。
1907年纪伯伦发表了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叛逆的灵魂》,塑造了几个敢于反抗的人物。《瓦丽黛·哈妮》敢于主宰自己的命运,大胆抛弃了囚室一般的家庭,和自己心爱的人结合。她“挣脱了腐朽的人间教规的桎梏,以便按崇高的法则来生活”。这是阿拉伯现代小说中第一个女性反抗形象。《新婚的床》的主人公也是向黑暗社会和陈腐传统进行挑战的女性。为了实现爱情理想,她和爱人双双殉难。《叛教者哈利勒》描写了一个正直青年的觉醒和他所代表的社会力量的胜利。
1908年纪伯伦得到玛丽·哈斯凯尔的资助,去欧洲学习绘画。他在巴黎艺术学院和伦敦等地的艺术画廊汲取西方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精华,曾受到罗丹的褒奖和支持。罗丹称他为“20世纪的威廉·布莱克”。
1911年末,纪伯伦发表了中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反响热烈。故事叙述富家女萨勒玛被大主教的侄子强娶,成为婚姻的牺牲品。尽管她有机会和情人逃出樊篱,但她像折断翅膀的小鸟,难以奋飞。5年后她生下一个孩子,但孩子一降生就夭折了。她也离开了人世。作者把这场爱情悲剧升华为东方民族悲剧的一个象征:“那个弱女子不正是受凌辱的民族的象征吗?那个苦苦追求爱情,身体却被牢牢禁锢住的女子,不正像那个受尽统治者和祭司们的折磨的民族吗?……那个女子在一个民族中,如同一盏灯放出的一线光亮,如果灯油充足,灯上的光芒难道会昏暗吗?”而小说中对母亲的歌颂,也包含了对祖国和民族的挚爱和眷恋。作者认为母亲“是人类心中发出的全部慈爱与甘美。母亲,就是生活中的一切”。
纪伯伦的小说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和深刻的东方精神。他不以故事情节取胜,不描写复杂的人物纠葛,而着重表达人物的心理感受,抒发内心的丰富感情。大段的倾诉如歌剧中的咏叹调,又如法庭上的辩护词,极富感染力。作者往往以“我”作为主人公之一出现,直接介入故事,使叙述显得真实。弥漫在小说中的悲剧意味和批判意识,把哀怨和愤怒结合起来,更能引出对社会丑恶现实的痛恨与深思。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纪伯伦的创作重心由小说转向了散文和散文诗。他从用阿拉伯语写作,变成以英语写作为主。他用阿拉伯语发表的作品有:充满哀伤的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赞美青春和自由的长诗《行列》(1919),富有激情和社会批判意识的诗文集《暴风集》(1920)和《珍趣集》(1923)等。他用英文发表的作品则有寓言、散文诗集《疯人》(1918)、《先驱者》(1920),哲理抒情散文诗集《先知》(1923),箴言集《沙与沫》(1926),福音体传记《人子耶稣》(1928),诗剧《大地之神》(1931)等。遗著有《流浪者》(1932)和《先知园》(1933)。
《泪与笑》包括了纪伯伦最早写出和发表的散文和散文诗,展现了青年纪伯伦最关心的社会和文学主题:爱与美,大自然,生命哲学,人道主义,社会公正,诗人使命和孤独寥寂等,它们也预示了纪伯伦一生的创作方向。在《美》、《在美神的宝座前》中,作者把美当成宗教,当成主神,美使“智者哲人登上真理宝座的阶梯”。《火写的字》批判了济慈“声名水写就”的消极人生观,表现出用火在天空书写人生的宏大气魄。《致责难者》提出“地球是我的祖国,人类是我的乡亲”,“你是人,我爱你,我的兄弟!”反对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组歌》中的《浪之歌》、《雨之歌》、《美之歌》以及《花之歌》诸篇是本集中最优美、最有韵味的,情、景、理融为一体。
《暴风集》收入了纪伯伦最具现实批判性、最有力度的散文和散文诗。《掘墓人》以超现实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敢于“亵渎太阳”、“诅咒人类”的“疯狂之神”形象,让他喊出“我是自己的主!”这一形象体现了纪伯伦对陈腐传统及其维护者的藐视和痛恨。《奴性》揭示了人类历史上和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奴性,指出奴隶主义是一个“永久性的灾难”,它使人们的岁月“充满屈辱和卑贱”,提出打碎奴性锁链、结束跪拜偶像的历史课题。《麻醉剂和解剖刀》分析了“东方病夫”顽疾久治不愈的原因,指出东方人“爱吃蜜”,又讳疾忌医,而东方的“医生”们则专开只能延缓却不能根治疾病的“麻醉剂”。他强调为了根治东方的痼疾,必须拿起“手术刀”进行彻底治疗。《雄心勃勃的紫罗兰》以寓言的形式,阐释了“存在的目的在于追求存在以外的东西”这一思想。
《珍趣篇》的许多诗文,反映了纪伯伦的爱国主义情怀。《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我有我的黎巴嫩》以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他心中的理想国,企盼祖国的儿女能代表黎巴嫩“岩石中的意志,巍峨中的高贵,流水中的甘美,空气中的芳馨”。《朦胧中的祖国》则以似真亦幻的笔法写出了海外游子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新时代》表现了近代东方新旧两种思想的斗争,号召同胞响应“生活的号召”,做“属于明天的自由人”。
收入《疯人》、《先驱者》和《流浪者》的作品,寓意深刻,富于哲理。《疯人》以隐喻和象征,暴露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反常现象,指出所谓完美的世界实际上最不完美;所谓正人君子,实际上都是戴着假面具,不敢“赤裸于阳光下”的人;而所谓疯人,却敢于丢掉面具、直视太阳。《先驱者》以历史和进化的观点,证明人类冲破精神牢笼,追寻天空中飞翔的“大我”的必要性。作者借“先驱者”之口,道出了他对人类的爱。《流浪者》抨击了愚昧对文化价值的践踏,展示了文化贫困的可悲和可笑,并肯定了创造者孤独、痛苦的真正价值。
纪伯伦以其丰富的艺术创作成果,成为阿拉伯海外作家的一面旗帜。1920年他和著名作家努埃曼等共同发起,组织了阿拉伯第一个现代文学团体“笔会”,担任会长。这一团体对阿拉伯海外乃至本土文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以纪伯伦为代表的“旅美派文学”,成为连接阿拉伯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一座桥梁,在阿拉伯文学复兴运动史上留下了多彩的篇章。
纪伯伦旅居美国20余载,1931年病逝于美国纽约。同年他的遗体运回黎巴嫩,诗人最终实现了重返祖国的愿望。
1883年1月6日,纪伯伦诞生在黎巴嫩北方美丽的山乡贝什里。他的家庭属天主教马龙派。母亲是虔诚的教徒,心地善良,她是纪伯伦心目中爱与美的化身。父亲是个粗犷的山民,兼做山乡牲畜统计工作,因交游不慎,吃了官司,导致全家赤贫。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母亲带着四个孩子,来到美国的波士顿,栖身于最贫穷的华人区,这年纪伯伦12岁。1898年,纪伯伦又背负着全家的希望,回到祖国,进了贝鲁特的“希克玛”(睿智)学院。他利用假期深入社会,记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这一时期,他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政治专制、宗教欺骗和陈腐传统有了本质上的认识,在校内刊物上发表过揭露和批判的文章。
1902年纪伯伦完成学业后再次赴美。他的小妹妹、哥哥和母亲在一年内相继去世,为他们治病欠下大笔债务。从1903年至1908年,纪伯伦一边作画,一边为阿拉伯侨民杂志写稿。女校校长玛丽·哈斯凯尔自此成为他的知音和挚友,对他的创作起过重要作用。
1905年纪伯伦的第一部作品《音乐短章》出版,这是一本论述音乐的发展历史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小册子,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他通过巧妙的联想和比喻,以拟人化的描写,把音乐的本质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他把音乐称作“心灵和爱的女儿”,“盛放爱情苦汁和甘泉的容器”,“人类心灵的幻像”,“悲愁的果实和快乐的花朵”,“从收聚的感情花束中升起的芬芳”。他把抽象的音乐变成了可触摸的具象。他用一连串惊叹句呼唤音乐,从而把音乐对爱情生活、对文学艺术、对世界历史的作用揭示出来。《音乐短章》的浪漫艺术风格,预示了纪伯伦未来创作的走向。
1906年纪伯伦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第一篇《玛尔�塔·巴尼娅》�描写一个纯洁无瑕的农村少女,被骗到城市,成为被人践踏的烟花女,最后在贫病中惨死。小说控诉了“躲在人类大厦里的动物”的恶行,表现了对被侮辱被损害的阿拉伯女性的极大同情。《疯人约翰》描写青年牧人因牛群误入修道院领地,惨遭毒打和囚禁,在母亲交出结婚银项链和父亲证明儿子“发疯”后,才得以开释。小说揭露了教会与世俗政权相互勾结和他们实行的愚民政策,借主人公之口宣布:“耶稣为宣扬生活而遣至人间的羔羊已经变成豺狼,”他们“已把教堂变成了毒蛇的洞穴;而把弱者抢劫一空”。
1907年纪伯伦发表了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叛逆的灵魂》,塑造了几个敢于反抗的人物。《瓦丽黛·哈妮》敢于主宰自己的命运,大胆抛弃了囚室一般的家庭,和自己心爱的人结合。她“挣脱了腐朽的人间教规的桎梏,以便按崇高的法则来生活”。这是阿拉伯现代小说中第一个女性反抗形象。《新婚的床》的主人公也是向黑暗社会和陈腐传统进行挑战的女性。为了实现爱情理想,她和爱人双双殉难。《叛教者哈利勒》描写了一个正直青年的觉醒和他所代表的社会力量的胜利。
1908年纪伯伦得到玛丽·哈斯凯尔的资助,去欧洲学习绘画。他在巴黎艺术学院和伦敦等地的艺术画廊汲取西方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精华,曾受到罗丹的褒奖和支持。罗丹称他为“20世纪的威廉·布莱克”。
1911年末,纪伯伦发表了中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反响热烈。故事叙述富家女萨勒玛被大主教的侄子强娶,成为婚姻的牺牲品。尽管她有机会和情人逃出樊篱,但她像折断翅膀的小鸟,难以奋飞。5年后她生下一个孩子,但孩子一降生就夭折了。她也离开了人世。作者把这场爱情悲剧升华为东方民族悲剧的一个象征:“那个弱女子不正是受凌辱的民族的象征吗?那个苦苦追求爱情,身体却被牢牢禁锢住的女子,不正像那个受尽统治者和祭司们的折磨的民族吗?……那个女子在一个民族中,如同一盏灯放出的一线光亮,如果灯油充足,灯上的光芒难道会昏暗吗?”而小说中对母亲的歌颂,也包含了对祖国和民族的挚爱和眷恋。作者认为母亲“是人类心中发出的全部慈爱与甘美。母亲,就是生活中的一切”。
纪伯伦的小说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和深刻的东方精神。他不以故事情节取胜,不描写复杂的人物纠葛,而着重表达人物的心理感受,抒发内心的丰富感情。大段的倾诉如歌剧中的咏叹调,又如法庭上的辩护词,极富感染力。作者往往以“我”作为主人公之一出现,直接介入故事,使叙述显得真实。弥漫在小说中的悲剧意味和批判意识,把哀怨和愤怒结合起来,更能引出对社会丑恶现实的痛恨与深思。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纪伯伦的创作重心由小说转向了散文和散文诗。他从用阿拉伯语写作,变成以英语写作为主。他用阿拉伯语发表的作品有:充满哀伤的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赞美青春和自由的长诗《行列》(1919),富有激情和社会批判意识的诗文集《暴风集》(1920)和《珍趣集》(1923)等。他用英文发表的作品则有寓言、散文诗集《疯人》(1918)、《先驱者》(1920),哲理抒情散文诗集《先知》(1923),箴言集《沙与沫》(1926),福音体传记《人子耶稣》(1928),诗剧《大地之神》(1931)等。遗著有《流浪者》(1932)和《先知园》(1933)。
《泪与笑》包括了纪伯伦最早写出和发表的散文和散文诗,展现了青年纪伯伦最关心的社会和文学主题:爱与美,大自然,生命哲学,人道主义,社会公正,诗人使命和孤独寥寂等,它们也预示了纪伯伦一生的创作方向。在《美》、《在美神的宝座前》中,作者把美当成宗教,当成主神,美使“智者哲人登上真理宝座的阶梯”。《火写的字》批判了济慈“声名水写就”的消极人生观,表现出用火在天空书写人生的宏大气魄。《致责难者》提出“地球是我的祖国,人类是我的乡亲”,“你是人,我爱你,我的兄弟!”反对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组歌》中的《浪之歌》、《雨之歌》、《美之歌》以及《花之歌》诸篇是本集中最优美、最有韵味的,情、景、理融为一体。
《暴风集》收入了纪伯伦最具现实批判性、最有力度的散文和散文诗。《掘墓人》以超现实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敢于“亵渎太阳”、“诅咒人类”的“疯狂之神”形象,让他喊出“我是自己的主!”这一形象体现了纪伯伦对陈腐传统及其维护者的藐视和痛恨。《奴性》揭示了人类历史上和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奴性,指出奴隶主义是一个“永久性的灾难”,它使人们的岁月“充满屈辱和卑贱”,提出打碎奴性锁链、结束跪拜偶像的历史课题。《麻醉剂和解剖刀》分析了“东方病夫”顽疾久治不愈的原因,指出东方人“爱吃蜜”,又讳疾忌医,而东方的“医生”们则专开只能延缓却不能根治疾病的“麻醉剂”。他强调为了根治东方的痼疾,必须拿起“手术刀”进行彻底治疗。《雄心勃勃的紫罗兰》以寓言的形式,阐释了“存在的目的在于追求存在以外的东西”这一思想。
《珍趣篇》的许多诗文,反映了纪伯伦的爱国主义情怀。《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我有我的黎巴嫩》以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他心中的理想国,企盼祖国的儿女能代表黎巴嫩“岩石中的意志,巍峨中的高贵,流水中的甘美,空气中的芳馨”。《朦胧中的祖国》则以似真亦幻的笔法写出了海外游子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新时代》表现了近代东方新旧两种思想的斗争,号召同胞响应“生活的号召”,做“属于明天的自由人”。
收入《疯人》、《先驱者》和《流浪者》的作品,寓意深刻,富于哲理。《疯人》以隐喻和象征,暴露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反常现象,指出所谓完美的世界实际上最不完美;所谓正人君子,实际上都是戴着假面具,不敢“赤裸于阳光下”的人;而所谓疯人,却敢于丢掉面具、直视太阳。《先驱者》以历史和进化的观点,证明人类冲破精神牢笼,追寻天空中飞翔的“大我”的必要性。作者借“先驱者”之口,道出了他对人类的爱。《流浪者》抨击了愚昧对文化价值的践踏,展示了文化贫困的可悲和可笑,并肯定了创造者孤独、痛苦的真正价值。
纪伯伦以其丰富的艺术创作成果,成为阿拉伯海外作家的一面旗帜。1920年他和著名作家努埃曼等共同发起,组织了阿拉伯第一个现代文学团体“笔会”,担任会长。这一团体对阿拉伯海外乃至本土文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以纪伯伦为代表的“旅美派文学”,成为连接阿拉伯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一座桥梁,在阿拉伯文学复兴运动史上留下了多彩的篇章。
纪伯伦旅居美国20余载,1931年病逝于美国纽约。同年他的遗体运回黎巴嫩,诗人最终实现了重返祖国的愿望。
【个人生平】
纪伯伦1883年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语、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惹怒当局,次年迁往纽约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他和泰戈尔一样都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并有评论说“上帝的先知于其身复活”。同时,以他为中坚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全球闻名。
从上世纪20年代起,纪伯伦的创作由小说转向散文和散文诗,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是代表作,以一位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充满比喻和哲理的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纪伯伦认为要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远大的理想。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译,1931)。从50年代起,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其《组歌》:《浪之歌》《雨之歌》进入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十课。
1883年1月6日,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著名的“圣谷”附近的贝什里村。
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
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予他艺术的灵感。
12岁时,纪伯伦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898年,15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1902年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14岁的妹妹死于肺病。妹妹临死之前,哭喊着“希望见到哥哥,希望见到爸爸”,但是她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纪伯伦非常喜爱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哥哥,还没来得及悼念哥哥的时候,母亲因为接连失去2个孩子,也病倒了,1903年6月,母亲也离他而去。纪伯伦曾经用一幅画描绘了母亲临终前的瞬间,题为《走向永恒》,画中母亲的面容没有一丝的痛苦,显得十分从容和平静。纪伯伦日后回忆母亲对他文学创作的启迪时强调“我的母亲,过去,现在仍是在灵魂上属于我。我至今仍能感受到母亲对我的关怀,对我的影响和帮助。这种感觉比母亲在世的时候还要强烈,强烈的难以测度。”
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1908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资助赴巴黎学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指点。1911年他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48岁英年早逝。
1904年5月,在戴伊先生的安排和许多朋友的帮助下,纪伯伦在戴伊先生的画廊中举办了他的首次个人画展。画展是成功的 ,画展也为纪伯伦的文学创作打开了大门。纪伯伦认识了阿拉伯《侨民报》的创办人,他答应《侨民报》每周发表《泪与笑》中的2篇文章。1903--1908年纪伯伦在《侨民报》发表了50多篇散文,总标题为《泪与笑》。
【写作风格】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的影响,所以,文坛称他为“20世纪的布莱克”。1908年—1910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期间,罗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评价纪伯伦:“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纪念馆收藏。在东方文学史上,纪伯伦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纪伯伦风格还见诸于他极有个性的语言。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象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主要著作】
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
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
散文《音乐短章》《花之咏》《我的心灵告诫我》
散文诗集《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泪与笑》《暴风雨ا》《先驱者》 《沙与沫》《人之子耶稣 》《先知园》《流浪者》《组歌》(包括《美之歌》《浪之歌》《雨之歌》《花之歌》《幸福之歌》)
诗集《行列歌》《珍闻与趣谈》《与灵魂私语》
散文集《疯人》
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
纪伯伦1883年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语、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惹怒当局,次年迁往纽约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他和泰戈尔一样都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并有评论说“上帝的先知于其身复活”。同时,以他为中坚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全球闻名。
从上世纪20年代起,纪伯伦的创作由小说转向散文和散文诗,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是代表作,以一位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充满比喻和哲理的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纪伯伦认为要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远大的理想。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译,1931)。从50年代起,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其《组歌》:《浪之歌》《雨之歌》进入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十课。
1883年1月6日,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著名的“圣谷”附近的贝什里村。
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
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予他艺术的灵感。
12岁时,纪伯伦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898年,15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1902年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14岁的妹妹死于肺病。妹妹临死之前,哭喊着“希望见到哥哥,希望见到爸爸”,但是她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纪伯伦非常喜爱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哥哥,还没来得及悼念哥哥的时候,母亲因为接连失去2个孩子,也病倒了,1903年6月,母亲也离他而去。纪伯伦曾经用一幅画描绘了母亲临终前的瞬间,题为《走向永恒》,画中母亲的面容没有一丝的痛苦,显得十分从容和平静。纪伯伦日后回忆母亲对他文学创作的启迪时强调“我的母亲,过去,现在仍是在灵魂上属于我。我至今仍能感受到母亲对我的关怀,对我的影响和帮助。这种感觉比母亲在世的时候还要强烈,强烈的难以测度。”
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1908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资助赴巴黎学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指点。1911年他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48岁英年早逝。
1904年5月,在戴伊先生的安排和许多朋友的帮助下,纪伯伦在戴伊先生的画廊中举办了他的首次个人画展。画展是成功的 ,画展也为纪伯伦的文学创作打开了大门。纪伯伦认识了阿拉伯《侨民报》的创办人,他答应《侨民报》每周发表《泪与笑》中的2篇文章。1903--1908年纪伯伦在《侨民报》发表了50多篇散文,总标题为《泪与笑》。
【写作风格】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的影响,所以,文坛称他为“20世纪的布莱克”。1908年—1910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期间,罗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评价纪伯伦:“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纪念馆收藏。在东方文学史上,纪伯伦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纪伯伦风格还见诸于他极有个性的语言。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象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主要著作】
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
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
散文《音乐短章》《花之咏》《我的心灵告诫我》
散文诗集《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泪与笑》《暴风雨ا》《先驱者》 《沙与沫》《人之子耶稣 》《先知园》《流浪者》《组歌》(包括《美之歌》《浪之歌》《雨之歌》《花之歌》《幸福之歌》)
诗集《行列歌》《珍闻与趣谈》《与灵魂私语》
散文集《疯人》
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
相关问答
纪伯伦的生平,写作风格
1个回答2023-10-28 13:04
【个人生平】 纪伯伦1883年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语、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
全文爱伦坡小说的写作风格是什么呀?
1个回答2024-02-28 00:22
其作品是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语言和形式精致、优美,内容多样。侦探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之一、恐怖小说大师、象征主义先驱之一,唯美主义者。
仿写 (浪之歌 雨之歌)纪伯伦的诗歌
1个回答2024-02-12 18:26
我们是从阿斯塔特女神王冠上落下来的绚丽夺目的珍珠,早晨的女儿抢走了喊敬我们,将我们撒遍大地。 我在哭,一个个小山丘却在笑;我往下掉,花儿们却高高地昂起了头。乌云和大地是一对恋人,我同情他们,...
全文一个作者可以写不同风格的小说吗?
1个回答2024-01-12 14:42
可以的。好的作者可以,不然文章尽是一个风格也会让人产生疲劳。但,同一作者的不同风格作品有些地方也有相同的,不是文风,也许是写文时的目的,这些藏于作者的文间。 作者也在进步着,每部作品也因着不同的时间阶...
全文与美人无霜写作风格很像的作者
2个回答2024-02-17 00:29
与纯岁美人无霜写作风格很像的作者是邈邈一黍。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美人无霜晋李山江新锐作者,作品风格以温馨治愈,温暖爽甜为哪裤中主,有很多新鲜的脑洞,想写很多童话般美好的爱恋,作者邈邈一黍与美人无...
全文刘墉的写作风格
1个回答2024-01-17 09:54
本人非常喜欢刘墉的书。从初中开始到大学,基本上所有都读过了。写作风格不是长篇论述一些思想、故事什么的,基本行文简短精炼,故事精湛,一语中的,其中又包含了很多道理。个人觉得可以看一看。
热门问答
26
找书国外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