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脑洞短篇网络小说

你读过哪些脑洞其大的短篇科幻小说?

1个回答2024-01-24 07:06
个人感觉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还有郝景芳的《阿房宫》吧,科幻小说之所以会吸引人呢,感觉就在于作者神奇的脑洞,这个脑洞或大或小,有时候都会去吸引我们,并不是说脑洞小就没有啥可看的了。关键是作品本身科幻因素创新的闪光吧。

网络短篇小说和网络长篇小说有什么区别?

4个回答2024-02-07 11:41
短篇小说:字数以五千至一万五千字为原则,比较简短的小说,人物不多,结构紧凑。

中长篇小说一般没有明确的字数规定, 但作为严格的出版部门,一般以字数在8万以上,作为长篇小说, 2万—6万字或4万—8万字或者更低一些称为中篇小说。
  长篇小说容量最大,最广阔,篇幅也比较长,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它一般是通过比较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来表现社会生活的。

有什么短中篇网络言情小说介绍?

4个回答2023-12-27 21:06
饶雪漫 <蝴蝶来过这世界>
还有落落的 郭敬明的都是很多关于校园的
推荐你看看摩卡的<情断西藏>
霍达 <穆斯林葬礼>

薇络的短篇小说

1个回答2023-11-19 11:14

《凤凰泪》(发表于物液轿《中学生博览》)
《一直都在看着你》(发表于《中学生博览》)罩肆
《长恨歌》(发表于《涩小埋含说》)
《人鱼的眼泪》
《公主传奇》(发表于《花刊》)
《雨中相遇》(发表于《荏苒》第二辑)
《花妖》(发表于《荏苒》第三辑)
《你若不离不弃 我必生死相依》

烧脑网络小说有那些?

1个回答2023-12-05 05:52
昨日之门 挺好看的类似电影《蝴蝶效应》

网络用语黑洞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1-24 13:46
形容人性的阴暗面里最本质的地方。网络流行语黑洞是形容人性的阴暗面里最本质的地方,它是人性恶劣的本质所在,在各种游戏、生活等等的方面特别弱,比如舞蹈黑洞,算术黑洞,游戏黑洞。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天体,所有的物理定理遇到黑洞都会失效。

网络上写短篇小说的言情小说家都有谁啊?

1个回答2023-11-27 04:06
我看过的认为还不错的,古灵,典心,决明都不错,推荐可以看一下

说一说你有什么优秀的短篇网络小说值得推荐呢?

3个回答2023-12-26 13:47
心情不好建议看些轻快的小说,比如《微微一笑很倾城》这本小说看得让人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过着那无忧无虑的生活,好不惬意。

你所读过的脑洞大开的小说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3 20:32
《西出玉门》。这不是一本谈恋爱的书,是男女主深入传说中的玉门关,和被封印起来的妖魔鬼怪作斗争的故事。大热灵异玄幻类型,大女主设定,异世界的爱情故事,抽丝剥茧的事件推理,鱼总与众不同的脑洞真的是勾的人欲罢不能,情节构思和事件安排堪称精妙。

你看过脑洞最大的科幻小说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0-29 07:22

关于科学家与科幻作家的脑洞之争,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答案是“科学家的脑洞更大”,因为“科幻作家所能做的,是把科学家的想象,用一种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期好书榜中有几本与“科学”相关的书,一本是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一本是牛津心脏外科医生奇遇记《打开一颗心》,还有一套科幻作家韩松的首部作品集。
  如果将中国科幻分为两极,一极是刘慈欣,另一极就是韩松,“一种是想像力意义上的应用文,另一种是作为社会预警的小说”。《时代周刊》形容韩松“白天忙于新闻工作,晚上写着阴郁诡异的故事”,而读者给他的标签是“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在中国读者中,韩松的科幻小说褒贬不一,分歧很大——爱的人爱得不得了,恨的人恨得了不得。他的作品通常带有人文与反思的一面,站在不同维度、通过不同视角,冷静地观察宇宙、人间和自己,在科幻中描摹历史、现实和未来。近日,他的经典作品首度结集出版,《韩松精选集》一网打尽其成名作、获奖作品和未出版新作。其中包括再版的长篇小说《红色海洋》及《火星照耀美国》,还有两部中短篇小说集《苦难》和《冷战与信使》,《苦难》收录的是新作,大多还没有正式发表过,《冷战与信使》包含了韩松曾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再生砖》、成名作《宇宙墓碑》等中短篇小说;《我一次次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一部首次出版的随笔杂文集,处处体现出韩松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关怀;还有一部诗选《假漂亮和苍蝇拍手》亦是初次面世。今年是世界科幻诞生两百周年,韩松从初中开始写科幻到现在,三十六年一直没有中断,常有人问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回答:“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在这个片断宇宙中的经历,尽可能记录下来,留给另一个宇宙中的我看。”
  一直以来,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相对论的创始者爱因斯坦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只是一个符号。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1953年德文版著作编译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我的世界观》,会让人们对爱因斯坦产生更加完整的认知。他不仅是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不受羁绊的独立人格,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见解独到,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他坚信科学的应用可以是集体组织的,但科学的创造却只能是个人自由思想的成果,他从不搞什么“创新团队”,甚至没有带过博士生。他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只教人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却成不了一个人格完整的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获得切身的感受。学生必须对何为美以及何为道德上的善有敏锐的辨识力,否则只是靠那点儿专业知识,更像一只训练有素的狗,而不是一个均衡发展的人。”这就是他“在提倡‘人文学科’同等重要时心中所想的东西”,而“过分强调竞争体系,以及为了立竿见影的用途而过早地专门化,将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赖以生存的那种精神”。
  《打开一颗心》作者斯蒂芬·韦斯塔比医生是英国著名的心脏外科医生,曾经师从国际心脏外科先驱柯克林教授,经手过12000颗心脏。他所遭遇的心脏外科救助场景不是影视剧,却时时上演着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戏,心脏外科大夫的脑洞比影视编剧要大得多,患者在苦难过山车上的跌宕程度也比好莱坞大片刺激得多:主动脉瓣严重畸形的马术爱好者,后来因妊娠而凸显危机;救治没有脉搏、没有血压的机械心脏人、电子心脏人;在走廊里偶遇穿越沙漠、逃过大屠杀的阿拉伯无名哑母病孩,全力施救却最后双双殒命;还有两颗心脏并联工作的手术方案……当医务制度和救人冲突时,医生该何去何从?手术风险巨大,患者和医生该如何决定?技术通神的医生也有做不成的手术?医疗的成效、界限究竟在何处?英国医生韦斯塔比的经历、态度和思考,也必定引发中国医生和读者的反思。

热门问答
热门搜索
更多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