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玉小说
潮汕网红鸟嘴婶是哪里人
2个回答2023-11-22 20:49
潮汕网红鸟嘴婶是广东人。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网红鸟嘴婶在快手的资料卡上显示是广东人。潮汕网红鸟嘴婶是一个90后男生男扮女装演绎的一位农村妇女形象。将农村妇女爱八卦,讨论是非的形象用搞笑段子拍出来,深受网友的喜欢,给网友带来欢乐。
玉虎和雅红是什么小说
1个回答2023-12-07 03:49
《玉虎忆》。
作者:叶秋红
内容简介:
花千骨失忆,需要特殊的丹药来恢复神识,此药原创于神界,流落在人间。白子画带着花千骨去人间游历兼寻药,没想到却再次卷入魔兽引起的仙魔大战,并揭开了两人前世的秘密。
相关内容解释:
《玉虎忆》语言描述平易隽永:语言构思上并无极力铺陈辞藻,采用华丽文采进行叙述,而是用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进行渲染,达到哲理与内涵的有机统一,情感 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 情感与内容的共鸣,以平易见真知,以朴素刻情感内涵,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平实的语言,哲理蕴含的内容,达到一种巧妙的小说升华,其语言功底不可不谓之深厚。
《玉虎忆》结构编排独具匠心:主要采用了双线式结构,明暗交织,情景交融,展现作者内心,命运的跌宕起伏与作者感悟,寓情于美,自然流畅。作者多变的艺术风格和高超驾驭文字能力跃然纸上。
梁红玉的事迹
1个回答2023-10-27 21:43
梁红玉的家世不详。她的事迹在正史上主要纪录在她的丈夫韩世忠的传记中。由于韩世忠在宋史中被称为南宋“武功第一”,所以在正史上为尊者讳,对梁红玉也象唐朝的平阳公主只称其为“梁氏”而不提她的名字。对于梁红玉在成为韩夫人之前是营妓这段历史也是讳莫如深。
幸亏中国的正史之外还有野史。宋代重文轻武虽然让国家不修武备,却也造就了一大堆手无缚鸡之力的半瓶醋文人。那时文人的爱好和现在并无不同。就好像我这个半瓶醋喜欢乱侃历史,那时的文人也喜欢乱写历史。野史遂在中国大大发达了起来。多亏有了这些野史我们才知道梁红玉的名字和她当过营妓的历史。
梁红玉的出身众说纷纭,有些书上说她是安徽池州人,祖上做过大官。另一些书则说她是江苏淮安人。淮安现在还有纪念她的祠堂。祖上做过大官云云,恐怕是因为梁红玉后来出了名给她脸上贴的金。梁红玉身处乱世,从小被卖入军营,恐怕连她自己也未必知道原籍在哪里,遑论祖先。
中国古代历来有官娼和私娼。官娼就是官家开办的妓女院。梁红玉当的是营妓。也就是由军队包养,专门为军人服务的官办三陪女郎。营妓制度传说是汉武帝建立的。此风在东方延绵不衰,甚至到了20世纪,中国军队都已经取消营妓制度后,日本军队还在到处强迫别人做“慰安妇”。
梁红玉与韩世忠相遇的过程颇有戏剧性。韩世忠是陕西延安人,十八岁入伍。他所在的军队一直与西夏作战。韩世忠作战勇猛,积功升到副排长一类的低级军官(进勇副尉)。韩世忠真正出名是在平定方腊起义的时候穷追不舍,杀入方腊的最后据点清溪峒,亲手格杀数十人,俘虏了方腊本人。由于这件功劳,他当上了连长(承节郎)。虽然这仍然是低级军官,但是他的名声也传播开来。
当时平定方腊的战事结束,主帅童贯班师回朝,行到京口大宴有功之臣。梁红玉作为营妓被招来陪酒。席间见一人闷闷不乐,此人便是韩世忠。韩世忠这时闷闷不乐有他的道理。虽然他亲手擒获了方腊,这件功劳却上司辛兴宗抢去了。本来,擒获方腊的赏格是当军区司令(授两镇节钺),现在却只得了个芝麻绿豆大的官,韩世忠的心里当然高兴不起来。梁红玉却对韩世忠却是青眼有加。当日宴会之中,高官满座,梁红玉却只看中了韩世忠一个。遂主动接近韩世忠,两人英雄美女,惺惺相惜,不久就结为夫妇。
梁红玉与韩世忠结合的过程还有另一种说法。梁红玉在当营妓时,路过营房,看见有一只老虎蹲卧廊间。她吓了一跳,定睛再看,发现乃是个睡着的军官,就问他的姓名,叫韩世忠。梁红玉心中感到很惊异,回住处告诉鸨母,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备酒邀请韩世忠。一来二去,两人日久生情就结为夫妇。
不论是那一种说法,韩世忠在碰到梁红玉时,两人一个是不得志的低级军官,另一个是历尽风尘的妓女。在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下,作为“军汉”的韩世忠的社会地位其实并不比作为妓女的梁红玉高多少。所以两人的结合也并不像现代人想象的那样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在当时的人眼里,军汉配营妓正是天造地设,顺理成章。
韩世忠娶了梁红玉之后不久就发生了靖康之变。金兵入侵,打下汴梁,俘虏了徽钦二帝。梁红玉跟随韩世忠举兵抗金转战南北。到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再次入侵,宋军大败。根据韩世忠的建议,宋高宗退到杭州。韩世忠收拾残兵败将,由海路前往杭州护驾。
这时韩世忠与梁红玉已经育有一个儿子韩亮。为了母子的平安,韩世忠把梁红玉留在了杭州后方,自己再次出征。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原以为最安全的杭州却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
宋朝历代君主最怕的就是武将发动兵变。这个噩梦在1129年终于成了现实。宋高宗逃到了杭州后,任命韩世忠的老上司王渊为国防部部长(枢密使)。王渊与禁卫军司令(扈从统制)苗傅和刘正彦素有过节,又因高宗亲信太监康履等作威作福,苗刘二人便发动兵变,将王渊杀了,又逼迫高宗交出康履杀死。苗刘二人跟着逼高宗退位,禅位给他年方三岁的儿子,让孟太后垂帘听政,改年号为“明受元年”。
在前方的诸将听到兵变的消息,立刻纷纷回军平叛。大元帅是张浚,韩世忠为先锋。苗刘二人听说韩世忠前来就扣留梁红玉和韩亮作为人质,妄图逼韩世忠就范。宰相朱胜非骗苗刘说,不如请太后命梁红玉去招抚韩世忠。苗刘不知是计,接受了他的意见。太后召梁红玉入宫,封她为安国夫人,命她快去通知韩世忠,即刻赶来救驾。梁红玉骑马急驰,从杭州一日一夜之间赶到了秀州。
这是梁红玉第一次崭露头角。梁红玉要忍受的痛苦也是巨大的。她本人虽然脱险,但是韩亮仍在叛军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她见到韩世忠后仍以国事为重,要韩世忠继续进军。所以韩世忠后来收到苗刘二人以皇帝名义发出的诏书,立刻撕碎说:“我只知道有建炎,不知道有明受”。
张浚和韩世忠部队开到临平,和苗刘部下军队交锋。江南道路泥泞,马不能行,韩世忠下马执矛,亲身冲锋。苗刘军大败。当晚苗刘二人逃出临安。韩世忠趁胜追击,将二人擒获磔死。高宗重赏韩世忠,加封梁红玉为护国夫人。
南宋内乱,正好给了金军可乘之机。1129年10月,金军在完颜宗弼(即俗称的金兀术)率领下长驱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对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逃跑。先从杭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再从明州逃到海上。幸亏金军海军不行,才让高宗勉强保住了老命。
这时金军已经孤军深入5个多月,江南各地到处爆发了汉人的反抗。宗弼见再待下去就要“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于是在大肆掳掠之后北返。
这时韩世忠正担任浙西战区司令(浙西制置使)。听说金军北撤,便率水军八千人急赴镇江截击。金军号称十万。虽然未必真的有那么多,但兵力肯定是大大超过韩世忠的。韩世忠所部的宋军在金军南下时已经败过一阵。另外,兵法有云“归师勿遏”。也就说不要阻截归乡的军队,否则思乡心切的军队往往会发挥出超常的战斗力。所以从表面上看,韩世忠无论从兵力,士气还是战斗力上都远远不如金军。
金军统帅宗弼大概也觉得韩世忠是在以卵击石,于是下战书给韩世忠约定日期开战,韩世忠接受。到了约定的日子,金军开始北渡长江。韩世忠率军在江面上拦截。双方在江面上激战。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擂鼓。连续打退了金军的十几次攻击。金军始终不能渡江。
也许有人要问梁红玉不就是在打仗时敲敲鼓吗,有什么了不起呢?
打仗并不是光人多就行了。人再多,如果没有协调一致的行动,也不过是打群架罢了。要协调大兵团的行动,通信是非常重要的。现代作战可以用步话机下达命令。古代就全靠旗帜和金鼓。所谓“闻鼓则进,鸣金收兵”不过是笼统的说法。不同的鼓点其实代表不同的命令。梁红玉亲自击鼓也就是表明她在指挥整个舰队。在古代战争中,鼓手和旗手是敌军的首要攻击对象。梁红玉站在这个位置上,也就是站在最危险的位置上。当然大大鼓舞了士气。
从梁红玉指挥整个舰队来看,梁红玉肯定是参与了作战计划的制定的。那么她的军事才能从哪里来的呢?有些书认为她的祖上是武将,所以梁红玉有家传武功。这一点我已经在前面分析过,不过是在她出名后为她脸上贴金而已。其实梁红玉既然长在军营,耳濡目渲,总是会学到一些东西的。她与韩世忠结婚后随其转战南北,必然也得到了韩世忠的指点。再加上一点天资,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金军遭到重挫,大出宗弼所料。于是他采取和平手段,派使者对韩世忠说只要韩世忠肯放他们一条生路,他愿意归还所有在江南掠夺的财物,另外还送给韩世忠名马作为谢礼。韩世忠一口回绝。双方在长江上且战且走。金军不熟悉地理,被宋军逼入黄天荡死港。
此时本是消灭金军的最好时机。但是韩世忠和梁红玉的兵力实在太少,又没有陆军配合,宗弼趁机凿通湮塞已久的老鹳河故道30里,撤向建康(今南京)。史书上说这30里是一夜凿成,未免夸大。金军被困在黄天荡里几十天,这条河道当是用了这几十天的功夫才凿成。
宗弼在撤向建康的途中又遭到岳飞的阻击。不得已折回长江继续北渡。韩世忠水军多海舰,形体高大,稳性好,攻击力强。为了发挥这个优势,韩世忠令工匠制作了许多用铁链联结的大铁钩,并挑选健壮的水兵练习使用,用以对付金军的小战船。四月十二日清晨,金水军首先发起进攻,韩世忠水军分两路迎战,陷敌人于背腹受击的境地。南宋战船乘风扬帆,往来如飞,居高临下用大钩钩住敌船一舷,使劲——拽,敌船便随之倾覆。宋军再一次获胜。
连战皆胜让韩世忠非常骄傲,认为金军不习水战,遂大意起来。不料有人向宗弼建议利用海船无风难以开动这一点,选一个无风的天,向宋军攻击定能取胜。我们不知道历史上诸葛亮有没有真的设坛借过东风。宗弼倒是设过坛祈求无风。在这个仪式中,宗弼杀白马,割破自己的额头,又将掳掠来的妇女开膛剖腹,挖出心脏祭祀上天。
也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特别垂青宗弼,还是给女人的心吓坏了。第二天真的没有风了。宗弼立即率领舰队向宋军发动总攻。金军以小舟纵火,用火箭射击宋军的船帆。宋军的海船无法开动都成了金军火箭的靶子。不一时全部都被烧毁。宋军大将孙世询、严允战死。韩世忠败回镇江。金军突围而去。
虽然在从战术上来说韩世忠此战败的很惨。但是从战略上来说,韩世忠以绝对弱势兵力而能阻击金兵达48日,而且金兵北去后不敢南顾,已经达到了击退金兵的战略目的。应该是不错了。但是金兵败北之后,梁红玉不但不居功请赏,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弹劾丈夫韩世忠“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这一义举,使举国上下,人人感佩,传为美谈。朝廷为此再加封她为“杨国夫人”。
弹劾归弹劾,朝廷正在用人之际当然不会处罚韩世忠。反而不断地升韩世忠的官。绍兴五年(1136年),韩世忠被任命为武宁安化军区司令(武宁安化军节度使),驻扎楚州(今江苏淮安)。梁红玉随韩世忠率领将士以淮水为界,旧城之外又筑新城,以抗击金兵。经过战乱的浩劫,楚州当时已遍地荆榛,军民食无粮,居无屋,梁红玉亲自用芦苇“织蒲为屋”。在寻找野菜充饥时,在文通塔下的勺湖岸畔,发现马吃蒲茎,便亲自尝食,并发动军民采蒲茎充饥。淮人食用“蒲儿菜”,相传即从梁红玉始。蒲儿菜因此称作“抗金菜”。由于韩世忠、梁红玉与士卒同劳役,共甘苦,士卒都乐于效命。经过苦心经营,楚州恢复了生机,又成为一方重镇。梁红玉韩世忠驻守楚州十多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苗刘兵变对宋高宗的影响是巨大的。兵变之前,高宗大概还有恢复中原的企图。兵变之后,高宗的首要任务就变成剪除大将的兵权,保证不再发生另一次兵变。岳飞之所以被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高宗觉得他会成为第二个苗傅。
秦桧当权后,力主议和。终于和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和议既成,高宗立刻着手削夺大将的兵权。韩世忠首当其冲。他的官越做越大,直到最后被封为咸安郡王。但是兵权也越来越小。为了逃避迫害,韩世忠干脆闭门谢客,整天饮酒作乐。
这时期梁红玉在干什么呢?她既然不再领兵,大概就把全副精力都放在教育儿子身上了。她的儿子韩彦直也是一代名臣。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逝世。两年之后,梁红玉也去世了,终年51岁。死后与韩世忠合葬在苏州灵岩山。
梁红玉死后,历代都建有纪念她的祠堂。淮安现在还有梁红玉祠。祠堂前的一副对联倒是很好的概括了她的一生。
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
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馨仰淮塬
梁红玉和韩世忠算是一对英雄夫妻。不过梁红玉并非韩世忠唯一的妻子。在灵岩山的合葬墓里其实葬了韩世忠的四个妻子。梁红玉只是其中之一。对于他们俩人,也许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梁红玉慧眼识英才吧。
\
更多的参考:
幸亏中国的正史之外还有野史。宋代重文轻武虽然让国家不修武备,却也造就了一大堆手无缚鸡之力的半瓶醋文人。那时文人的爱好和现在并无不同。就好像我这个半瓶醋喜欢乱侃历史,那时的文人也喜欢乱写历史。野史遂在中国大大发达了起来。多亏有了这些野史我们才知道梁红玉的名字和她当过营妓的历史。
梁红玉的出身众说纷纭,有些书上说她是安徽池州人,祖上做过大官。另一些书则说她是江苏淮安人。淮安现在还有纪念她的祠堂。祖上做过大官云云,恐怕是因为梁红玉后来出了名给她脸上贴的金。梁红玉身处乱世,从小被卖入军营,恐怕连她自己也未必知道原籍在哪里,遑论祖先。
中国古代历来有官娼和私娼。官娼就是官家开办的妓女院。梁红玉当的是营妓。也就是由军队包养,专门为军人服务的官办三陪女郎。营妓制度传说是汉武帝建立的。此风在东方延绵不衰,甚至到了20世纪,中国军队都已经取消营妓制度后,日本军队还在到处强迫别人做“慰安妇”。
梁红玉与韩世忠相遇的过程颇有戏剧性。韩世忠是陕西延安人,十八岁入伍。他所在的军队一直与西夏作战。韩世忠作战勇猛,积功升到副排长一类的低级军官(进勇副尉)。韩世忠真正出名是在平定方腊起义的时候穷追不舍,杀入方腊的最后据点清溪峒,亲手格杀数十人,俘虏了方腊本人。由于这件功劳,他当上了连长(承节郎)。虽然这仍然是低级军官,但是他的名声也传播开来。
当时平定方腊的战事结束,主帅童贯班师回朝,行到京口大宴有功之臣。梁红玉作为营妓被招来陪酒。席间见一人闷闷不乐,此人便是韩世忠。韩世忠这时闷闷不乐有他的道理。虽然他亲手擒获了方腊,这件功劳却上司辛兴宗抢去了。本来,擒获方腊的赏格是当军区司令(授两镇节钺),现在却只得了个芝麻绿豆大的官,韩世忠的心里当然高兴不起来。梁红玉却对韩世忠却是青眼有加。当日宴会之中,高官满座,梁红玉却只看中了韩世忠一个。遂主动接近韩世忠,两人英雄美女,惺惺相惜,不久就结为夫妇。
梁红玉与韩世忠结合的过程还有另一种说法。梁红玉在当营妓时,路过营房,看见有一只老虎蹲卧廊间。她吓了一跳,定睛再看,发现乃是个睡着的军官,就问他的姓名,叫韩世忠。梁红玉心中感到很惊异,回住处告诉鸨母,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备酒邀请韩世忠。一来二去,两人日久生情就结为夫妇。
不论是那一种说法,韩世忠在碰到梁红玉时,两人一个是不得志的低级军官,另一个是历尽风尘的妓女。在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下,作为“军汉”的韩世忠的社会地位其实并不比作为妓女的梁红玉高多少。所以两人的结合也并不像现代人想象的那样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在当时的人眼里,军汉配营妓正是天造地设,顺理成章。
韩世忠娶了梁红玉之后不久就发生了靖康之变。金兵入侵,打下汴梁,俘虏了徽钦二帝。梁红玉跟随韩世忠举兵抗金转战南北。到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再次入侵,宋军大败。根据韩世忠的建议,宋高宗退到杭州。韩世忠收拾残兵败将,由海路前往杭州护驾。
这时韩世忠与梁红玉已经育有一个儿子韩亮。为了母子的平安,韩世忠把梁红玉留在了杭州后方,自己再次出征。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原以为最安全的杭州却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
宋朝历代君主最怕的就是武将发动兵变。这个噩梦在1129年终于成了现实。宋高宗逃到了杭州后,任命韩世忠的老上司王渊为国防部部长(枢密使)。王渊与禁卫军司令(扈从统制)苗傅和刘正彦素有过节,又因高宗亲信太监康履等作威作福,苗刘二人便发动兵变,将王渊杀了,又逼迫高宗交出康履杀死。苗刘二人跟着逼高宗退位,禅位给他年方三岁的儿子,让孟太后垂帘听政,改年号为“明受元年”。
在前方的诸将听到兵变的消息,立刻纷纷回军平叛。大元帅是张浚,韩世忠为先锋。苗刘二人听说韩世忠前来就扣留梁红玉和韩亮作为人质,妄图逼韩世忠就范。宰相朱胜非骗苗刘说,不如请太后命梁红玉去招抚韩世忠。苗刘不知是计,接受了他的意见。太后召梁红玉入宫,封她为安国夫人,命她快去通知韩世忠,即刻赶来救驾。梁红玉骑马急驰,从杭州一日一夜之间赶到了秀州。
这是梁红玉第一次崭露头角。梁红玉要忍受的痛苦也是巨大的。她本人虽然脱险,但是韩亮仍在叛军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她见到韩世忠后仍以国事为重,要韩世忠继续进军。所以韩世忠后来收到苗刘二人以皇帝名义发出的诏书,立刻撕碎说:“我只知道有建炎,不知道有明受”。
张浚和韩世忠部队开到临平,和苗刘部下军队交锋。江南道路泥泞,马不能行,韩世忠下马执矛,亲身冲锋。苗刘军大败。当晚苗刘二人逃出临安。韩世忠趁胜追击,将二人擒获磔死。高宗重赏韩世忠,加封梁红玉为护国夫人。
南宋内乱,正好给了金军可乘之机。1129年10月,金军在完颜宗弼(即俗称的金兀术)率领下长驱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对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逃跑。先从杭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再从明州逃到海上。幸亏金军海军不行,才让高宗勉强保住了老命。
这时金军已经孤军深入5个多月,江南各地到处爆发了汉人的反抗。宗弼见再待下去就要“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于是在大肆掳掠之后北返。
这时韩世忠正担任浙西战区司令(浙西制置使)。听说金军北撤,便率水军八千人急赴镇江截击。金军号称十万。虽然未必真的有那么多,但兵力肯定是大大超过韩世忠的。韩世忠所部的宋军在金军南下时已经败过一阵。另外,兵法有云“归师勿遏”。也就说不要阻截归乡的军队,否则思乡心切的军队往往会发挥出超常的战斗力。所以从表面上看,韩世忠无论从兵力,士气还是战斗力上都远远不如金军。
金军统帅宗弼大概也觉得韩世忠是在以卵击石,于是下战书给韩世忠约定日期开战,韩世忠接受。到了约定的日子,金军开始北渡长江。韩世忠率军在江面上拦截。双方在江面上激战。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擂鼓。连续打退了金军的十几次攻击。金军始终不能渡江。
也许有人要问梁红玉不就是在打仗时敲敲鼓吗,有什么了不起呢?
打仗并不是光人多就行了。人再多,如果没有协调一致的行动,也不过是打群架罢了。要协调大兵团的行动,通信是非常重要的。现代作战可以用步话机下达命令。古代就全靠旗帜和金鼓。所谓“闻鼓则进,鸣金收兵”不过是笼统的说法。不同的鼓点其实代表不同的命令。梁红玉亲自击鼓也就是表明她在指挥整个舰队。在古代战争中,鼓手和旗手是敌军的首要攻击对象。梁红玉站在这个位置上,也就是站在最危险的位置上。当然大大鼓舞了士气。
从梁红玉指挥整个舰队来看,梁红玉肯定是参与了作战计划的制定的。那么她的军事才能从哪里来的呢?有些书认为她的祖上是武将,所以梁红玉有家传武功。这一点我已经在前面分析过,不过是在她出名后为她脸上贴金而已。其实梁红玉既然长在军营,耳濡目渲,总是会学到一些东西的。她与韩世忠结婚后随其转战南北,必然也得到了韩世忠的指点。再加上一点天资,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金军遭到重挫,大出宗弼所料。于是他采取和平手段,派使者对韩世忠说只要韩世忠肯放他们一条生路,他愿意归还所有在江南掠夺的财物,另外还送给韩世忠名马作为谢礼。韩世忠一口回绝。双方在长江上且战且走。金军不熟悉地理,被宋军逼入黄天荡死港。
此时本是消灭金军的最好时机。但是韩世忠和梁红玉的兵力实在太少,又没有陆军配合,宗弼趁机凿通湮塞已久的老鹳河故道30里,撤向建康(今南京)。史书上说这30里是一夜凿成,未免夸大。金军被困在黄天荡里几十天,这条河道当是用了这几十天的功夫才凿成。
宗弼在撤向建康的途中又遭到岳飞的阻击。不得已折回长江继续北渡。韩世忠水军多海舰,形体高大,稳性好,攻击力强。为了发挥这个优势,韩世忠令工匠制作了许多用铁链联结的大铁钩,并挑选健壮的水兵练习使用,用以对付金军的小战船。四月十二日清晨,金水军首先发起进攻,韩世忠水军分两路迎战,陷敌人于背腹受击的境地。南宋战船乘风扬帆,往来如飞,居高临下用大钩钩住敌船一舷,使劲——拽,敌船便随之倾覆。宋军再一次获胜。
连战皆胜让韩世忠非常骄傲,认为金军不习水战,遂大意起来。不料有人向宗弼建议利用海船无风难以开动这一点,选一个无风的天,向宋军攻击定能取胜。我们不知道历史上诸葛亮有没有真的设坛借过东风。宗弼倒是设过坛祈求无风。在这个仪式中,宗弼杀白马,割破自己的额头,又将掳掠来的妇女开膛剖腹,挖出心脏祭祀上天。
也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特别垂青宗弼,还是给女人的心吓坏了。第二天真的没有风了。宗弼立即率领舰队向宋军发动总攻。金军以小舟纵火,用火箭射击宋军的船帆。宋军的海船无法开动都成了金军火箭的靶子。不一时全部都被烧毁。宋军大将孙世询、严允战死。韩世忠败回镇江。金军突围而去。
虽然在从战术上来说韩世忠此战败的很惨。但是从战略上来说,韩世忠以绝对弱势兵力而能阻击金兵达48日,而且金兵北去后不敢南顾,已经达到了击退金兵的战略目的。应该是不错了。但是金兵败北之后,梁红玉不但不居功请赏,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弹劾丈夫韩世忠“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这一义举,使举国上下,人人感佩,传为美谈。朝廷为此再加封她为“杨国夫人”。
弹劾归弹劾,朝廷正在用人之际当然不会处罚韩世忠。反而不断地升韩世忠的官。绍兴五年(1136年),韩世忠被任命为武宁安化军区司令(武宁安化军节度使),驻扎楚州(今江苏淮安)。梁红玉随韩世忠率领将士以淮水为界,旧城之外又筑新城,以抗击金兵。经过战乱的浩劫,楚州当时已遍地荆榛,军民食无粮,居无屋,梁红玉亲自用芦苇“织蒲为屋”。在寻找野菜充饥时,在文通塔下的勺湖岸畔,发现马吃蒲茎,便亲自尝食,并发动军民采蒲茎充饥。淮人食用“蒲儿菜”,相传即从梁红玉始。蒲儿菜因此称作“抗金菜”。由于韩世忠、梁红玉与士卒同劳役,共甘苦,士卒都乐于效命。经过苦心经营,楚州恢复了生机,又成为一方重镇。梁红玉韩世忠驻守楚州十多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苗刘兵变对宋高宗的影响是巨大的。兵变之前,高宗大概还有恢复中原的企图。兵变之后,高宗的首要任务就变成剪除大将的兵权,保证不再发生另一次兵变。岳飞之所以被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高宗觉得他会成为第二个苗傅。
秦桧当权后,力主议和。终于和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和议既成,高宗立刻着手削夺大将的兵权。韩世忠首当其冲。他的官越做越大,直到最后被封为咸安郡王。但是兵权也越来越小。为了逃避迫害,韩世忠干脆闭门谢客,整天饮酒作乐。
这时期梁红玉在干什么呢?她既然不再领兵,大概就把全副精力都放在教育儿子身上了。她的儿子韩彦直也是一代名臣。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逝世。两年之后,梁红玉也去世了,终年51岁。死后与韩世忠合葬在苏州灵岩山。
梁红玉死后,历代都建有纪念她的祠堂。淮安现在还有梁红玉祠。祠堂前的一副对联倒是很好的概括了她的一生。
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
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馨仰淮塬
梁红玉和韩世忠算是一对英雄夫妻。不过梁红玉并非韩世忠唯一的妻子。在灵岩山的合葬墓里其实葬了韩世忠的四个妻子。梁红玉只是其中之一。对于他们俩人,也许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梁红玉慧眼识英才吧。
\
更多的参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