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好望角系列(套装共8册)

好望角系列(套装共8册)

作者: (美)雷蒙德·P.谢德林

193.57万67人 正在读

已完结政治军事社会科学
作品简介

好望角系列,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一个海角,而是一个新的世界。 ·犹太人三千年简史,畅销海外二十年,这个命运多舛的民族,为什么如此人才辈出?本书带你穿越犹太人三千年的生活与历史

目录 (513章)
倒序
正文
【犹太人三千年简史】什么构成犹太史的连续性 ——中译本导读(一)什么构成犹太史的连续性 ——中译本导读(二)引言第一章 古以色列人的起源和王国 公元前1220年以前至公元前587年(一)第一章 古以色列人的起源和王国 公元前1220年以前至公元前587年(二)第一章 古以色列人的起源和王国 公元前1220年以前至公元前587年(三)第二章 犹地亚和流散的起源 公元前587年至公元70年(一)第二章 犹地亚和流散的起源 公元前587年至公元70年(二)第二章 犹地亚和流散的起源 公元前587年至公元70年(三)第三章 罗马治下的巴勒斯坦和萨珊治下的巴比伦 70—632年(一)第三章 罗马治下的巴勒斯坦和萨珊治下的巴比伦 70—632年(二)第三章 罗马治下的巴勒斯坦和萨珊治下的巴比伦 70—632年(三)第四章 伊斯兰世界的犹太人 632—1500年(一)第四章 伊斯兰世界的犹太人 632—1500年(二)第四章 伊斯兰世界的犹太人 632—1500年(三)第五章 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犹太人 9世纪至1500年(一)第五章 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犹太人 9世纪至1500年(二)第五章 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犹太人 9世纪至1500年(三)第六章 奥斯曼帝国和中东的犹太人 1453—1948年(一)第六章 奥斯曼帝国和中东的犹太人 1453—1948年(二)第六章 奥斯曼帝国和中东的犹太人 1453—1948年(三)第六章 奥斯曼帝国和中东的犹太人 1453—1948年(四)第七章 西欧犹太人 1500—1900年(一)第七章 西欧犹太人 1500—1900年(二)第七章 西欧犹太人 1500—1900年(三)第八章 东欧犹太人和美国犹太人 1770—1940年(一)第八章 东欧犹太人和美国犹太人 1770—1940年(二)第八章 东欧犹太人和美国犹太人 1770—1940年(三)第八章 东欧犹太人和美国犹太人 1770—1940年(四)第九章 纳粹屠犹(一)第九章 纳粹屠犹(二)第十章 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国的起源(一)第十章 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国的起源(二)第十章 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国的起源(三)第十一章 1948年后的犹太人(一)第十一章 1948年后的犹太人(二)第十一章 1948年后的犹太人(三)第十一章 1948年后的犹太人(四)跋语 犹太人的前景译后记【横渡孟加拉湾:自然的暴怒和移民的财富】中译本序(一)中译本序(二)前言 历史上的孟加拉湾第一章 孟加拉湾的生活(一)第一章 孟加拉湾的生活(二)第一章 孟加拉湾的生活(三)第一章 孟加拉湾的生活(四)第二章 辽阔海洋的商业中心(一)第二章 辽阔海洋的商业中心(二)第二章 辽阔海洋的商业中心(三)第二章 辽阔海洋的商业中心(四)第二章 辽阔海洋的商业中心(五)第三章 波涛暗涌的旅程,不可侵犯的地理(一)第三章 波涛暗涌的旅程,不可侵犯的地理(二)第三章 波涛暗涌的旅程,不可侵犯的地理(三)第三章 波涛暗涌的旅程,不可侵犯的地理(四)第三章 波涛暗涌的旅程,不可侵犯的地理(五)第三章 波涛暗涌的旅程,不可侵犯的地理(六)第四章 人的运输(一)第四章 人的运输(二)第四章 人的运输(三)第四章 人的运输(四)第四章 人的运输(五)第四章 人的运输(六)第四章 人的运输(七)第四章 人的运输(八)第五章 大海的十字路口(一)第五章 大海的十字路口(二)第五章 大海的十字路口(三)第五章 大海的十字路口(四)第五章 大海的十字路口(五)第五章 大海的十字路口(六)第五章 大海的十字路口(七)第六章 横渡的中断(一)第六章 横渡的中断(二)第六章 横渡的中断(三)第六章 横渡的中断(四)第六章 横渡的中断(五)第七章 追求公民身份(一)第七章 追求公民身份(二)第七章 追求公民身份(三)第七章 追求公民身份(四)第七章 追求公民身份(五)第七章 追求公民身份(六)第八章 海平面的上升(一)第八章 海平面的上升(二)第八章 海平面的上升(三)第八章 海平面的上升(四)后记 横渡孟加拉湾(一)后记 横渡孟加拉湾(二)【独霸中东:以色列的军事强国密码】译者序(一)译者序(二)序言前言(一)前言(二)前言(三)第一章 地下工厂(一)第一章 地下工厂(二)第一章 地下工厂(三)第二章 “玩具”飞机(一)第二章 “玩具”飞机(二)第二章 “玩具”飞机(三)第二章 “玩具”飞机(四)第二章 “玩具”飞机(五)第三章 无敌装甲(一)第三章 无敌装甲(二)第三章 无敌装甲(三)第三章 无敌装甲(四)第四章 侦察卫星(一)第四章 侦察卫星(二)第四章 侦察卫星(三)第四章 侦察卫星(四)第五章 反导科技(一)第五章 反导科技(二)第五章 反导科技(三)第五章 反导科技(四)第六章 情报系统(一)第六章 情报系统(二)第六章 情报系统(三)第七章 网络病毒(一)第七章 网络病毒(二)第七章 网络病毒(三)第七章 网络病毒(四)第八章 军火外交(一)第八章 军火外交(二)第八章 军火外交(三)第八章 军火外交(四)结语 末日战场(一)结语 末日战场(二)结语 末日战场(三)【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中译本序序言从战争的视角审视近代民有、民治、民享战争与社会契约“为何和平只维持了20年?”(一)“为何和平只维持了20年?”(二)历史的误用对列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甲午战争之前(一)甲午战争之前(二)民权论者如何看待世界(一)民权论者如何看待世界(二)甲午战争为何爆发(一)甲午战争为何爆发(二)甲午战争之后(一)甲午战争之后(二)英日同盟与清朝的变化(一)英日同盟与清朝的变化(二)不得不开战的理由日俄战争带来的影响(一)日俄战争带来的影响(二)拥有殖民地的时代,失去殖民地的时代(一)拥有殖民地的时代,失去殖民地的时代(二)为什么会出现“国家改造论”开战前与英美的交涉在巴黎和会上被批判的日本与会者的侧面与日本所受的创伤(一)与会者的侧面与日本所受的创伤(二)当时人们的意识(一)当时人们的意识(二)“九一八”事变为何发生(一)“九一八”事变为何发生(二)计划事件的主体(一)计划事件的主体(二)退出联盟迈向战争时代(一)迈向战争时代(二)关于太平洋战争的各种看法(一)关于太平洋战争的各种看法(二)战争扩大的理由(一)战争扩大的理由(二)为何寄希望于首战大捷(一)为何寄希望于首战大捷(二)战争的种种面目(一)战争的种种面目(二)后记译者后记【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中译本序序言(一)序言(二)序言(三)第一章 从开罗到伊斯坦布尔(一)第一章 从开罗到伊斯坦布尔(二)第一章 从开罗到伊斯坦布尔(三)第一章 从开罗到伊斯坦布尔(四)第一章 从开罗到伊斯坦布尔(五)第一章 从开罗到伊斯坦布尔(六)第二章 阿拉伯人挑战奥斯曼统治(一)第二章 阿拉伯人挑战奥斯曼统治(二)第二章 阿拉伯人挑战奥斯曼统治(三)第二章 阿拉伯人挑战奥斯曼统治(四)第二章 阿拉伯人挑战奥斯曼统治(五)第三章 穆罕默德·阿里的埃及帝国(一)第三章 穆罕默德·阿里的埃及帝国(二)第三章 穆罕默德·阿里的埃及帝国(三)第三章 穆罕默德·阿里的埃及帝国(四)第三章 穆罕默德·阿里的埃及帝国(五)第四章 改革的危险(一)第四章 改革的危险(二)第四章 改革的危险(三)第四章 改革的危险(四)第四章 改革的危险(五)第五章 第一波殖民主义:北非(一)第五章 第一波殖民主义:北非(二)第五章 第一波殖民主义:北非(三)第五章 第一波殖民主义:北非(四)第五章 第一波殖民主义:北非(五)第五章 第一波殖民主义:北非(六)第五章 第一波殖民主义:北非(七)第五章 第一波殖民主义:北非(八)第六章 分而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解决方案(一)第六章 分而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解决方案(二)第六章 分而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解决方案(三)第六章 分而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解决方案(四)第六章 分而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解决方案(五)第六章 分而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解决方案(六)第六章 分而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解决方案(七)第七章 大英帝国在中东(一)第七章 大英帝国在中东(二)第七章 大英帝国在中东(三)第七章 大英帝国在中东(四)第七章 大英帝国在中东(五)第七章 大英帝国在中东(六)第七章 大英帝国在中东(七)第七章 大英帝国在中东(八)第七章 大英帝国在中东(九)第八章 法兰西帝国在中东(一)第八章 法兰西帝国在中东(二)第八章 法兰西帝国在中东(三)第八章 法兰西帝国在中东(四)第八章 法兰西帝国在中东(五)第八章 法兰西帝国在中东(六)第八章 法兰西帝国在中东(七)第八章 法兰西帝国在中东(八)第八章 法兰西帝国在中东(九)第九章 巴勒斯坦灾难及其后果(一)第九章 巴勒斯坦灾难及其后果(二)第九章 巴勒斯坦灾难及其后果(三)第九章 巴勒斯坦灾难及其后果(四)第九章 巴勒斯坦灾难及其后果(五)第九章 巴勒斯坦灾难及其后果(六)第九章 巴勒斯坦灾难及其后果(七)第十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一)第十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二)第十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三)第十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四)第十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五)第十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六)第十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七)第十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八)第十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九)第十一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衰落(一)第十一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衰落(二)第十一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衰落(三)第十一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衰落(四)第十一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衰落(五)第十一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衰落(六)第十一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衰落(七)第十一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衰落(八)第十一章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衰落(九)第十二章 石油时代(一)第十二章 石油时代(二)第十二章 石油时代(三)第十二章 石油时代(四)第十二章 石油时代(五)第十二章 石油时代(六)第十二章 石油时代(七)第十二章 石油时代(八)第十二章 石油时代(九)第十二章 石油时代(十)第十三章 伊斯兰的力量(一)第十三章 伊斯兰的力量(二)第十三章 伊斯兰的力量(三)第十三章 伊斯兰的力量(四)第十三章 伊斯兰的力量(五)第十三章 伊斯兰的力量(六)第十三章 伊斯兰的力量(七)第十三章 伊斯兰的力量(八)第十三章 伊斯兰的力量(九)第十三章 伊斯兰的力量(十)第十四章 冷战之后(一)第十四章 冷战之后(二)第十四章 冷战之后(三)第十四章 冷战之后(四)第十四章 冷战之后(五)第十四章 冷战之后(六)第十四章 冷战之后(七)第十四章 冷战之后(八)第十四章 冷战之后(九)第十四章 冷战之后(十)第十五章 21世纪的阿拉伯人(一)第十五章 21世纪的阿拉伯人(二)第十五章 21世纪的阿拉伯人(三)第十五章 21世纪的阿拉伯人(四)第十五章 21世纪的阿拉伯人(五)第十五章 21世纪的阿拉伯人(六)第十五章 21世纪的阿拉伯人(七)【被掩盖的原罪:奴隶制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崛起】导言 心 1937(一)导言 心 1937(二)导言 心 1937(三)第1章 足 1783—1810(一)第1章 足 1783—1810(二)第1章 足 1783—1810(三)第1章 足 1783—1810(四)第1章 足 1783—1810(五)第1章 足 1783—1810(六)第1章 足 1783—1810(七)第2章 头 1791—1815(一)第2章 头 1791—1815(二)第2章 头 1791—1815(三)第2章 头 1791—1815(四)第2章 头 1791—1815(五)第2章 头 1791—1815(六)第2章 头 1791—1815(七)第3章 右手 1815—1819(一)第3章 右手 1815—1819(二)第3章 右手 1815—1819(三)第3章 右手 1815—1819(四)第3章 右手 1815—1819(五)第3章 右手 1815—1819(六)第4章 左手 1805—1861(一)第4章 左手 1805—1861(二)第4章 左手 1805—1861(三)第4章 左手 1805—1861(四)第4章 左手 1805—1861(五)第4章 左手 1805—1861(六)第5章 舌头 1819—1824(一)第5章 舌头 1819—1824(二)第5章 舌头 1819—1824(三)第5章 舌头 1819—1824(四)第5章 舌头 1819—1824(五)第6章 呼吸 1824—1835(一)第6章 呼吸 1824—1835(二)第6章 呼吸 1824—1835(三)第6章 呼吸 1824—1835(四)第6章 呼吸 1824—1835(五)第6章 呼吸 1824—1835(六)第6章 呼吸 1824—1835(七)第6章 呼吸 1824—1835(八)第7章 种子 1829—1837(一)第7章 种子 1829—1837(二)第7章 种子 1829—1837(三)第7章 种子 1829—1837(四)第7章 种子 1829—1837(五)第7章 种子 1829—1837(六)第7章 种子 1829—1837(七)第7章 种子 1829—1837(八)第8章 血 1836—1844(一)第8章 血 1836—1844(二)第8章 血 1836—1844(三)第8章 血 1836—1844(四)第8章 血 1836—1844(五)第8章 血 1836—1844(六)第8章 血 1836—1844(七)第8章 血 1836—1844(八)第8章 血 1836—1844(九)第9章 背部 1839—1850(一)第9章 背部 1839—1850(二)第9章 背部 1839—1850(三)第9章 背部 1839—1850(四)第9章 背部 1839—1850(五)第9章 背部 1839—1850(六)第9章 背部 1839—1850(七)第10章 手臂 1850—1861(一)第10章 手臂 1850—1861(二)第10章 手臂 1850—1861(三)第10章 手臂 1850—1861(四)第10章 手臂 1850—1861(五)第10章 手臂 1850—1861(六)第10章 手臂 1850—1861(七)第10章 手臂 1850—1861(八)第10章 手臂 1850—1861(九)第10章 手臂 1850—1861(十)第10章 手臂 1850—1861(十一)第11章 尸体 1861—1937(一)第11章 尸体 1861—1937(二)第11章 尸体 1861—1937(三)第11章 尸体 1861—1937(四)后记(一)后记(二)后记(三)后记(四)【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中译本序前言第1章 国父第2章 艾哈迈德·沙阿的帝国(一)第2章 艾哈迈德·沙阿的帝国(二)第3章 隔壁的法兰奇人第4章 熊与狮之间(一)第4章 熊与狮之间(二)第5章 奥克兰的蠢行(一)第5章 奥克兰的蠢行(二)第6章 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回归(一)第6章 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回归(二)第7章 短暂的黄金岁月第8章 第二次英阿战争(一)第8章 第二次英阿战争(二)第9章 铁血时代(一)第9章 铁血时代(二)第9章 铁血时代(三)第10章 新的开始(一)第10章 新的开始(二)第11章 崇尚变革的君王第12章 王法还是教法?(一)第12章 王法还是教法?(二)第13章 王朝分崩离析第14章 风暴之后(一)第14章 风暴之后(二)第15章 不结盟国家(一)第15章 不结盟国家(二)第16章 不要停滞,要发展(一)第16章 不要停滞,要发展(二)第17章 民主的时代(一)第17章 民主的时代(二)第18章 左翼兴起(一)第18章 左翼兴起(二)第19章 改弦更张(一)第19章 改弦更张(二)第19章 改弦更张(三)第20章 苏联入侵(一)第20章 苏联入侵(二)第21章 穆贾希丁(一)第21章 穆贾希丁(二)第22章 冷战的最后阶段(一)第22章 冷战的最后阶段(二)第23章 从恐怖到混乱第24章 走出难民营(一)第24章 走出难民营(二)第25章 塔利班对战穆贾希丁(一)第25章 塔利班对战穆贾希丁(二)第26章 “基地”组织(一)第26章 “基地”组织(二)第27章 美国参与其中(一)第27章 美国参与其中(二)第28章 波恩计划(一)第28章 波恩计划(二)第29章 喀布尔之春(一)第29章 喀布尔之春(二)第30章 源源不断的麻烦(一)第30章 源源不断的麻烦(二)第31章 毒品与腐败(一)第31章 毒品与腐败(二)第32章 塔利班(一)第32章 塔利班(二)第33章 临界点第34章 增兵阿富汗(一)第34章 增兵阿富汗(二)第35章 希望之光(一)第35章 希望之光(二)第36章 大画景(一)第36章 大画景(二)【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引言什么构成犹太国的犹太性 ——中译本序序言 一个壮观的人类故事(一)序言 一个壮观的人类故事(二)第一章 诗歌和政治:犹太民族寻找家园(一)第一章 诗歌和政治:犹太民族寻找家园(二)第一章 诗歌和政治:犹太民族寻找家园(三)第二章 故土某处(一)第二章 故土某处(二)第三章 是对话而不是意识形态:犹太复国主义者在世纪之交时的分歧(一)第三章 是对话而不是意识形态:犹太复国主义者在世纪之交时的分歧(二)第三章 是对话而不是意识形态:犹太复国主义者在世纪之交时的分歧(三)第四章 梦想实现的曙光(一)第四章 梦想实现的曙光(二)第四章 梦想实现的曙光(三)第五章 《贝尔福宣言》:英帝国支持犹太国(一)第五章 《贝尔福宣言》:英帝国支持犹太国(二)第五章 《贝尔福宣言》:英帝国支持犹太国(三)第六章 无处可去,即使能离开(一)第六章 无处可去,即使能离开(二)第六章 无处可去,即使能离开(三)第七章 伊休夫抵抗英国统治,阿拉伯人反对分治决议(一)第七章 伊休夫抵抗英国统治,阿拉伯人反对分治决议(二)第七章 伊休夫抵抗英国统治,阿拉伯人反对分治决议(三)第七章 伊休夫抵抗英国统治,阿拉伯人反对分治决议(四)第八章 独立:国家诞生(一)第八章 独立:国家诞生(二)第八章 独立:国家诞生(三)第八章 独立:国家诞生(四)第九章 从建国之梦到建国之路(一)第九章 从建国之梦到建国之路(二)第九章 从建国之梦到建国之路(三)第十章 以色列登上国际舞台(一)第十章 以色列登上国际舞台(二)第十章 以色列登上国际舞台(三)第十一章 以色列直面大屠杀(一)第十一章 以色列直面大屠杀(二)第十一章 以色列直面大屠杀(三)第十二章 改变国家命运的六日战争(一)第十二章 改变国家命运的六日战争(二)第十二章 改变国家命运的六日战争(三)第十三章 占领成为重负(一)第十三章 占领成为重负(二)第十三章 占领成为重负(三)第十四章 赎罪日战争:“构想”心态破裂(一)第十四章 赎罪日战争:“构想”心态破裂(二)第十四章 赎罪日战争:“构想”心态破裂(三)第十四章 赎罪日战争:“构想”心态破裂(四)第十五章 革命中的革命:以色列右翼政治力量的崛起和复仇(一)第十五章 革命中的革命:以色列右翼政治力量的崛起和复仇(二)第十五章 革命中的革命:以色列右翼政治力量的崛起和复仇(三)第十六章 效法犹太复国主义者: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兴起(一)第十六章 效法犹太复国主义者: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兴起(二)第十六章 效法犹太复国主义者: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兴起(三)第十七章 和平进程陷入僵局(一)第十七章 和平进程陷入僵局(二)第十七章 和平进程陷入僵局(三)第十七章 和平进程陷入僵局(四)第十八章 犹太国的犹太复兴(一)第十八章 犹太国的犹太复兴(二)结语 《贝尔福宣言》发表一个世纪后的犹太“民族家园”
精选推荐
印度次大陆:文明五千年

印度次大陆:文明五千年

本书是作者为密歇根大学本科生开设的“印度文明通史”课程讲义,简要概述了世界古老文明之一的印度次大陆文明的发展历程。印度次大陆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孕育出了领受河流滋养的大河文明,其独特的地缘强有力地塑造着次大陆文明。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和摩亨佐-达罗遗址,一直到现代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南亚民族国家,世世代代的印度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灿烂的文化。这里也是古代国际贸易的十字路口。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环绕着印度次大陆,见证着多元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托马斯·特劳特曼

连载中社会科学

大象与国王

大象与国王

大象庞大而庄严,从王权诞生之日起就是国王无法抗拒的尊贵象征。各个早期文明已存在驯养大象的现象,如埃及、亚述、美索不达米亚、中国,以及印度河流域。在这些地方,大象的主要用途是王室祭品和狩猎对象。然而,托马斯·特劳特曼在南亚次大陆发现了特殊的用象制度,这一制度保护了它们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那就是战象。   以恒河流域为起点,战象的足迹逐渐遍布南亚,同时向西传播至波斯、叙利亚、埃及、迦太基、希腊和罗马,向东传播至中南半岛、爪哇岛和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地区。托马斯·特劳特曼追溯了战象的缘起、传播路径和文化遗存,描绘了一幅跨越了3000年的文化图景。   为了维持这个独特的制度,国王必须保护野生大象免受猎人的觊觎,也要保护大象栖息的森林不被砍伐,还要维护与森林民族的关系。因此,国王与大象的关系,实际上是国王、大象、森林和森林民族之间的四角关系——这是一个丰富且复杂的关系网。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文明。

托马斯·特劳特曼

连载中社会科学

本纪˙天子与天下

本纪˙天子与天下

《本纪·天子与天下》是本系列中的第一册,内容选自《史记》中的十二“本纪”。“本纪”是司马迁撰写的古代王朝和当代天子的编年史,记录的主要是一段王朝兴衰的过程,或者是一位天子政治生涯中的功与过。王弘治将“本纪”中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帮助青少年捋清从黄帝到西汉的历史脉络,也带领他们发现司马迁隐藏在这部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旷世杰作之中的伟大抱负。

王弘治

连载中社会科学

列传˙秦汉鼎革

列传˙秦汉鼎革

《列传·秦汉鼎革》是本系列中的第四册,内容选自《史记》中楚汉争霸时期的十三篇“列传”。王弘治通过讲读吕不韦、韩信、李斯等历史人物的传记故事,带着青少年一起以微观的视角看历史,细细地整理扭转历史走向的诸多节点,挖掘出隐藏在往事中的无限丰富的细节,并借由这些细节还原出几千年前有血有肉的人类生活。

王弘治

连载中社会科学

列传˙大汉风云

列传˙大汉风云

《列传·大汉风云》是本系列中的第五册,内容选自《史记》中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三朝的十四篇“列传”。王弘治引导青少年层层剥笋般地细读“七国之乱”“魏其武安侯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从中感受司马迁赋予《史记》“真实”,将古今之变、天人之际最终融会成了一家之言是多么伟大的壮举。

王弘治

连载中社会科学

中国抗疫简史

中国抗疫简史

疫病对社会的冲击很大,不但造成大量人员的死亡,而会还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阴影。在缺医少药的时代,先人们是束手待毙还是树立信心与疫病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张剑光

连载中社会科学

王者荣耀之最强法神

王者荣耀之最强法神

昔日王者坠入深渊,三年之后卷土归来!“姜子牙没用?断兵线抢龙,大闪输出爆炸!”“庄周没用?黏人免控,被动叠加,法强吸血不死!”“太乙没用?大招抓准时机,法坦技能连控,坦克也当脆皮秒!” 王昭君、墨子、露娜…… 大闪、月下无限连、意识超群…… 他技能从不落空! 他中路称神,无人掠其锋芒! 他是手游电竞的巅峰,也是开始。 他名为……死亡起舞。 ……“只是一个最强法神的称号而已,不用那么怕我。” ——杨凌云                              

中单太乙

已完结社会科学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

《易中天中华史第 一 卷:祖先》将和您一起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发现我们祖先--女娲、夏娃、伏羲、炎黄、尧舜的本来面目。中华民族到了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历史。 审视"文明中的中华文明",找到"中华文明同价值",明白"未来中的责任担当",也才能看清文明的意志,找到中华的位置。这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的任务。至于结论,也许会有,也许没有。但即便没有,探寻和反思本身,也是一件值得去做而且充满乐趣的事情,诸位难道没有兴趣吗?

易中天

已完结社会科学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畅销百万册,四次再版,二十年经典,2018年全新修订 ◆解答性别角色的疑惑,展现"典型的"中国男女 ◆品读古典文学和历史人物,在会心一笑中抵达真相 ◆从远古的自然状态到现代的自由结合,层层剖析两性关系 ◆身为男人/女人在现代社会中何去何从?本书提供答案的原料

易中天

已完结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