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四册 美国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四册 美国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

作者: 章开沅

28.46万69人 正在读

已完结历史知识社会科学
作品简介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4美国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精)》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内容包括中国军队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来犯日军进行顽强作战的历史档案材料,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尸体掩埋情况的大批资料,侵华日军官兵的日记、书信、回忆和证言,西方人士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字史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史料以及战后国民政府所做的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调查统计材料等等,涵盖了大屠杀历史的各个方面,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展示了当年的历史真相。

目录 (89章)
倒序
正文
总序总论出版凡例本册说明贝德士南京一瞥(1937年12月15日)致日本使馆函(1937年12月16日—27日)金陵大学难民登记的情况备忘录(1937年12月26日)致朋友函(1938年1月10日)致美国使馆阿利森函(1938年1月14日—6月16日)致妻子函(1938年2月1日、13日)田伯烈致贝德士函(1938年2月17日)致田伯烈函(1938年3月3日)致朋友的传阅函(1938年4月12日)关于“慰安妇”的新闻发布稿关于南京经济的一些事实及记录(1938年5月1日)致日本驻南京总领事花轮函(1938年5月11日)关于毒品问题的公开信(1938年11月22日)致朋友的传阅函(1938年11月29日)贝德士夫妇致国外朋友函(1939年11月28日)在纽约的演讲记录(1941年6月25日)费吴生日记(1937年12月10日—1938年1月下旬)(一)日记(1937年12月10日—1938年1月下旬)(二)日记(1937年12月10日—1938年1月下旬)(三)致朋友函(1938年1月6日)致施彼得函(1938年2月14日)福斯特致妻子函(1937年11月23日—1938年2月13日)(一)致妻子函(1937年11月23日—1938年2月13日)(二)致妻子函(1937年11月23日—1938年2月13日)(三)致妻子函(1937年11月23日—1938年2月13日)(四)致妻子函(1937年11月23日—1938年2月13日)(五)致妻子函(1937年11月23日—1938年2月13日)(六)致妻子函(1937年11月23日—1938年2月13日)(七)致家人函(1937年12月7日)致朋友函(1938年1月14日)致家人函(1938年1月21日)致家人函(1938年2月10日)致主教函(1938年2月10日)致美国大使馆函(1938年3月10日)马吉致妻子函(1937年12月12日—1938年2月5日)(一)致妻子函(1937年12月12日—1938年2月5日)(二)致妻子函(1937年12月12日—1938年2月5日)(三)致妻子函(1937年12月12日—1938年2月5日)(四)致妻子函(1937年12月12日—1938年2月5日)(五)栖霞山之行报告(1938年2月16日—17日)致麦金函(1938年4月2日)关于影片《南京暴行纪实》的引言和解说词(一)关于影片《南京暴行纪实》的引言和解说词(二)关于影片《南京暴行纪实》的引言和解说词(三)关于影片《南京暴行纪实》的引言和解说词(四)麦卡伦致家人函(1937年12月19日—1938年1月15日)(一)致家人函(1937年12月19日—1938年1月15日)(二)米尔士致日本大使馆函(1937年12月22日)致妻子函(1938年1月24日)致美国大使馆函(1938年1月15日)史迈士致家人函(1937年12月20日—1938年1月9日)(一)致家人函(1937年12月20日—1938年1月9日)(二)致家人函(1937年12月20日—1938年1月9日)(三)致家人函(1937年12月20日—1938年1月9日)(四)致家人函(1937年12月20日—1938年1月9日)(五)致家人函(1937年12月20日—1938年1月9日)(六)致家人函(1937年12月20日—1938年1月9日)(七)致家人函(1937年12月20日—1938年1月9日)(八)致家人函(1937年12月20日—1938年1月9日)(九)致朋友函(1938年3月8日)(一)致朋友函(1938年3月8日)(二)现状记述(南京1938年3月21日)致贝克函史德蔚日记选译(1938年12月10日—1940年3月23日)(一)日记选译(1938年12月10日—1940年3月23日)(二)华群第一个月的评述(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13日)(一)第一个月的评述(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13日)(二)第一个月的评述(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13日)(三)作为难民营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38年1月14日—3月31日)(一)作为难民营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38年1月14日—3月31日)(二)威尔逊书信(日记)选译(1937年12月15日—1938年1月9日)(一)书信(日记)选译(1937年12月15日—1938年1月9日)(二)书信(日记)选译(1937年12月15日—1938年1月9日)(三)宋煦伯给上海普莱士博士的信
精选推荐
印度次大陆:文明五千年

印度次大陆:文明五千年

本书是作者为密歇根大学本科生开设的“印度文明通史”课程讲义,简要概述了世界古老文明之一的印度次大陆文明的发展历程。印度次大陆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孕育出了领受河流滋养的大河文明,其独特的地缘强有力地塑造着次大陆文明。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和摩亨佐-达罗遗址,一直到现代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南亚民族国家,世世代代的印度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灿烂的文化。这里也是古代国际贸易的十字路口。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环绕着印度次大陆,见证着多元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托马斯·特劳特曼

连载中社会科学

大象与国王

大象与国王

大象庞大而庄严,从王权诞生之日起就是国王无法抗拒的尊贵象征。各个早期文明已存在驯养大象的现象,如埃及、亚述、美索不达米亚、中国,以及印度河流域。在这些地方,大象的主要用途是王室祭品和狩猎对象。然而,托马斯·特劳特曼在南亚次大陆发现了特殊的用象制度,这一制度保护了它们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那就是战象。   以恒河流域为起点,战象的足迹逐渐遍布南亚,同时向西传播至波斯、叙利亚、埃及、迦太基、希腊和罗马,向东传播至中南半岛、爪哇岛和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地区。托马斯·特劳特曼追溯了战象的缘起、传播路径和文化遗存,描绘了一幅跨越了3000年的文化图景。   为了维持这个独特的制度,国王必须保护野生大象免受猎人的觊觎,也要保护大象栖息的森林不被砍伐,还要维护与森林民族的关系。因此,国王与大象的关系,实际上是国王、大象、森林和森林民族之间的四角关系——这是一个丰富且复杂的关系网。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文明。

托马斯·特劳特曼

连载中社会科学

本纪˙天子与天下

本纪˙天子与天下

《本纪·天子与天下》是本系列中的第一册,内容选自《史记》中的十二“本纪”。“本纪”是司马迁撰写的古代王朝和当代天子的编年史,记录的主要是一段王朝兴衰的过程,或者是一位天子政治生涯中的功与过。王弘治将“本纪”中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帮助青少年捋清从黄帝到西汉的历史脉络,也带领他们发现司马迁隐藏在这部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旷世杰作之中的伟大抱负。

王弘治

连载中社会科学

列传˙秦汉鼎革

列传˙秦汉鼎革

《列传·秦汉鼎革》是本系列中的第四册,内容选自《史记》中楚汉争霸时期的十三篇“列传”。王弘治通过讲读吕不韦、韩信、李斯等历史人物的传记故事,带着青少年一起以微观的视角看历史,细细地整理扭转历史走向的诸多节点,挖掘出隐藏在往事中的无限丰富的细节,并借由这些细节还原出几千年前有血有肉的人类生活。

王弘治

连载中社会科学

列传˙大汉风云

列传˙大汉风云

《列传·大汉风云》是本系列中的第五册,内容选自《史记》中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三朝的十四篇“列传”。王弘治引导青少年层层剥笋般地细读“七国之乱”“魏其武安侯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从中感受司马迁赋予《史记》“真实”,将古今之变、天人之际最终融会成了一家之言是多么伟大的壮举。

王弘治

连载中社会科学

中国抗疫简史

中国抗疫简史

疫病对社会的冲击很大,不但造成大量人员的死亡,而会还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阴影。在缺医少药的时代,先人们是束手待毙还是树立信心与疫病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张剑光

连载中社会科学

王者荣耀之最强法神

王者荣耀之最强法神

昔日王者坠入深渊,三年之后卷土归来!“姜子牙没用?断兵线抢龙,大闪输出爆炸!”“庄周没用?黏人免控,被动叠加,法强吸血不死!”“太乙没用?大招抓准时机,法坦技能连控,坦克也当脆皮秒!” 王昭君、墨子、露娜…… 大闪、月下无限连、意识超群…… 他技能从不落空! 他中路称神,无人掠其锋芒! 他是手游电竞的巅峰,也是开始。 他名为……死亡起舞。 ……“只是一个最强法神的称号而已,不用那么怕我。” ——杨凌云                              

中单太乙

已完结社会科学

微晕的树林

微晕的树林

简媜说在《微晕的树林》里,“或爬梳寻常事理、提炼生活滋味,或怀想乡园旧情,或闲话旅行、阅读之所见所思,或变奏为小说化寓言,或归返自身记述成长、创作、梦境之体会与感悟……”这是一部简媜记录自己寻常生活、怀乡、旅行、阅读经历和体验,构思精巧的散文集。

简媜

已完结社会科学

中国通史(上下)

中国通史(上下)

《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为止,本书也是其中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吕思勉

已完结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