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人和
“大家先去把各自需要点的人点出来,剩下的就跟着黄老爹开荒,黄老爹,三花岭不需要种粮食,地头毛整就行,不需要细整,收来的果树靠着东半山开始栽下去就行,行间三丈。”
“好嘞。”黄老爹应下。
“云桂姑姑跟宋嬷嬷一起管着收支账目,凌姑姑管造饭,孟姑姑管日常采买,算好日常用度,有合适的货郎长期跑送也可以。”
众人皆是笑眯眯应下,便各自去忙了。
魏子熙靠着老太太身边坐下撒娇道:“太嬢嬢,您回去了我可怎么办呐?”
“你这不是舍不得我,是舍不得宋嬷嬷他们几个吧?”老太太没好气道。
魏子熙吐了吐舌头,老太太笑道:“宋嬷嬷肯定是要伴架的,几个姑姑就留给你用,回头我在宫人里再挑几个带在身边就是,你也是太孤僻了些,那些不熟悉的便是半点不接触,要是早早多留些人在宅子里伺候着,哪会临到头了人手不够。”
魏子熙脑袋直往老太太怀里拱,老太太却不放过她,继续道:“你以后有的是地方要用人,不擅长培养,多少人都不够用,你自己想想,这么长时间了,有哪些人是你自己用起来的?”
“匠人都是我用起来的。”魏子熙不服。
老太太失笑,也不与她争辩,只笑着道:“各人管着一摊子事倒也没什么不可以,只是现在太嬢嬢还能帮衬着,等太嬢嬢老了就不行喽。”
魏子熙抬头看着满头银发的老太太,瞬间笑开了花,心想:您八十多岁,您一点都不老,按着您宗师的修为,我可不一定能跟您比寿命。
老太太见她插科打诨,心中无奈,却也不再多言,天时地利人和,就这人和一项,这丫头依仗的不过是臧氏数百年积蓄,只是,以民生为要务,虽还尚未见成效,应当未达亦不远矣,倒也不必强求。
自己和张氏都到达了宗师之境,达者便知,宗师为何是宗师,体脉再也并非只人之宗气,地之营气,更是具备了天之卫气,身体的窍穴与天地四季变化相呼应,寿数非常人可比,自也是有足够的自信能给这丫头挡风遮雨,让她且慢慢成长罢。
那日松纯进了归元墟,私下跟她说了他与明睿的对答,她方知那孩子竟是有了护着子熙之心,一时间也不知该喜还是该叹,子熙的心似是一口枯井,那曾经提及却未点破的话,自己已然不愿多想,不想勉强这孩子为了萧氏再过上如自己这般半生孤寂的日子,但那孩子竟因那次窥见起了心思上进,子熙不知,她却知,那孩子心中所重的总是被亲生父母弃之如敝履,造就他从小便是敏感又易怒的性子,如今这般将子熙放于心上,一个执拗,一个冷情,这样两个人若真要硬生生在一起过日子,却不知是好是坏了。
魏子熙并未安排人去留守村庄知会,等了三两天,村庄里的人到底是安奈不住前来问询。
开口便是:“听说东家过来了,不知道如何安排。”
魏子熙听着宋嬷嬷给递来的心,心下觉得村人还算拎得清,便也让宋嬷嬷传话,按照外村的结算方式收物资,至于雇工,挑能用的用,若是有那不服闹事的,记下,等工程开展过去的时候直接逐出去。
工程开展到里边,按照精耕细作的进度,怎么也要到明年此时了,若还看不懂主家用人的标准,那这一席之地可真心是给不了的了。
五月十八,董小峰带着最后一千五百人全部迁入,就着三花岭开始整地基,因着地方大,在刨去悬挂式电线电缆的情况下,实现不了水利供电,魏子熙这次给铁叔平叔和董小峰按照风力发电机组的图纸打造电力设备,绕线储电的原理一样,区别就是这能源和结构有来去,几人却是二话不说的应下,整个设施其实就是在屋顶加装成片的小型风电机组,不涉及大型设备便没有很大的技术难度,只是在储能方面需要加盖一间变电屋。
董子峰牵头定下方案,铁叔负责金属元器件的打造,平叔负责给需要绝缘处理的元器件烧制瓷套,这三人一会和,很多活计就可以有条不紊的忙开了。
跟北边的山势相比,双花岭和三花岭都只能算是缓坡,董子峰带队开始平坡修路,分段告知壮劳力们将活计干到什么标准,到了六月里,三花岭便开始建家属楼了,一期工程是一层四十户,一共四层的两栋,除去一楼是食堂,会议室和供销社以外,一共可入住两百四十户,这是在西半山给工匠们住下的地方,等这边建完,第二期才是东半山两栋,那边规划的是果林和牧场,除了两栋住宅楼外,果干作坊,菌子房和鸡舍都需要建。
第二期工程结束后,年前还需要将双花岭平完建上五栋家属楼,给庄户们搬进去,按魏子熙的进度要求,双花岭那片地连接到三花岭这一片周边的平地缓坡,都是要在入冬前种上冬小麦和大棚菜的。
林六叔一行和配置外的人员,今年还是惨兮兮的要住着毡房过冬,等明年开春才继续推进继续建。
至于谁在配置内外,除了猎户们以外,其他就只看能力,得用的肯定是先挑大梁出产的,没被管事们挑去管产出的,肯定还是不够得力。
在这方面,魏子熙从不考虑管事们是否私心,大环境内,即便有些人被管事们的小私心优先照顾了,也只能说明这些人在为人处世上有些长处,既然有长处,那便是应当应分。
至于主家的住处,则暂时住在毡房,等到明年,将野猪岭清出来的时候,再建归元庄,各项目的管事一起住到庄子上去,那边是在整个庄子的中心偏东南的位置,适合辐射到整个庄子的管理。
魏子熙并没有时间在此常驻,每月三日休沐,得回家跟爹娘团聚着,外面的工程遍地开花,特别是明年,宁州的工程且多且密集,老太太又要回京,这头只得让各位姑姑管着,管事们各司其职,她过来解决方向性问题和技术难题而已。
更何况,等这边的基建结束,工匠们还要离开西州,往丰水县去,去年赈济灾民时,灾民们开荒的四倾田地归属了张家,现在也只做这农田和转运仓库用,只是手上活多人少,想要最大化进行合理运作还顾不上罢了。
这边庄子的进来那么大的队伍,光牛马就有几千,这样的阵势在西州可是极大的动静了,宋嬷嬷给外头递了信,长工短工都不收,只收东西,即便如此,各家各户也都是乐开了花,宋嬷嬷和云桂姑姑每日里收了东西结算银钱的时候,谁家的东西收拾的齐整,谁家的东西滥竽充数也都看着,张家长李家短的也都耳朵里听着,暗暗记下了两个名册,什么人是能用的,什么人是上赶着都不能要的,以备后用。
要说魏子熙人情往来不够精明,几位姑姑都会觉得可笑,这丫头已经精到了骨头缝里了,半点人情亏都不愿意吃,但要说她人情练达,却也不见她跟谁愿意说上一两句虚与委蛇的漂亮话,哪怕是对着最亲近的老太太开玩笑时,也从未见她嘴甜的哄闹上半句。
要说她不善言辞吧?说起事儿来条理分明的很,开起玩笑来还能给老太太给怼得哽住;但要说她善于交际吧?她跟谁交际了?
用老太太的话总结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丫头就是特别害怕争锋相对,所以凡是都是多思多虑,把隐患放到最先头就定下条理,免得事情当头了措手不及,又刚又怂。
这话得到宋嬷嬷和几位姑姑的一致认同,连被评价的本人都竖着大拇指夸老太太慧眼如炬,笑翻了一众人的情况下,又有些诧异,这么个年纪的小丫头,怎的生了这么副心肠。
诧异归诧异,却也不再多评论了。
尚未等到第一期工程完工,老太太便带着宋嬷嬷离去了,带了四个宫中放出来后又跟着回去的姑姑,由十三架着马车送到了最南边的西州码头,再由张家船队护送到五台山,从五台山乘坐半幅銮驾的官船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