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结束
贡院外此时已经被考生们围得水泄不通,终于一声锣响无数的学子们鱼贯而入,进了自己的考棚后,张胜之三人便感觉到了一股凉意。
原来是因为这天气炎热,朝廷担心考生热晕过去所以特意再考棚之中放上了不少冰块。
当然这些也都是陆子吟亲情提供的了。
终于到了吉时,差役大喊道。
“开题!”
瞬间整个贡院之中便想起了一阵阵翻阅试卷的声音,嘉靖二十二年的科举终于拉开了帷幕。
会试连续考了三场,三日后终于算是彻底考完了,一脸疲倦的考生们从贡院中鱼贯而出,全都是一副想要好好歇息一番的样子。
贡院外的人山人海更是可怖,不少人刚出贡院便忍受不了压力开始嚎啕哭泣起来,大家的脸上全都是一副怜悯之色。
唉,又一个倒霉的今岁怕是没什么希望了。
终于南直隶的代表李春芳从里面走了出来,看着他脸上那一副潇洒的笑容,众人连忙上前问道。
“李解元,如何?考的如何了?”
李春芳脸上的笑容更甚,开口道。
“幸不辱命。”
短短四个字确实让周围的人全都高兴了起来,这读书人讲究的就是一个谦虚,若是能让他说出幸不辱命这四个字,那也就证明这一次他是十分有信心的了。
“好,好啊,先恭喜李解元了!”
许多下了注的人都是欢呼雀跃起来。
而此时的宫中却是另一幅场景。
“夏公,这阅卷的事情朕就交给你了。”
“是,陛下,老臣定然不辱使命。”
“嗯,那朕便再宫中等待消息了。”
而此时的陆子吟却是头痛了起来,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自己被一个陌生的孩子盯上了。
“喂,说的就是你,你跑什么,阿姐说你懂的很多,真的假的?”
穿着一身锦衣华服的十二三岁的男孩拉着陆子吟的衣服下摆一副不肯罢休的模样。
“这位殿下,您先别拽我了,我此番前来是找常安公主有事的。”
一脸无奈的看着面前的这位皇子,陆子吟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一旁的太监也是一脸的焦急,连忙道。
“太子殿下,您快和奴婢走吧,长公主殿下还有正事要做呢,您快和奴婢走吧!”
这么一闹陆子吟不由得转过头来看向了这个孩子,心里却是巨震起来。
太子殿下!能被宫中的人这么称呼的也就只有嘉靖皇帝那个早夭的太子,朱载壑了。
此时的他看着太子的模样不像是有什么病的样子,而史书上的记载也没有什么确切的病因,只是说太子加冠后没几天便得了大病,第二天便一命呜呼了。
着记载就十分蹊跷了,什么病能在短短的一两天内就要了一个人的性命,而且还是养尊处优的太子殿下!
虽然看不出来这位太子殿下面相上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但是陆子吟却是留了个心眼。
“你来了?东西给我吧,父皇在殿中忙活科举的事情,明日我在送进去,你先回去吧。”
毕竟是长公主的宫中,若是让人见到了还不得被数落死?
“是,微臣这就离开。”
回到家中陆子吟就见到了三个徒弟坐在那里,一脸的忧愁。
“怎么了?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样子?”
见陆子吟回来了,张胜之站了起来开口说道。
“师尊,这考题我等有些担心。”
“哦,对了我差点忘问了,今岁都考了什么?”
三人互相望了望随后张胜之开口道。
“有关于河西走廊以及河套地区的应对问题。”
“哦?你们是按照为师教授给你们的回答的么?”
点了点头可是三人还是说道。
“师尊,是不是我等太过杞人忧天了,俺达部不过是一群野蛮人罢了,他们怎么可能敢南下侵略我们。”
在这些读书人眼中,俺达部确实就是一群散兵游勇成不了气候,可是他们哪里知道按照历史记载,嘉靖二十九年,俺达部南下劫掠大明,整整在京郊掠袭了好几天时间,当时的首辅严嵩主张不出战,龟缩起来当孙子!
一想起这里,陆子吟便是满腔的怒火。
“你觉得他们不敢?他们为什么不敢?”
听到陆子吟的话,三人面面相觑随后还是张胜之开口道。
“我大明九边无数精兵悍将,怎可能肆意纵容他们南下劫掠地方!”
“精兵悍将?”
陆子吟听到这话不由得冷哼一声。
“我大明朝的卫所究竟糜烂成了什么样子你不知道?说句难听的,整个九边的可战之兵加起来不过如今直面数据的十分之一罢了!”
“而且俺达全都是骑兵,如若南下来去自如,我们可以大门一关直接什么也不管,可是城外的百姓又该如何?我们又该如何!”
听到陆子吟话语中的愤怒,三人顿时不说话了,全都安安静静的听着陆子吟的交汇。
“听着,为师告诉你们,从今往后绝不能小瞧任何一个敌人,哪怕他在你眼中只不过是野蛮人!”
看着陆子吟认真的样子,三人连忙点头应了下来。
“好了,过几日便是张榜的日子了,不过到时候为师怕是没办法陪你们一起去了,你们先去忙吧。”
送走了三人陆子吟起身便朝着荒山中的一个小型攻防而去,整个工坊虽然不大,但是里面的防守却是十分严密。
“大人,您来了,快请进,我这就去叫牛大人。”
没多久一个金发碧眼的男子便连滚带爬的赶了过来,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大,大人,您终于来了,不知可是有什么事情?”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陆子吟从南京带回来的牛马,陆子吟建造好了这里后便让他在这研发新型的火铳。
前些日子听闻有了进展便来看了看,不过却要比陆子吟要求的差了许多。
“大人,按照您的要求我已经尽可能的减少重量的,但是若是再减重的话我担心会炸膛。”
如今的火铳不是像后来一样用无缝钢管制作的,而是用一张铁皮卷成长筒随后打制出来的,一旦火药装多了便会出现炸膛事故。
这也是后来大明朝贪腐严重的情况下,火铳几乎没人敢用,说句不好听的,你永远不知道这一发下去,是打死敌人还是炸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