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953章 饭

书名:极品县太爷本章字数:2111

马肉,最先送上来的是下午杀掉的军马,随后是羊肉。唯独耕牛,陆子吟舍不得杀掉。此处并非是北方,或是江南之地,耕种全靠牛。

而播州这个神奇的地方,人力的价格低廉,有奴隶,谁都不愿意购买耕牛。这也导致了现在就算是补种春耕,也没有足够多的耕牛。

今岁播州注定歉收,除了战争的远古之外,更多的是本地士绅无能。

若是士绅稍微给力一点,局面也能好上不少。

只可惜,人都是趋吉避凶的。

没好处的事情,没人愿意干。

陆子吟本想多准备一些咸鱼咸菜,用本地的蔬菜配上马肉羊肉牛肉的想法作废,只能用猪肉填补上来。

值得一提的是,播州养猪的人极少。原因还是如上所言,有钱人吃的都是牛肉羊肉,没钱的人才吃猪肉。

而播州没几个自由民,大多数都是奴隶,他们没有吃肉这一个选项。

“都静静,我家侯爷知晓你们过往日子过得不好,今日播州归属我大明。汝等现在也是我大明百姓,今日一餐,算是为日后打样。现在是马肉,随后还有羊肉猪肉鱼肉,肉尽管吃,饭是大米饭。”

“只希望你们能够记住自己过往,日后发迹过上好日子的时候,莫要忘了咱们都是穷苦人出身。”

文吏孟旭大声说话,他是落第秀才,跟陆子吟这样的状元没得比,便投身军伍当中,从陕西行都司干到现在,在军中也是老资历。

许多时候,这样的演讲都是他负责。

好在大多数时候无论是军士,还是百姓都是分配。饭菜就在眼前,那还有人心中不满,人人都眼巴巴的等着他说完话,立马开饭。

往往都要许久之后,他说的这番话才会深入人心。

现在只是播种,生根发芽还需要时间,很长很长的时间。

“开吃!”

孟旭说了开吃,但没人真正开支。倒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敢。眼看着不断有人送上粗犷的美食,席中无分老少,尽皆鼻翼颤动。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好吃的。

更不理解这些肉为什么摆放在自己面前。

他们的前半生,也没看到过这么多肉食。

吃肉喝酒根本就不是斗升小民能够拥有的生活。

“阿娘,我饿了。”

桌子一角,一个小孩儿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母亲,他们衣衫褴褛,那是没办法的事情。播州的经济落后,陆子吟也无法提供足够多的衣物让百姓去穿。

府库当中查抄的各色布匹,此刻也派不上用场。

只能等这些百姓到了重庆府,才能换上新衣服。

那妇人看到自己女儿小声说话,下意识的捂住她的嘴巴,用眼神制止。在她们的认知当中,军队里面就没有好人。

哪怕孩他爹现在也在土司征募下从军,不知所踪。

“大人!”

就在孟旭一筹莫展的时候,数名军士快步到来:“侯爷有令,部分有家眷的辅兵提前解甲归田,他们来了。”

辅兵都是男人,他们身份复杂,有奴隶,也有工匠,佃户。但在播州危机的时候,他们却毫无意外的成为抵挡大明的一线炮灰。

也因为他们是炮灰,这些人对播州没有任何忠诚度,在大明来袭后,直接逃走。说是辅兵,实际上他们大多数根本没有为大明做过什么,只是搬运物资。

“让他们入席,一桌一个。”

孟旭心中了然,猜到侯爷也知道百姓惶恐,才让这些出自播州的百姓作为表率。

虽说这些辅兵对大明的了解近乎为零,可总归是接触过大明,不像眼前的这些人,惶恐之余,连饭都不敢吃。

“卑职遵命。”

果不其然,随着辅兵入席,立马成为表率。

这几日,辅兵们吃的跟正兵一样,只有待遇,以及任务不同。别的地方都跟寻常新军一样。

在空闲的时候,他们也有一定的纪律训练。此刻坐下,他们无师自通的变成了东道主,非但没有任何羞涩,反而主动介绍起来。

此间饭菜都是大锅饭,份量十足之外,味道也很不错。

陆子吟二十一世纪的胃,自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理解的。他的爱好,以及对美味的追求,带动了美食发展。

连带着军队当中的餐饭,味道也要好起来了。

对肚子里面没什么油水的人而言,随着马肉,羊肉入口,许多人都吃呆了。

这个时代,对香料的运用,陆子吟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毕竟他只是普通人,但架不住许多香料已经融入生活当中,在军需官大肆采购,以及充足的预算下。

新军的一日三餐,比寻常百姓好了不止一筹。哪怕是乡下的富户,日子也过的没有大明寻常小卒滋润。

有了辅兵带动,男人们开始大吃大喝,女人们见状,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筷子,无人在拘束。就连方才不让自己女儿出声的妇人,也是第一时间将自己及女儿面前的碗填满。

一蒸笼一蒸笼的米饭,馒头送上来。

播州是山地,既有水田,也有旱田。大部分地方已经一年两季,不断轮种。

不过土地限制,每亩地的产出有限,加上地少人多。再勤劳的人,也无法摆脱穷困。

那不是他们的错。

后世这片地区的主食是米饭面条,以及各种的粉。

“妈妈,吃。”

小女孩儿颤颤巍巍的夹着一大块马肉,放到自己母亲的碗里面。

“吃,都吃。”

那妇人眼角划过一行清泪,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好在肚中饥饿让这些中午只是垫吧垫吧的百姓没时间哭。许多人都是一边流泪,一边将馒头,米饭,羊肉马肉塞进嘴里面。

用香料简单烹煮马肉跟清炖的羊肉,风味相差极大,但给百姓带来的感触却是一样的。

此时一支支火把底下,是吃的悲喜交加的百姓,他们许多人到现在对自己的姓名也十分陌生。

奴隶是不配有姓氏的,名字也是乡下的贱名,无甚涵养。

在下午登记的时候,文吏们便帮着他们修改名字,赋予姓氏。

说来可笑,身处播州,这些被杨氏欺压惯了的人,竟然有三成都选了杨作为自己的姓氏。五成选择陆,其余两成都借了别人的姓氏。

唯独老朱家没有任何增加,人人都怕大明皇帝,对朱也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