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静心庵
宴明琅笑了:“你睡吧,又没人不让你睡。”
白术摇摇头,狠狠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奴婢不能睡!奴婢还得跟着小姐去千机阁呢。”
在白术看来,千机阁阴森恐怖,她才不舍得叫小姐一个人去呢。
“你先睡吧,到了地方我会叫你的。”
宴明琅发了话,白术才打了个哈欠,沉沉睡过去了。
江湖传言,千机阁是个只认钱的地方。
只要有钱,没有千机阁打探不出来的消息。
但却少有人知道千机阁在哪里,想要找千机阁打探消息,只要在京城的红袖招点一出满江红,自然会有人找上门来。
宴明琅是少数几个知道千机阁在何处的人。
她每个月都会到京郊的静心庵小住一日,京城贵女传言,笑她六根不清净之人,却妄想得到观音大士的庇佑,别说每个月去静心庵走一遭了,就是住在静心庵,出家为尼,观音大士也要嫌弃她脏。
宴明琅对此充耳不闻。
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她管这么多做什么。
等哪一日她厌倦了,到时候再一起算总账。
大概是因为她名声不好,她去的地方没有贵女敢再去,渐渐的,这静心庵竟然鲜少有人再来了。
静心庵主是个真正看透尘世的人,没人来,她乐得自在,关上庵堂大门,自过自己的小日子。
每日天黑就睡觉,天亮便起床,真正做到了日落而息,日出而作。
她睡得也很沉,庵堂大门被敲了好一会儿,她才披衣下床,嘴里嘟嘟囔囔地开了大门。
“师太,打扰了。”
宴明琅言笑晏晏,冲着庵主施了一礼。
庵主忙回礼,她不问宴明琅为何此时而来,又要待多久,只是随手一指观音堂处,就默默地回自己的屋子了。
静心庵不大,而观音堂就处在静心庵的中心处。
此刻观音堂内只点了几盏长明灯,映得堂内有些阴森。
白术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小姐,要不,我还是把老宋叫进来吧。”
以往身边都有老宋在,白术还不至于那么害怕,现在只有她和小姐,她心底的那份不安就越来越强烈了。
“见山先生还在车上睡着呢,让老宋陪他吧。”
宴明琅握住了白术的手:“别怕,有我在呢。”
她轻车熟路地走向了慈眉善目的观音大士,跪在观音前低声诵祷了一番,起身拨弄观音大士面前的烛台,只听轻微的咔哒声自脚底传来,观音大士面前忽然出现了一个地洞。
地洞一直延伸向下,里头黑乎乎的,寒风从下头吹出来,初秋的夜里,这风吹得人身上直发毛。
白术胆子虽然小,却不肯叫宴明琅先下。
她握住烛台,一马当先,顺着出现的阶梯缓缓而下。
甬道内很窄,只容一人通过。
白术端着烛台,屏住呼吸,缓缓向前,身后宴明琅的呼吸,给了她极大的安慰。
走了一盏茶的功夫,前头再转个弯,忽地豁然开朗,灯火通明。
白术长舒一口气,赶紧回身握住了宴明琅的手:“小姐,咱们到啦!”
她笑得没心没肺的,宴明琅也被她感染了。
主仆二人脚步轻快地进了这灯火通明的大殿,十几个小厮在殿中忙碌地穿梭,每个人怀里都抱着一堆卷宗,几个瞎眼老翁坐在案几旁边,摸索着整理这些东西。
他们无声无息,自成规矩,一个个仿佛永远不知疲倦,也永远没有情感。
无人接待宴明琅主仆,甚至根本就不在意她们俩的到来,白术只得自己动手,找了一壶茶,给宴明琅斟了一杯。
“好在这茶是一直温在火上的,不然小姐就要吃冷茶了。”
宴明琅浑不在意,她不喜欢这里,也不喜欢吃这里的茶,就着茶杯只抿了一小口,就把茶杯放下了。
“白术,你先睡吧,我估摸着那人要过来,也要好大一会儿。”
白术摇摇头:“我陪着小姐一起等。”
她环视大殿一圈,抱着肩膀缩了缩脖子:“再说了,在这样的地方,谁能睡得着啊。”
不大一会儿,方才说睡不着的白术就打着轻鼾睡过去了。
宴明琅微微摇摇头,笑着从一旁的案几上随手拿了一本书,细细一翻看,竟然怔住了。
这是一本《九州风物志》。
宴明琅听说过这本书,准备地来说,这《九州风物志》不止一本,目前来说,已经有十余本了,听闻写这本书的人志在游历天下,将来不仅仅要写大丰的风土人情,还要写北边的赫赫族,西边的劼国,南边的惠庆国……甚至要扬言去海外的仙山仙岛。
口气倒不小。
只可惜,这本风物志到现在所写的,也不过是大丰境内的风土人情。
自大前年开始,这本书很火过一阵子,后来就渐渐地无人问津了。
宴明琅没想到,那神秘莫测的千机阁阁主,竟然也会看这种书。
她随意翻了翻,发现这本书是有人看过的。
书中做了札记和批注,写札记的人写了一手好行书,字体俊逸风流,行云流水一般赏心悦目。
光看这字,就能叫人想出写这字的人该是多么地潇洒不羁。
可再看内容,宴明琅就忍俊不禁。
札记中写的都是童言稚语,问的都是奇思怪谈,好似一个天真稚子。
批注又另换了簪花小楷,朱红小字端端正正,极其耐心地回答着札记里那些引人发笑的问题。
宴明琅看的很是过瘾,只觉得这些札记和批注比这本书还要精彩。
她翻看的是《九州风物志》的第六卷,应当是新出的一卷,书页中还残存着墨香。
写札记的人是看完了,做批注的人却还没批完。
宴明琅一时手痒,干脆执笔伏案,代为批起那些札记。
才翻了不过两页,正到兴起时,就听身后一人冷冷地道:“你在做什么?”
宴明琅吓了一跳,手指已经本能地曲了起来。
她指甲里藏着毒,只要那人胆敢靠近,她便扬起手掌,定然叫他吃不了兜着走。
那人却并没有再往前走一步,声音微微沙哑,是刻意装出来的:“这案牍上的小札,你也翻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