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952-1954
1952年
高云屏调任人教社秘书长。
5月,教育部、出版总署联合发布《关于1952年秋季教科用书的决定》,所附用书表中规定使用的45种95册中小学教材均由人教社出版。
6月,社务会议决定改编审部为编辑部,原所设各组改称编辑室。
6月13日,教科书编辑室迁往教育部办公,以便统一领导。编辑部与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合并,共同致力于教科书编审工作。
7月,经教育部、出版总署同意并报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人教社牵头召开第二届全国教科书出版会议。会上,已兼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局副局长的金灿然,代表出版总署在报告中明确了人教社与地方出版社在中小学教科书供应工作上的关系:
人教社方面,根据教育部、出版总署的指示,制定全国教科书造货计划和各地区供应的范围;编辑中小学教科书并排制纸型,负责通知每学期教科书版本和定价、排制情况,并与发行系统签订合同;提供纸型供给办法,按合理需要供给纸型、铜锌版及样书。
地方人民出版社方面,根据人教社提出的造货计划和责任范围如期完成任务;所印造教科书应保证版本、定价与人教社一致,达到人教社要求的标准;地方提供所需制版数量,与人教社订立租型合同,按合同缴租型费。
7月,人教社迁至西单大木仓胡同教育部院内小红楼办公。
秋季,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提出小学试行五年制。据此,人教社新编了五年制小学语文、算术课本,于秋季出版供应。后因五年制小学暂缓推行,第三册编出后停用,后续部分停编。
10月23日,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教科书出版工作与各地方出版社业务关系的决定》,规定:人教社与各地印制教科书之地方出版社的关系为业务指导关系。
11月,教育部分为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柳湜调任教育部副部长。
同年,为使课本定价全国统一并有所降低,人教社负责汇总并编制全国课本用纸计划。
设大连造货站,印供北方部分地区使用的课本,1953年撤销。
中国民主同盟人教社支部建立。此后,中国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人教社基层组织相继建立。
1953年
教育部教学指导司司长张萃中兼任人教社副社长。辛安亭任人教社党支部书记,杨定远任副书记。
1月12日,教育部、出版总署联合发文,对中小学教科书和扫盲课本的供应提出要求:根据统一计划、统一定价、分区经营、分区生产、分区负责结算盈亏的原则,各地应按人教社的标准定价(每个印张定价为0.045元左右)。
4月16日,出版总署批复同意西南人民出版社结束工作,改组为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西南联合办事处。该办事处5月25日正式成立,承担两社租型造货任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5月,毛泽东主席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后认为,人教社只有三十几个编辑干部太少,指示教育部宁可把别的摊子缩小,也必须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并责成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从全国各地选调教材编写专家来人教社工作。
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教育问题。毛主席指出:所谓教学改革,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应该改编教材,编辑教学法。会议决定:从全国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成立语文和历史两个教学问题委员会,研究语文和历史教学问题和教材编写的方针原则。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中央组织部逐步从全国调来一批教育干部、教师和专家,充实到人教社。
秋季,根据教育部、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1953年秋季工农速成中学教科用书的决定》,人教社开始供应工农速成中学教科用书。
8月,人教社工作人员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心议题是:“巩固及时供应,提高课本质量”。
开始出版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学、心理学课本。
同年出版新中国第一部语文工具书《新华字典》(音序排列本),后因出版社分工调整交商务印书馆出版。
出版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译本。
人教社上海办事处人员及任务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4年
戴伯韬调任人教社第一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主持日常工作。
吴伯箫调任人教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巩绍英调任人教社副总编辑、党支部书记。
吕叔湘兼任人教社副总编辑。
1月25日, 人教社编辑工作委员会创办的内部刊物《编辑工作》问世。
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了中央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的《关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报告》,教育部据此责成人教社着手拟订中学学教材编辑计划,编订文学教学大纲,编写文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人教社在进行上述编订、编写工作的同时,相应地将中学语文编辑室分为文学、汉语两个编辑室。
4月8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中央教育部应根据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中学教育的目的,进一步以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和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法,有计划地修订中学教学计划,修改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并为教师编辑一套教学指导书,这是目前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
人教社按政务院指示开始编写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
5月18日,人教社召开社务会扩大会议,叶圣陶社长宣布调整后的领导班子:戴伯韬、辛安亭、吴伯箫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张萃中、刘薰宇、朱文叔、巩绍英任副总编辑,戴伯韬主持日常工作。
6月,人教社社务会审议通过戴伯韬起草的《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当前任务、编辑方针、组织机构及组织领导的决定》,确定了人教社的规模、工作方式等。
7月,教育部批准了教材编辑方针和人教社上报的《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当前任务、编辑方针、组织机构及组织领导的决定》,并指示:“目前编订的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法,是我们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基本措施,人教社的编辑干部必须充分认识这一任务的重大意义,努力争取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
7月3日,教育部、出版总署发布《关于出版中学、小学、师范学校、幼儿园课本、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工农兵妇女课本、教材的规定》,提出:“中小学课本理应由国家统一出版,由政府教育行政机关统一审定”;还指出:“几年来,人教社编辑出版了各种中小学课本,做到了全国中小学用的课本统一由国家出版和供应”。
10月30日,国务院任命叶圣陶先生为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教社社长、总编辑,主要负责人教社的工作。
人教社拟订《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工作中几个原则问题的报告》,报中央历史教学问题委员会批准,并据此编写历史教材。
人教社设立《语文学习》编辑室,承担《语文学习》杂志编辑工作。该杂志原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以社会青年为主要读者,兼顾语文教师;接手后, 改以语文教师为主要读者,兼顾社会青年。
增设体育编辑室。
12月,教育部、文化部(出版总署1954年11月并入文化部后成立出版事业管理局)发布《关于课本分地造货办法的规定》,要求:大区一级行政机关撤销后, 原有课本分区造货改为分地造货,自1955年秋季用书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