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452章 神鬼怕恶人

书名:我的亲亲压寨相公本章字数:2014

皇帝回到宫中,在御书房里生了好一阵子闷气,让高升去把新纳的两个美人招来,左拥右抱地折腾了好一阵子,才算消了气。随后,皇帝便把两位丞相传来御书房议事。

“这是徐疏递上来的关于削减僧众,回收寺产的折子,两位爱卿看看吧。”关于整肃佛寺的事儿,除了徐疏和谢涛,皇帝没有让其他人知道,主要是怕怕传出去,朝堂中会有阻力。今日在大觉寺碰了壁,便只能叫两位丞相来商议了。

姚增看了徐疏的奏折,心中一喜,觉得这是一个打击徐家的机会,说道:“陛下,这徐元长如此狂悖,竟然要跟佛祖争利。应责令徐相严加管教!”

徐禛知道这个折子,原本他也觉得儿子有些冒失了,可转念一想,秦国不正是需要年轻人的锐气来破除陈规积弊,才能吐故纳新振兴国本吗?于是便没有阻拦。

徐禛正想为儿子辩解几句,就听见皇上说:“徐元长狂悖吗?朕倒是觉得他是个肯干事的。姚相可有仔细看过这奏折?上面写的清清楚楚,僧尼还俗,寺产充公能给国库带来多少赋税,此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姚增这一次没有揣摩准皇帝的心意,有些懊恼,可还是不甘心就这么承认徐疏的奏折有见地,于是说道:“僧尼还俗,寺产充公虽说是利国利民之策,但兹事体大,不若在大朝会上商议之后再定。”

姚增知道秦国人大多信佛,如果此事在大朝会上提出,都不用他授意,自然会有很多朝臣站出来反对,那徐疏变成了众矢之的。

徐禛也明白这一点,自然不能让姚增得逞,他说道:“陛下,我大秦信佛之人甚多,若是在朝堂上提出,恐怕会遭到朝臣的反对。既然这是利国利民之策,还请陛下乾纲独断,尽快降下明旨,昭告天下,让各寺庙先自行整肃,再派能臣干(gan4)吏前去监督。”

说到让寺庙自行整肃,皇帝便生气,“让寺庙自行整肃,那无异于与虎谋皮!朕今日亲自去了一趟大觉寺,与那慧能和尚提了此事,希望他能做个表率。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许他护国大法师的封号,为他死后塑金身,可那老和尚竟然拒不奉旨,说那些僧尼都是受佛祖点化诚心皈依,那些寺产都是信众供奉佛祖的,若是动了就是对佛祖不敬,会惹怒佛祖,降下灾祸!更可恨的是,他竟然拿太后来压朕!既然他敢抗旨,朕就让他知道知道,什么是皇权至上!”

“陛下…”姚增想劝皇上,刚一开口就被打断了。

“朕意已决,你们不必再劝!朕这就拟旨昭告天下,朕要废佛,和尚必须还俗,寺产必须充公,没有商量!”

皇帝心意如此坚决,姚增也不敢去触逆鳞,他想了想说:“陛下英明睿智,整顿佛寺确实为一件利国利民的良策。但大秦僧人众多,民众又大多信佛,若发明旨,强制推行恐怕会落下与佛争利的名声。不若先给僧人安个罪名,再沿着这个罪名彻查整个大秦的僧众。”

皇帝心中也有这方面的顾虑,便顺水推舟说:“姚爱卿果然老成持重,你说说看要给个什么罪名?”

姚增想了想说:“饮酒,敛财,淫乱,哪一条都可以治罪。陛下有好生之德,可饶他们不死,但和尚破了戒,亵渎了佛祖,自然不能在佛前侍奉,必须还俗入籍纳税,这些罪人聚敛的财产自然也要查没(mo4)充公。咱们这是打和尚不打菩萨。”

听了姚增的话,徐禛反驳道:“姚相此言不妥。按破戒处置和尚,总不能一寺的和尚全都破戒了吧?就算一寺的和尚都有罪连坐,可也不能说整个大秦的和尚都跟着有罪吧。这些和尚若是喊起冤来,恐怕会引起民怨的。陛下还是应当发明旨,昭告天下整肃佛寺对国家的益处,光明正大地推行。”

姚增冷笑一声说道:“让僧尼还俗,寺产充公,虽是利国之策,但百姓愚昧,又多信佛,未必能明白。徐相让陛下发明旨,是想让陛下落下与佛争利的恶名吗?和尚有罪,陛下惩治佛门败类,无可厚非。派能臣干吏彻查整肃也是情理之中。至于要如何查,如何整肃,那便是办差之人的事了。”

徐禛明白姚增的意思,这就是要找一个人替皇帝背锅。皇帝的圣名不能有损,对于这一点徐禛也无法反驳,他恨恨地说道:“那么姚相可是亲自要为陛下办这趟差事?”

姚增摇摇头说道:“臣已老迈,又是文臣,怕是压不住。办理此事的需是一名身经百战的武将,只有武将身上的煞气才能镇得住场面。那些僧尼若肯奉旨便罢了,若是不肯奉旨,可杀几个以儆效尤。”

徐禛一听姚增的话,便知道他的意图。刚要开口反驳,却听到皇帝问:“姚爱卿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姚增等得就是皇帝这句话,他故作沉吟说道:“老臣心中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勇毅公谢涛可当此任。” 

这个差事谁接了谁烫手,诛杀僧众很可能要犯众怒的,姚增这是想让谢涛背这个黑锅。徐禛连忙说道:“陛下,臣不同意姚相的举荐。谢银川心性急躁,怕是办不好这个差事,万一惹出麻烦来,恐怕会累及陛下的圣名,还请陛下另择人选。”

“陛下,没有比勇毅公更合适的人选了。有道是神鬼怕恶人啊!”姚增坚持道。

谢涛素有谢大恶人的诨名,若说干这样冒犯神佛的事,真的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皇帝想了想说道:“好,就派谢涛去!”

“请陛下三思!”徐禛见皇帝已经被姚增说动了,自己一时间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恐怕无法让皇帝改变心意,只能再次请求皇帝三思。

“徐爱卿不必再说了,朕意已决。天色不早了,两位爱卿跪安吧。朕明日就传谢涛进宫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