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1475章 奇技

书名:满朝奸臣,我被迫当暴君本章字数:2356

萧明宇坐在御书房内,手中把玩着一枚精致的铜制齿轮,这是他即将传授给邻国的一项关键技术的象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输出,更是大周影响力的扩张。

“陛下,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工部尚书刘文静恭敬地站在门口,他是这次技术传播的主要负责人。

萧明宇放下手中的齿轮,站起身来,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拉长,显得格外坚定。

“刘文静,你此行责任重大,不仅要确保技术传授无误,还要维护我大周的利益。”萧明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的目光如同穿透人心的利箭。

刘文静微微颔首,他的脸上写满了坚毅:“陛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技术人员张铁柱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御书房。他是被选中前往邻国的技术骨干之一,对于这次机会,他期待已久。

“陛下,我等必将竭尽所能,将大周的智慧之光传播至每一个角落。”张铁柱的声音充满了激情和自信。

萧明宇看着这位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他知道,正是这样的年轻人才是大周未来的希望。

“去吧,不仅要教会他们技术,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大周的文化和精神。”萧明宇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随着春日的阳光越发明媚,一支支技术团队踏上了前往邻国的道路。他们不仅携带了先进的技术,更承载着大周文明的荣光。

而在大周国内,萧明宇也开始着手扩大工部的规模,他计划建立更多的工坊,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大周的技术之路还很长,但他有信心,终有一天,大周将成为天下的技术中心。

夏日的热浪席卷了大周的京城,烈日炙烤着大地,但即便如此,工部的门前依旧是一片繁忙景象。自从邻国的使节离开后,萧明宇便下令开始扩建工部,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

工部的大门敞开,里面传来锤击和机器运转的声音。汗水浸湿了工匠们的衣衫,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和自豪。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大周技术进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萧明宇身着朴素的龙袍,亲自来到工部视察。他走进一间正在制造水钟的作坊,观看着工匠们熟练的操作。水钟是大周的一项重要发明,它不仅能够精确计时,还象征着大周对时间掌控的能力。

“陛下,这是我们最新改进的水钟模型。”工部侍郎赵智勇走上前来,手里拿着一个精巧的木制模型。

萧明宇接过模型,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对技术的热爱和对创新的追求。

“很好,这样的精度和稳定性,足以让我们的水钟在各国之间占据优势。”萧明宇满意地说道,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赵智勇微笑着点头,他知道皇帝对工部的期待很高,而他也没有辜负这份期待。

“陛下,我们还计划建立更多的工坊,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满足国内外对大周技术的需求。”赵智勇的声音中充满了信心。

萧明宇环顾四周,看着这些忙碌的工匠和技术人才,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不错,我们要让大周的技术惠及每一个人。传我旨意,加快工部的建设步伐,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成果。”萧明宇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随着夏季的深入,工部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从农业工具到生活用品,再到武器装备,大周的技术产品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内外市场。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萧明宇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感。他知道,技术是国大周强盛的基石,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大周才能真正站在天下的巅峰。

 “陛下,您召见臣等有何吩咐?”工部尚书李慎行领着一众官员,恭敬地进入御书房,打断了萧明宇的沉思。

萧明宇转身,目光如炬:“李尚书,朕欲扩大工部,量产一些能提升国力的技术产品。不知卿家可有良策?”

李慎行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敬佩:“陛下英明,但此事非同小可,需得有贤才方能担此重任。”

萧明宇的眉头微微皱起,他知道李慎行说的是实情。此时,一名身着青衫的年轻大臣迈步而出,躬身行礼:“陛下,臣愿为国效力。”

这人正是毛遂,他的家族以精通机械制造而闻名,他本人更是才华横溢。萧明宇对他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哦?毛卿家有何高见?”萧明宇问道。

毛遂直视萧明宇的眼睛,语气坚定:“陛下,臣家族世代研究机械,愿意承担量产技术产品的重任。若有任何差池,臣愿一身承担。”

萧明宇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欣赏毛遂的勇气和决心。他环视一周,见到其他官员或是赞同,或是疑虑,但无人出言反对。

“好!”萧明宇拍案而起,“朕就任命你为特使,负责此事。你需多少人力物力,尽管开口。”

毛遂深深一拜:“谢陛下信任,臣必不负所托。”

萧明宇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他知道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大周的未来将因今日的决定而改变。他转身,走回龙椅,坐下时,眼中闪过一丝坚毅的光芒。

“传令下去,即刻扩招工部人手,全力支持毛卿家。”萧明宇的声音在御书房内回荡,每个字都透露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李慎行和其他官员齐声应诺,他们知道,大周的新篇章正在这位帝王的手中缓缓展开。

毛遂退出御书房,心中充满了激动。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信任,更是对他家族数代的认可。他深吸一口气,稳定了情绪,开始筹划接下来的行动。

第二日,毛遂便召集了他的家族中精通机械的族人,以及一些他认为可靠的工匠和助手。他们在毛府的议事厅中聚集,讨论着建立工厂的细节。

“我们需要找到一处适合建厂的地方,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毛遂站在厅中央,手指敲打着桌面,眼神坚定。

“听闻城南有一片空地,靠近河流,且有一条官道经过。”一位名叫赵铁匠的中年男子提议道。毛遂点头,对赵铁匠的提议表示认同:“赵铁匠所言极是,我们就选址在城南。接下来,我们需要招募工人,购买材料。”

一位名叫王石匠的壮年男子站起:“毛大人,我在民间有些人脉,可以帮您招募一些熟练的工人。”

毛遂微微一笑:“好,那就拜托王石匠了。至于材料,我会亲自去采购,确保质量。”

议事厅内气氛热烈,众人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计划。毛遂认真倾听,一一记录,他知道,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