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袁谭智夺汜水关
江东军营地,主帐之中,程普,孙策二人站在两侧,而孙坚则披着一身黑色盔甲坐在中间,孙坚原本是白色但因为与西凉军战斗一夜浑身是血,血干后变成了黑色,所以孙坚白铠也变成了黑铠。孙坚坐在中央没有作任何的整理,一脸感激的对着袁谭,鞠义二人拱手,大声说道:"此战可得二位相救,我江东军方能脱险,文台在此感激不尽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孙大人严重了,同为联军岂能坐视江东有难不救再加上我与孙策乃是挚交就更要相助了。”袁谭淡淡的说道。
“小儿能与公子成为挚友是小儿的福分啊!我儿莽撞日后还望袁公子好好教一教小儿。”孙坚诚恳的说道。就在刚刚他已经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仅凭-件小事便能推断出袁术会断江东军的军粮从而提前告知孙策让他有防备,紧接着算到了西凉军会趁着江东军断粮夜袭从而说服袁绍派兵相助,这份智谋真是可怕。
“孙大人过奖了,孙策兄神勇无比乃是当世良将,现在大汉战乱四起,正事需要孙策兄这样的人才啊!可惜谭手不能提要不然真想像孙策兄这样_上阵杀敌。”袁谭谦虚的说道。
“哈哈!”孙策尴尬的摸头笑了笑,当世神将?明明自己刚刚还被华雄打的找不着北的好嘛。袁谭兄这么夸自己,自己好尴尬
“那袁谭侄儿打算何时返回陈留大营?”孙坚看了袁谭半天但丝毫没有看出袁谭有返回陈留大营的打算所以忍不住问了问。
“袁谭暂时没有返回陈留大营的打算。"袁谭语不惊人死不
“什么?”孙坚,孙策,鞠义三人同时长大了嘴巴。
“袁兄,西凉军随时会攻过来,现在正是撤兵的好机会啊!”孙策赶紧大声说道。
“对啊,公子现在不撤兵等西凉军攻过来在撤兵就晚了。”一旁鞠义也焦急的说道,他十分害怕自家这位公子因为打了一场胜仗就骄傲自大,要起兵攻打汜水关去。
“我要起兵攻打汜水关。”袁谭淡淡的说道。
一-听这话鞠义感觉自己的人生都灰暗了,完了!自家公子真要打汜水关。这可怎么办?这可是自己主公的儿子自己又不能真和他急眼不听他的命令,不听命令回去肯定会被降罪。可要是攻打的话汜水关城高墙固肯定会损兵折将到时候罪名肯定是自己
鞠义想死的心都有了。我好难啊!
“西凉军神勇无比,我们放手都来不及还进攻,真是不会打仗的黄毛小子。”
“对啊,西凉军五千人马就把我们打的这么惨咋们防守还来不及还进攻这不是天方夜谭嘛!”听到袁谭的话江东军诸将议论纷纷,就差没指着袁谭鼻子说你不会打仗别瞎指挥了。
“都住嘴!"孙坚大吼一声,制止了诸将的议论。
“袁谭侄儿这攻城可不是小事。”孙坚想试着看看能不能劝一下袁谭让他回信转意,说实话打到现在孙坚早没有了当初的信心,孙坚现在也有点怕西凉军了。
但是袁谭刚刚救了他们自己刚说的大恩大德没齿难忘,现在要是拒绝了袁谭的提议岂不是显得自己说话和放屁一样,但要是真的和原因进攻汜水关,孙坚表示我不敢。
“诸位将军,西凉军虽强但其竟然刚刚已经被我全歼,此战我军歼敌五千于人缴获了五千余套西凉军铠甲我们可以派人趁着夜色假扮敌军进入汜水关与外面军队里应外合。”袁谭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太冒险了吧,万一出事可如何是好"听到袁谭计策后众将互相低声讨论拿不定主意。
袁谭看着众人知道他们还没有下定决心,决定激他们一把。“袁谭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袁谭兄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在乎。”孙策豪迈的说道。
“袁谭也知道若是现在撤回陈留大营是最稳妥的办法但是就这样灰头土脸的回去,山东各诸侯会怎么看待江东军怎么看待诸位将军啊!”袁谭"痛心疾首”的说道。
“袁谭知道诸位已经尽力了但是外人可不会这么认为他们只会看到三万江东军被五千西凉军打的溃不成军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认为江东军都是无能之辈,贪生怕死之辈要不然怎么会三万人打不过五千人。”袁谭接着浇了-把火。
“TM的!干了。谁若是在言撤退之事别怪我孙文台不念旧情。”孙坚说着便抽出腰中宝刀将桌子一刀两断,环顾四周,仿佛谁要再说撤退他便会一-刀砍去。
“诺”底下诸将均领命。到了现在谁也不敢在言撤退之事,比较谁也不想被人当成懦夫。
大方向定下后众人便急忙准备。
“袁谭侄儿,我说出来你可不要笑话我。"晚上,孙坚难为情的和袁谭说道。
“哦?不知有何事?”
“我自江东起兵三万响应关东诸侯会盟,时至今日能战之兵竟然只剩下了不到五千人马,孙坚无能啊!对不起江东父老乡亲。”孙坚说着竟有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孙将军莫要说此话,孙将军一片忠心天地可鉴。世人也会感叹江东忠魂的。”袁谭安慰道。
“哎!从军本来就是战死沙场是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是我多愁善感了。此次出征袁谭侄儿尽管把这五千兵马全带去,祝袁谭侄儿旗开得胜。”孙坚说道。
原来如此,怪不得-见面就和自己诉苦原来暗招在这呢!要不是自己因为兵力部署问过孙策,自己真的要被孙坚骗了。孙策说江东能站之兵足有一-万八千多人,到了孙坚这竟然只剩五千了孙坚这个老狐狸。
不过袁谭也能理解,孙坚是怕袁谭战败损兵折将。所以说只有五干人要是袁谭胜了皆大欢喜,要是袁谭败了起码还剩一-万三千人给江东留下来了火苗不至于把兵全打没之后孙家在江东没了立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