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万历死后,努尔哈赤含恨战死宁远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一心躲清静的万历皇帝彻底清静了,他去了另一个世界,再也不用面对他有心无力的朝政。江山交给了他并不喜欢的长子朱常洛,自己最爱的福王朱常洵就只能是福王了。
长眠于定陵的万历万万没有想到,他和文官集团斗争十几年才尘埃落定的江山继承人光宗朱常洛只在皇帝岗位上干了一个月就呜呼哀哉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光宗暴毙于“红丸案“。也不知道这位朱常洛是不是被他父亲皇帝的常年冷暴力给吓傻了,他继位后居然对仇敌郑贵妃没有丝毫防范,郑贵妃送给他的美女和近侍,他照单全收!死得离奇,死得蹊跷。
在朱常洛去世后,十二月二十三日,太监王安等势力拥立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继位,史称明熹宗天启皇帝。
自七月二十一日起,一直到十二月二十三日,四个月的时间,明朝更迭三位皇帝。这一景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唯大明独一份。
朱由校就这样晕晕乎乎地被迫当了皇帝!对于当皇帝这种事情,朱由校没有想过,也没有兴趣,他的志向爱好是把中国的木匠手艺发扬光大,刨子,钉子,锯子这些物件对他的吸引力太大了。只有做木匠才能满足他的成就感。做皇帝又累又无趣,烦死了!所以熹宗皇帝的执政局面就是:只要不打断我的木匠时间,什么都好说!
这种局面给了阉党上下其手的机会,阉党一号人物魏忠贤同学汇报工作往往选择皇帝做木工的兴头上进行,熹宗总是说:“我信任你,你看着办就行。我这边木工还忙着呢。就不留你吃晚饭了。“
眼看魏忠贤说话特别好使,闻风而动的有想法却不得志之人纷纷攀附。
朝堂上开始出现阉党和文官集团(东林党)势均力敌的局面。这是熹宗乐见其成的大好事情。不可一世的东林党,我奈何不了你们,我让我的代言人来对付你们,我自己抽空做点木工,何乐而不为?
阉党文化层次不高,能干得过学富五车的东林党吗?其实阉党不只是太监组成,还有很多力量来自于被东林党不容的其他知识阶层,阵仗不输的。
萨尔浒之战大败后,明朝命熊廷弼、孙承宗等经略辽东、以防后金。熊廷弼至辽东后,采取了稳中求进的政策。 熊廷弼“防守渐逼”的政策得到万历皇帝首肯。努尔哈赤见其有备,“未敢深入”,甚至于“按兵不攻者岁余”。
我们的木匠皇帝熹宗即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听取谗言,以辽东经略熊廷弼只守不战为由将其果断罢斥,改由袁应泰接任。袁应泰不懂军事,至辽东后即改弦更张,开始盲目冒进。
努尔哈赤见状乐坏了!有机可乘,调集重兵,接连攻陷辽东重镇沈阳、辽阳,辽阳是辽东都司治所,地位重要,辽阳陷落后,袁应泰自杀谢罪! 辽河以东七十余城相继归降。
啊?这下子熹宗慌了,立马改正错误,再度起用熊廷弼,同时任命王化贞任辽东巡抚。
熊廷弼倒是心胸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针对已经变化的辽东形势,提出“三方布置”以图恢复的方略,可巡抚王化贞并不赞同。他擅自派遣毛文龙率少量军队沿辽南恢复海疆,虽取得镇江大捷,却“致敌恨辽人,屠戮四卫军民殆尽,灰东山之心,寒朝鲜之胆,夺河西之气”,彻底打乱了熊廷弼的三方布置方略。这给女真造成可乘之机,努尔哈赤通过收买王化贞心腹孙得功,以计谋轻取广宁,王化贞只好仓皇出逃。熊廷弼孤身亦难以挽回败局,只得与王化贞同退入关内。
广宁失守后,明军在辽东进一步陷入被动,基本处于守势,收复失地越来越难。明朝内部甚至有人主张放弃关外,退守山海关,继任的辽东经略王在晋就持这种主张。王在晋害怕与后金交战,主张“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力主在山海关外再修关门一道,以加重山海关的防御力量,至于关外则干脆放弃。兵部尚书孙承宗为首的主战派坚决反对,他亲赴山海关与王在晋辩论,建议王在晋增兵宁远、觉华岛一带。
此时,辽东战况节节失败引起了朝廷之内有识之士的不满。
在广宁战败后,兵部职方司主事袁崇焕单骑出关巡阅形势,他豪气地声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坚决反对退守山海关,并向王在晋陈述观点,但未被王在晋采纳。
孙承宗至山海关后,袁崇焕又向孙陈述了自己的观点,重点强调宁远的军事地位,建议构建宁远防线,进可攻、退可守,这下找对人了,他得到孙承宗的赏识。
孙承宗对王在晋的保守退缩战略大为不满,回京后向朝廷指出“在晋不足任”,熹宗难得聪明一回,同意了王在晋被免。
此后,孙承宗毛遂自荐,获准接任辽东经略。他调袁崇焕任宁前兵备道,驻守宁远。孙承宗与袁崇焕积极经营关外防线,安置辽民,以辽民守辽土,加强关外各个据点之间的联系,以宁、锦为中心,布置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成为后金骑兵不可逾越的障碍。
经过孙承宗的苦心经营,辽东形势开始向好。“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如能维持如此局面,大明对后金的掌控可以升级了。
可惜,大明太会自我作死了。政权大部分落到了魏忠贤手里,这让阉党有恃无恐,排除异己。而孙承宗是天启皇帝的帝师,在加上经略辽东,在朝中威望极高。魏忠贤希望孙承宗能称为自己人。但孙承宗刚正不阿,对他抛来橄榄枝是视为不见。给脸不要脸是吧?我们主动拉拢你,你还不就坡下驴?阉党气坏了!他们对孙承宗进行各种攻击诬陷,最终于天启五年(1625)以柳河之役失利迫使其离职回乡。
接班人是高第,阉党成员,他并不熟悉兵事,胆小畏战,他认为关外必不可守,就任后即撤关外防线,山海关外顿时陷入危机。但袁崇焕坚决反对这种逃跑计划,向高第据理力争,高第不但不听,还准备撤掉孙承宗、袁崇焕苦心经营的前线防卫。袁崇焕抵死不从命,孤身守宁远。
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10万八旗大军,渡过辽河,想要直接攻下孤城宁远。袁崇焕只有一万多兵力,而且从未参加过战争,孤立无援。
但袁崇焕等将领誓死守卫宁远,士气激昂,加上努尔哈赤一直以来对汉人的错误政策,导致在汉民的眼里对努尔哈赤是恐惧的,自然会与宁远士兵一起誓死守卫宁远。
袁崇焕手里有西洋大炮,而努尔哈赤没有,八旗兵就算是再骁勇善战,在大炮面前也不值一提。
所以在宁远城下,成千上万的八旗兵死在了大炮之下,努尔哈赤正因为打了一场没有准备的仗而损失惨重,自己也身负重伤,半年后便去世了。
宁远大捷极大地振奋了明军士气。兵部尚书王永光高度评价这场胜利:“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
这年,袁崇焕升任辽东巡抚。他是继孙承宗之后,大明辽东保卫战最大的希望所在。我们祈祷他不要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