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蒋介石不能预测到讨逆军的胜利有其深刻原因。一直以来,他似乎都缺乏一种政治上的远见。面对如一团乱麻的中国政坛,他无法拨开迷雾发现未来政局的走势,看不到几年后,甚至几个月后的胜负得失,这也很可能是他经常跑回上海的原因之一。这样做的好处是他可以暂时跳出迷局,隔岸观火,等局势明朗后再做出选择,从而避免由于他在政治上的短视而犯下致命的站队错误。
少做事的好处不光是轻松,还可以少犯错误。
自从商场失意后,蒋介石仍然动不动就跑回上海,跟孩子一样任性。可他一直紧跟孙中山的路线,所以孙中山能原谅他。随着其他重要将领一个个故去,蒋介石在孙中山眼里越来越重要,几乎成为国民党的顶梁柱。
政治其实就是如何站队的学问。
看着兵败如山倒的陈炯明,蒋介石很庆幸自己没有站错队伍,甚至为自己早就预言陈炯明是第二个魏延而暗暗得意。带这这种自负,再次南下广州的蒋介石相信,他的政治前途必将和讨逆军新近取得的胜利一样辉煌,未来的北伐乃至整个民国的再造鼎新都将由他这个政坛新星来完成。
他象一个被惯坏的孩子,带着被所有人尊敬的梦想,却又不得不面对复杂而叵测的政治斗争,和被人冷落的现实。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之间,他来回徘徊,时而雄心勃勃地奔赴革命前线,时而又让怨恨和猜疑主宰自己负气出走,但很快又悔恨自己的轻率和任性。如果说他是有目的的以退为进,可能过于绝对和笼统,倒不如说他是由于性格所致的轻率,却被孙中山的宽容和信任所掩盖,造成事实上退一步后反而高升的结果。由于没有在青年时期学会听从不同意见,没有克服掉自己的性格缺陷,这就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致命隐患。
回到浙江游山玩水的蒋介石,偶尔也会黯然神伤,未知的命运如此变幻莫测,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实现他心中的抱负?
一般人如果经历十几次的起起落落,完全可能从此意志消沉,郁郁寡欢。但蒋介石却没有,因为除了孙中山等人的包容外,他自己有一个绝招——保持联络。只要联络不断,蒋介石重返政坛的路就没有被堵死,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只要联络不断,他就可以知道孙中山在想什么,也就知道他自己该怎么做。这次出走当然也不例外,他不断地和孙中山通信谈论政治局势,和许崇智通信谈论军事计划和战局。有了这些通信,蒋介石在浙江玩得不亦乐乎。
1923年3月15日,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汪精卫、邹鲁等人专程来宁波找蒋介石。这下蒋介石高兴得很,把大家带着到处游览。
“展堂兄,你觉得宁波此处风景可好?”蒋介石装作似乎不知道众人的来意样子,一味顾着沿途风景。
“好是好,可孙先生还在等你复职呢?”胡汉民气得吹胡子瞪眼。
蒋介石微微一笑,继续领大家欣赏风景。
“介石兄,战事紧急,不知你的眼疾可已痊愈?”汪精卫问道。
“好得差不多了,等几日我就随几位一起走。”
蒋介石这话一说,大家不由得松了口气。都是党内元老,多少也得给些面子嘛!
可没想到的是,蒋介石领着大家在宁波玩了四天,随众人去上海之后,又一个人跑回了宁波。
此时的蒋介石,似乎已经喜欢上了离职出走,喜欢这种人生中的暂时调整,然后把出走当成一次新的起点,再开始一次新的征程。
还真别说,蒋介石的眼光已不再盯着粤军的职位,他有了新的目标——去俄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身臭毛病的蒋介石居然还有一大优点——好学,而且喜欢学外语。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而机会也注定将落到那些有准备的人身上,这个颠破不变的真理似乎很适合来形容蒋介石人生的两次重大转折。因为学过日语,蒋介石在保定陆军学堂脱颖而出,获得了去日本振武学堂求学的机会。后来他又准备学习德语,以备赴德国学习军事所需。令人佩服的是,已经学过两门外语的蒋介石还没满足,竟然还学过俄语!也正是因为蒋介石学过俄语,为他在这次出走期间赢得了一个更大的机会。这就不得不承认没有政治远见的蒋介石,还是会在某种特定的时候发现某些未来的趋势。
这个未来趋势的中心就在和广州远隔千山万水的莫斯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击败了国内的反对力量和国际的武装干涉,很快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早在1920年,列宁在共产国际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的报告,根据这份报告的指导思想,共产国际将帮助其他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和革命斗争。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得到孙中山的同意后,在张太雷的陪同下前往桂林,与孙中山进行了三次长谈,随后又到广州访问了其他的国民党人。这时的蒋介石正好结束了在上海的投机生意,靠着虞洽卿和黄金荣的资助抵达广州。马林的到来,让他对俄国革命产生了极大兴趣。同时他也看到包括孙中山在内的广大国民党高层,都开始在探讨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
犯错误不要紧,但别犯致命的错误,比如蒋介石就只犯闹脾气的小错误,可袁世凯和陈炯明就正好相反。没远见也不要紧,哪怕一直没有看清局势都没关系,只要发现那最关键的机会就够了。蒋介石恰好做到了这点。领袖的兴趣所在,很可能就是未来的趋势,蒋介石明白这个道理。因为这个世界大多数的改变正是由伟人的意志去推动的。这个趋势让蒋介石象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从此他开始萌生了学习俄语的想法。他学俄语可不是为了看俄文原著,尽管他对孙中山是这么说的,而是马林的到来,让他心中燃起了去俄国的强烈希望。
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蒋介石所盼望的未来趋势还是没有音信,便急不可耐地给孙中山写信,赞扬苏联的成就和红军的强大,其实是在暗示应该加快和苏联的接触。对此,久历政坛经验丰富的孙中山在1922年11月24日给蒋介石的信中说,“必在吾人稍有凭籍后,乃能有所措施”。孙中山所说的“凭籍”,是指国民党的根据地广东,也就是只有恢复对广东的统治,才有资格去和共产国际提出援助的要求。
响鼓不用重锤。一心想取得援助去开创一番伟业的蒋介石看信后,顿时明白了孙中山的良苦用心,知道寻求援助的事情是急不来的,便淡定从容地继续在老家四处游玩。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两年下来,好学的蒋介石趁着游山玩水的空隙,多少学了些俄语,虽然算不上听说读写流利,但比其他的国民党人要强了许多。这时,马林的努力没有白费,共产国际终于同意从后备基金里拿出200万金卢布来援助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更为重要的是,孙中山也决定要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改组国民党,走“联俄联共”的道路。
对长期组织涣散的国民党来说,这将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变化就意味着重新洗牌,意味着权力将重新分配,也意味着新的机遇。躲在老家的蒋介石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变化,不变化就没他的机会。此时的革命阵营里,权力的蛋糕早就分配完毕,党务有汪精卫和居正在协助孙中山,财政有廖仲恺在负责,广东地方政务由胡汉民在管理,军队则是许崇智的天下,他蒋介石能出任大本营参谋长已是孙中山对他格外照顾,总不成要孙中山撤了别人的职去提拔他吧?不过,国民党一走“联俄联共”的道路,那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新天地了。
蒋介石除了学过俄语外,还时刻关注着孙中山和共产国际的接触。这就是在领袖身边的好处——他具有信息优势。
1923年7月的一天,当蒋介石得知孙中山已经接受苏联的邀请,决定派代表团赴苏联考察时,立即激动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两年的俄语还真没白学,此时不争取机会更待何时。于是他马上提笔给大元帅府秘书长杨庶堪写信,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自己想要什么。
他在信中是这样写的:“为今之计,舍允我赴欧外,则弟以为无一事是我中正能办者”。意思是说除了让他去苏联外,其他的事一样都做不了。然后,他还说了一句重话,“如不允我赴俄,则弟只有消极独善,以求自全”。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威胁。如果不让他去俄国,他就要回老家独善其身,不再献身革命。
“领袖,您就看着办吧!”寄出信后,蒋介石默默地猜想这孙中山看到此信后的反应。说这些话带有几分危险,就像现在的白领给老板说,要是不加薪立马走人,如果他不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得到的结果很可能是没有欢送会的黯然离去。但蒋介石敢断定孙中山是念旧情的,也看重他这个人才。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万万不敢这么说。比如以前他对工作不满意,也只敢低声嘟囔是陈炯明和许崇智在排挤他,可从没对孙中山说过要么给他升职,要么他“消极独善”的狠话。况且,他离开广东的这半年请的是回上海治疗“目疾”的病假,还一直在给孙中山和许崇智写信建议该如何用兵布阵,这不等同于带病坚持工作吗?脑力劳动也是在辛勤地为革命做贡献嘛!
不到一个月,蒋介石收到了孙中山的回信。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蒋介石撕开信封,用颤颤巍巍的双手捧起信一看,脸上立即由阴转晴。孙中山在信中要他到上海去和马林商讨赴俄事宜,而且委任他为自己的全权代表,并担任这次考察团的团长。
蒋介石赌对了。
此时的马林已经失去了共产国际的信任,不久后便被调回莫斯科,接待蒋介石筹备赴俄考察是他在中国做的最后一件大事。
1923年8月5日,蒋介石和汪精卫、张继和林业明等人一起和马林见了面。由于孙中山早就和马林、越飞等人商议过这次考察的方针大计,所以会谈进行得很顺利,只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这次考察,由蒋介石担任“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团员包括沈定一、张太雷、王登云、邵元冲,主要考察苏联的政治、军事和党务。孙中山之所以同意由蒋介石担任团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正在思考如何培育一支类似于苏联红军的新式军队,而蒋介石是他现在唯一可以信任的高级军事将领。
8月16日,意气风发的蒋介石穿着特意为这次考察定制的新军装,率领大家登上日本轮船从上海出发,开始了这次改写中国历史进程的考察。
在代表团出发前,孙中山就分别给列宁、托洛茨基和契切林送出了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信函。他在信中称蒋介石为自己的“参谋长”,代表他去莫斯科是为了和苏联的同志一起讨论“帮助我们在国内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并且要蒋介石和苏联方面商量在“北京的西北及其以外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的建议”。可想而知,有了孙中山的这些信函,蒋介石这次在莫斯科将受到极高规格的重视。
这也是蒋介石第二次当孙中山的代表出国访问,但和赴日本看望犬冢胜太郎相比,实在不可同日而语。上次是念旧情,这次考察则是未来的起点,是战略性的,对国民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9月2日,代表团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在饱览西伯利亚的壮美风光之后终于来到莫斯科。大家在到下榻宾馆的途中,正好遇到一次规模达22万人之多的群众游行。看着一路飘舞的红旗和挤满整个街道广场的群众队伍,听着那些响彻大街小巷的喊声,蒋介石极为震惊,这里的热烈气氛和国内的麻木萎靡简直是天壤之别。
由于列宁身患重病,没有接见代表团,这让蒋介石深感遗憾。代表团先后与罗素达克、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斯克良斯基、加米涅夫等苏联党政军领导人和共产国际领导人见了面,听取了他们对苏联革命经验的介绍和对中国革命的意见。后来代表团又参观访问了最感兴趣的苏联红军部队、军事院校和军事设施,了解红军的组织形式和武器装备。
孙中山为这次考察定下的目标有几个,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苏联方面提供武器和物资支援,按照红军模式协助建立新式军队和军校,并在靠近苏联边境的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以进攻北洋政府军。而苏联方面同意提供武器、物资和军费并协助建立军校,但对建立西北根据地则断然拒绝。这让蒋介石心中有些不快。
三个月之后,代表团结束在苏联的访问归国。与来时的兴奋相比,蒋介石这一路情绪低落,甚至可以说他的心里已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也正是这次访问,为后来的清党埋下了祸根,最终演变成血流成河的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