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打击非法传销所经历的磨难

书名:传销内幕揭秘本章字数:4079

  今年11月5日,中国记者节前夕,我接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总编陈军的电话,他说:“余音,你的《传销内部揭秘》已经通过三审,现在已送到印刷厂,新年前后就将与读者见面。”

  放下电话,我十分激动,近年来在打击传销过程中的一些惊险场面,就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浮现——

  一

  2000年3月5日,读者王刚义找到我,他坐下来,一边用录像和各种法律文书进行举证,一边讲述了自己去昆明的经历——

  1月下旬,王刚义的妻侄、18岁的王华连续多次接到职高时的同学从昆明打来的电话,称:“郑师傅(职高烹饪师傅)在昆明一家酒店包厨房,现在缺人,你只要拿1700元押金过来,每月可开2000多元的工资。”王华自己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在大连开发区。在王华的一再要求下,老人才同意他出去“锻炼锻炼”。1月26日,他身揣3000元,高兴地上了火车。

  2月1日晚,在长春做律师的父亲王松回开发区过春节,突然接到前妻的长途电话:“王华向我要15000元,是怎么回事?”王松忙打传呼给王华,他支支吾吾说不清,也不愿告诉住址,这时,听筒里传来一个陌生声音:“王华已加盟‘消费联盟’,你赶紧从银行转款吧!”

  “消费联盟?”身为律师的王松不知道其为何组织,但说话者的口气使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王松、王刚义便匆匆前往昆明。

  王华住的地方位于一居民楼的6楼,两个小房间住着10个人,全是打地铺。厨房里灶冷锅空,一点食品都没有,茶几上放着一本复印的《疑难问题解答集锦》。几个人正提着行李要走,门外一下子冲进来十几个人,吵吵嚷嚷不让王华走。王刚义等人果敢地出示工作证,将这伙人镇住。在车上,王华惊恐不已。他说:再晚几分钟,我们肯定走不脱,能来好多亡命徒。前几天,十几个出租车司机与一个“消费联盟”成员打架,几分钟内从四面八方赶来100多人,吓得当地司机开车就跑……

  回大连后,王刚义向王华详细了解“消费联盟”的内幕,又认真分析了《疑难问题解答集锦》,从而意识到:“消费联盟”是以异地介绍高薪工作为名,远距离诱骗亲朋好友到外地,接受三天“洗脑”,并掏1680元购买4盒海豹油和一张磁卡成为“卡友”,买的越多积分越高。然后唆使受骗者再用同样方式继续诱骗亲朋好友,仅昆明一地半年时间就聚集几千余人……

  二

  回家后,我的思绪像潮水一样涌流,手指在键盘上敲出噼噼啪啪的交响。六千来字,一气喝成。

  《除夕前夜紧急行动:昆明解救“大连孩子”》在《东北之窗》上见报后,立即引起社会关注。

  3月10日上午一上班,两位家长就推开编辑部的门,紧紧握着我的手,非常激动地说:感谢你们揭露“消费联盟”的骗人勾当,要不然我们还继续被蒙在鼓里!我们呼吁公安局马上行动,到昆明去解救我们的孩子。

  这两位家长都姓孙。一个叫孙玉民,在一家公司工作;另一个叫孙发安,是开小货车的个体户。他俩的儿子是大连某职高同学,春节后分别被骗到昆明,共同的遭遇使他俩相约来到编辑部。

  据不完全统计,在追踪报道期间,有2000多名读者打电话进行咨询,260名家长登门诉说孩子受骗经过,仅大连地区就有100多人取消了去昆明“上班”计划,700多人迷途知返,脱离传销集团回到家乡,使受害者免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

  三

  3月14日下午,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四楼第一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一个特殊会议正在举行,在座的9名市人大代表,在看到《东北之窗》的系列报道后,深感问题严重,情况急迫,并形成了共识:建议公安部门迅速采取行动,解救数百名被困在昆明的“大连孩子”。市公安局局长助理孙清宝受局长委托到会接受市人大代表的紧急约见。

  会议播放王刚义去昆明解救王华时,用自己的微型摄像机录制的镜头。人大代表们坦诚地与市公安局的领导交换了意见。孙清宝明确表示:几百名大连人被“消费联盟”有组织有计划的骗到昆明等地,情节恶劣,危害很大,是一起严重的诈骗犯罪,警方一定要采取得力措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杂音”和蹊跷事。有几个人分别给我和王刚义打电话,威胁说:“你们别管闲事,否则不客气”,也有人给采访对象打电话,命令他们“闭嘴”;还有人化妆成“受害人”,到编辑部“摸底”。更为可气的是,有的部门领导以保护本行业、本单位的形象为名,通过各种渠道向报社施压。还有一天晚上,我采访完,朝车站走,一块砖头从我耳边飞过去……

  3月23日上午,阴雾弥漫,我和记者春阳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飞往昆明。

  当天晚上,我们刚安顿好,就乘出租车来到丰宁小区。此小区位于昆明市的城乡结合部,建成时间较早,居民大都是搬迁户,构成比较复杂。这里的居民楼林立,大多是外观相似的七层“火柴盒”。我们按掌握的线索,到小区“踩点”、“蹲坑”,希望发现剃光头的“消费联盟”卡友的行踪。

  为了既找到大连孩子又不打草惊蛇,我们又在双休日三次到丰宁小区侦察,摸清了小区的结构和大连受害者提供的方位。

  四

  3月27日是星期一。我们感到再也不能守株待兔了。一大早,天晴气爽,我们便兵分三路,一路去市有关部门,一路去《春城晚报》,一路去昆明市西山区公安分局。

  当我前往市委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采访计划是,他表示自己对“消费联盟”猖獗活动不太掌握,觉得不大可能。但他的责任心很强,马上给有关部门打招呼,要求他们确保记者安全,为采访提供方便。

  当天中午,各路人马汇合到东风派出所,西山公安分局、工商局领导都大力支持。昆明媒体闻风而动,加盟到采访报道的行列。

  夜里十时许,联合行动小组对丰宁小区几座目标楼采取了突击行动,在9栋2单元402房间,一举将该房间的11名“家长”、卡友及发展对象拿下。有一名小伙子因外出而成了“漏网之鱼”。巧的是,当执法人员进门之时,他们中的一位正在用手机打电话联系着业务。这些人分别来自河南、山东,大都是某师范去年的大专毕业生。我在现场注意到,他们住的是两室一厅,睡的是地铺,铺面又脏又乱,桌子上散乱地摆着一堆华良公司“消费联盟”的书刊、讲义、笔记,还夹着一本用报纸包裹的《人体艺术》画册,以及31盒海豹油。

  在东风派出所,工商干部对“家长”做了调查。谭某是今年一月底经高中同学毛某介绍到重庆,用父母给的钱,花1680元买了一份单,然后转移到昆明,现已发展5个人。我关切地问他是否认识大连卡友,他说:在昆明我与他们各自发展业务,相互没联系。就在我沮丧之时,另一名记者告诉我:工商局从收缴的材料里发现了三张写有三四十人姓名、地址、电话的“联络图”通讯录,其中有12名是大连人。

  五

  大家商定,按照“联络图”顺藤摸瓜,第二天再摸一摸几个大连人居住的“消费联盟”窝点。几天后,经我提议,一个大胆的计划酝酿而成:由春阳与昆明的欧小姐扮成小夫妻,按照线索“登门拜访”,我则留在门外接应。事不宜迟,我们一行三人打车来到了位于昆明西郊的D小区。为防不测我埋伏在门外策应,一旦有危险可以及时报警。分手时,我和另外两个人都把手机预置到了110。

  事情比我们预料的还要惊险,因为,我们怎么也想不到,从丰宁小区逃走的那个漏网之鱼,就躲在我们要暗访的那间屋子里……

  小欧用那个电话号码打通了电话,又问明了他们居住的具体位置。很显然,有人主动要了解传销,那边的人是喜出望外。

  晚8点左右,春阳、小欧敲开了那间位于三楼出租房的门,开门的是一个小伙子。“请问陈某在吗?”“我就是。”听到熟悉的大连口音,我在二楼暗处不禁心头一热。

  春阳和欧小姐进屋了,保险门关上了。据“小两口”事后介绍,那是一间两室一厅的普通民居,客厅里摆着一圈沙发,左侧的转角沙发前放着一张茶几,睡得是地铺。

  他们的谈话在相互试探中开始了。此时陈某坐在小欧的旁边,春阳对面的沙发上坐着一个小伙子,他穿着黑色T恤衫,用手拄着下巴瞅着他俩,一言不发。

  他俩要求见识一下做“华良”的成功人士,被他们称为“老大”的王太明作为成功人士给请了出来,坐在小欧身旁。王太明说他去年年底在重庆加人“消费联盟”,之后到了昆明,现在已发展了几十个人,赚了2000元钱,虽然花销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但是他相信自己很快就会赚得更多,实现自己当老板的愿望。

  当小欧问道,做“华良”最成功的人是谁时,他们异口同声地推荐“汪洋”。“汪洋是大陆‘华良’第一人,已经挣了几百万,你们可以跟他聊聊成功的经验。”王太明起身去里屋找“汪洋”的电话号码,一位姓刘的大连小伙子也跟了进去。

  不一会儿,两个人回来了,称没找到,让小欧留下电话号码和住址,以后再告诉我们。由于小欧没有思想准备,迟迟不写,引起了他们的怀疑,谈话一时陷入僵局。为了转移目标,春阳问道:“外面传言‘消费联盟’是传销,是这么回事吗?”此言一出,立即招来他们的一片反驳声。

  此时,那个穿黑色T恤的青年突然开腔:“我觉得你们像记者?”

  一言既出,全屋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了。10个男的,对2个记者,危险可想而知。

  春阳说:我们两口子下岗了,没有钱生活,就是想参加“消费联盟”发财。你们还疑神疑鬼的。要是记者,谁肯大雨天登门拜访你们?要是你们不欢迎,那我们只有参加别的公司了。

  出门后,我们三人立即钻进一辆出租车,击掌相庆:终于见到“大连孩子”了!他们“传销”传不来,又不忍心骗父母的血汗钱糊口,每天是饥一顿饱一顿,但他们又被“传销”理论所毒害,仍然想着骗别人“垫背”使自己“解套”,这真是悲哀。

  六

  4月2日,我和春阳带着“凯旋”的感觉,未做休息,下了飞机直奔周刊社。但是,进社后,同事们只是很平淡地打打招呼,领导也避而不谈继续报道一事。我俩都感到纳闷,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

  后来,我从在市委机关工作的朋友那里,得知有关领导要“封杀”这一选题,不让继续采访报道的信息,感到非常震惊。

  去年年底,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决定做一期“专题节目”,公开揭露传销和变相传销的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编导人员约我做嘉宾。就在我动身到北京之前,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大连分公司的领导知道了这件事,颇为赞赏,将3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卡交到我的手里,并动情地说:你用铁笔打传销,为老百姓保平安,我们以实际行动为你保平安。

  6月初,我又接到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到北京参加“午间一小时·名人相约星期五”节目的录制。据说,他们是看我在《实话实说》中表现的还可以,就把我选中了。

  今年8月,出版社总编陈军得知我的经历,就鼓励我写一本反传销大纪实,我欣然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