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3?举家逃往香港

书名:李嘉诚全传本章字数:2808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31日,两架日机飞越丰顺、汤坑等处,投弹数枚,开始了对潮汕地区的轰炸,战火迅速向潮安城区蔓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践踏这片宁静的土地,李嘉诚美好的求学梦想也被打碎了。1939年6月,李嘉诚随父到潮安县郭垄小学就读。6月21日,日军侵占汕头。6月27日,日军的飞机对潮州城区狂轰滥炸,宁和而美丽的潮州城成了一片废墟。随后,日军分三路先后开进潮州城,潮州沦陷。昔日如世外桃源的潮汕地区一片腥风血雨,报上不时以醒目的标题刊登日寇暴虐乡里的消息。李嘉诚的父亲时任郭垄小学校长,整天忧心忡忡。母亲庄碧琴笃信佛教,烧香拜佛,祈祷佛祖保佑家人和乡亲平安。但是,日本侵略军没有丝毫人性,继续没日没夜地在城区狂轰滥炸,县教育科不得不宣布所有的学校停课。李嘉诚对于故乡的最后一课始终记忆犹新。当时,处在乡间的庵埠未遭日军轰炸,大部分学生仍按时来到学堂上课。国文老师慷慨激昂地讲解岳飞的《满江红》,最后,师生们含着悲愤的热泪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不久,日军开始屠城,一面大肆烧杀抢掠,一面四处张贴安民告示。城区的居民惶惶不可终日,纷纷逃出城外,到山乡农村投靠亲友,躲避战乱。潮安县庵埠镇是在6月22日被日军占领的,之后学校被迫停课,这也意味着执教多年的李云经彻底失业了,他带着李嘉诚回到位于潮州城的家中。李嘉诚小学尚未毕业,升学无望,在沦陷区又不敢随意走出家门,只好躲进藏书阁默读古书。时事纷乱,兵荒马乱,他从书本中明白了许多世事和人生道理。1940年年初,李嘉诚随家人到祖母许氏出生地澄海县隆都镇松坑村避难。不久,李云经又带全家逃往文祠镇后沟村,投靠在该地小学任教的胞弟李奕。兄弟见面,李云经沉痛地说:“我逃荒失业,生活无着,一家人患疟,没医没药,祸不单行,苦不堪言。”兄弟俩长吁短叹,怆然涕下。李嘉诚的祖母已是风独残年、体弱多病的老人,哪经得起这番折腾。这一年,她因惊吓过度、忍饥挨饿而病逝。李嘉诚的伯父李云间、李云梯在他乡执教,因日寇封锁交通,不能奔丧。李云经、李奕兄弟二人倾资为老母操办了简单的葬礼,草草掩埋在后沟的山冈上。李云经失业一年,仍未找到教职。他不善体力劳动,亦不会做小生意,唯有感叹“百无一用是书生”。李奕薪水微薄,李云经不忍接受其接济,眼看自己执教多年攒下的积蓄即将告罄,他心急如焚,天天琢磨着到何处去谋生。李云经与庄碧琴商议多日,决定到香港投靠内弟庄静庵。庄静庵是香港的殷商,相对内地烽火连天,兵荒马乱,香港却是太平盛世,一派祥和繁荣,成为战时内地人的最佳避难所。这年冬天,李嘉诚和弟弟李嘉昭、妹妹李素娟,随父母从文祠镇松坑村出发,踏上了艰难的逃亡旅程。当时,重镇和大道大都被日军占领封锁,海路也不通,日本军舰在粤东沿海水域横冲直撞。李云经一家只能走崎岖的山间小路,穿越平原地带则选择在夜间行动。寒冬腊月,北风袭人,淫雨霏霏,阴冷潮湿。他们不敢也无钱住客栈,于是或露宿荒山野地,或在山村向好心人家借宿。全家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躲着不时而来的流弹,爬过一道道封锁线,步行十几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辗转到达香港,风尘仆仆地来到庄静庵家中。庄静庵问了问老家的近况,然后开始介绍香港的现状,他说:“香港时时处处都有发财机会,就怕人懒眼花,错过机会。潮州人最吃得苦,做生意个个是好手。我认识好些目不识丁、从潮州乡下来的种田人,几年后都发达了。”他劝姐夫、姐姐不要着急,安心休息,逛逛香港的街市,再慢慢找工作。看着眼前这个面黄肌瘦、衣衫脏旧、额头高高、瘦骨伶仃的外甥,庄静庵做梦也没有想到李嘉诚日后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庄静庵幼年也曾在潮州乡间读私塾,小学毕业后,他像众多潮汕人一样离家外出闯荡,先在广州的一家银号当了几年学徒,后来晋升为部门经理,有了一些资本后便独立创业,经营批发生意。1935年,27岁的庄静庵来到香港闯天下。当时香港还没有钟表业,钟表皆是瑞士等国的产品,人们称为西洋货,经销商大都是洋商。庄静庵涉足钟表业,只能从最简单的产品做起。他在上环开办了一家山寨式工厂,生产布质、皮质表带,交给港九(香港和九龙的简称)的钟表商代销。庄记表带质优价廉,深受代理商和消费者欢迎,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产品还销往内地。20世纪40年代初,庄静庵兼营钟表贸易。他购入瑞士钟表,销往东南亚各国。50年代,庄静庵正式介入钟表业,渐渐成为香港最大的钟表制造和销售商,被香港的潮州人视为成功人士。当时潮州人在香港大多经营米铺、酱园、餐馆、土杂山货铺,像庄静庵这样有产业的制造公司并不多。但庄静庵并不满足于眼下的业绩,仍在不断地扩大规模,因而资金分外紧张,姐姐一家人的到来,无疑成了庄家的负担。不过,庄静庵没有表露出丝毫不快,他腾出房间让他们一家人住下,并设家宴为姐夫、姐姐接风洗尘。出乎李云经夫妇意料的是,庄静庵始终未提起让姐夫李云经到他的公司里工作。也许庄静庵认为李云经年纪比自己大,不便指使管理。庄静庵的个性是在商言商,生意归生意,亲情归亲情,绝不把公司人事与亲戚关系搅和在一起。李云经长期生活在传统伦理氛围中,尽管心里明白这是香港商家普遍的做法,但在感情上却不那么容易接受内弟的态度。庄碧琴很想去质问弟弟,但被李云经制止了。他不想给庄静庵添太多的麻烦,来香港投靠庄静庵已是万不得已。况且,他毕竟是个读书人,有着传统学儒惯有的清高,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第二天,李云经便出去找工作,结果四处碰壁,他心中不禁感到一丝失落。在家乡,他是受人尊敬的小学校长。他那渊博的学识,令众多财主富商黯然失色。而在香港这个资本社会,一切都颠倒过来了,拜金主义盛行,金钱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唯一标准。没有人向李云经请教古书上的问题,更没有人夸奖李嘉诚吟诵诗文的出众禀赋。在香港只有一句真理:赚不到钱,你的生命将是脆弱的。正值不惑之年的李云经,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繁华的香港,竟没有一个教师的容身之所。庄静庵异常忙碌,没日没夜,每天都要工作10多个小时。最初的一段时间,他经常来看望姐夫一家。渐渐地,他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几天都不见他的人影。庄静庵对自己家人亦是如此,他没有闲暇时间与家人安安静静地相聚一堂,或外出看戏郊游。除了庄静庵这门至亲外,李云经夫妇在香港还有不少亲友同乡。他们来看望过李家一两次,便再无音信。潮州人在异国他乡以团结互助著称,故能发达。但帮衬也是有限的,潮州籍富翁无一不是靠自己打拼。李嘉诚尊敬并崇拜舅父庄静庵,舅父不像自家叔伯总是引经据典大谈伦理道德,舅父是个实用主义者,是个不喜清谈的拼搏奋斗之人。生意冲淡了家族气氛及人际关系。李嘉诚稍大后,庄静庵深有感触地说:“香港商场竞争激烈,不敢松懈懒怠半分,若不如此,即便是万贯家财,也会落得个一贫如洗。”所以,李嘉诚很理解舅父的处境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