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同 赴 黄 泉
1离奇死亡的光绪帝“庚子事变”后,无论是慈禧还是光绪帝,都性情大变。慈禧迷上了“洋”字,并努力将自己洋化;光绪帝虽然获得了更多自由,但他却把自己封闭起来,躲在瀛台涵元殿。自珍妃死后,国难、亲仇以及郁郁不得志的积怨一并压在他的心头,他万念俱灰,连隆裕皇后也难得与他见上一面。慈禧的翻译女官德龄离开清宫之前曾与光绪帝见过一面,光绪帝向她倾吐了自己的苦衷:“我没有机会把我的意思宣布于外,或有所作为,所以外间都不大知道我。我不过是替人做样子的,后来再有外人问你,只告诉他我现在所处地位实在的情形。我有意振兴中国,但你知道我不能做主,不能如我的志。”这是怎样的悲苦,怎样的无奈!对慈禧来说,光绪帝只是她手中的一枚印章,她想往哪道圣旨上盖印都随她的意。光绪帝平日在瀛台藻韵楼里看书、写字、睡觉,日复一日,平淡无奇,似乎属于他的时刻永远不会到来。光绪三十四年(1908)八月初一,朝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光绪帝得知这一消息后,仿佛看到了一道曙光,精神为之一振。他一时兴起,便在瀛台轻松地散步,眼前熟悉的景物仿佛如初见时让他心动。当天细雨蒙蒙,光绪帝放眼四周,发现景致分外可爱。南海水天一色,林木葱荫,山石花草,楼阁亭台,秀美宜人。翔鸾阁、待月轩、补桐书
244/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屋、藻韵楼等建筑殿阁嵯峨,各具风姿,以前他完全忽视了它们,从未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原来他一直生活在人间仙境中。时间过去了很久,光绪帝的衣服都快湿透了,他却全然不知。他感到有些累,来到藻韵楼东面的补桐书屋。进屋后,他准备笔墨,想写点什么来倾吐衷肠,却突然咳嗽起来,而且连续不断,一声比一声急促。侍候光绪帝的太监赶紧把这一情况向慈禧报告。慈禧知道光绪帝生病后,第二天命瑾妃前去小心侍候,并传御医前往诊治。过了两三天,光绪帝的病情仍不见好转。慈禧亲自带两名御医来复诊,御医诊毕奏道:“皇上的病因元气已伤,动了肝风,所以气喘不住。倘若这个症状一直不止,还须预防昏厥。”另一名御医则诊断为热毒侵入肺腑,只需解热排毒即可。御医请方,慈禧不置可否。御医只得开了试用药方,一边用药,一边观察确诊。又过了几天,慈禧在养心殿召军机大臣议事,堂上议事之后,她向大臣们公布了光绪帝病重的消息。过了几天,光绪帝的病情有了好转。据《崇陵传信录》记载,十月初十,光绪帝准备率百官给慈禧贺寿。光绪帝从瀛台步行过来,入德昌门,值班的侍卫中有人透过门缝看到光绪帝正在为拜寿做准备工作。这个时候,从仪鸾殿传来慈禧的懿旨,大意是皇帝卧病在床,不用率百官行礼了。光绪帝听了,失声痛哭。据说,过后江苏巡抚奉旨派名医陈莲舫入京。十月十七日,陈莲舫被军机大臣带去给光绪帝诊治,但他不能直接问光绪帝,要由慈禧代述病状,光绪帝只是点头或简短地回答一两个字。慈禧让陈莲舫诊脉,陈莲舫便跪在地上给光绪帝诊脉,行医多年,经验丰富的他几乎没有查出什么病象,只能佯装诊脉。一切都按慈禧代述的病状提出治疗方案,然后转给军机处。但事实上,此时慈禧已抱病多日,因秘而不宣,宫内外的人大都不知情,故而她不可能代述光绪帝的病状。据宫内知情人猜测,当时慈禧的病情更严重,极有可能是她先离世,但结果却是瀛台涵元殿先传来
第十四章同赴黄泉/245噩耗。坊间传,是年十月二十一日晚,年仅三十八岁的光绪帝在南海瀛台涵元殿驾崩。那天早晨,御医周景焘曾入内请脉,据他所说,当时看见“光绪仰卧在床上,瞪目指口,大概是想吃东西,而那时他身边一个太监宫女都没有,就连寝宫里的器皿也都被太监们拿走,只剩下一个玉鼎”。最为凄惨的是,光绪临终前没有一个亲属或大臣在身旁,等隆裕皇后入瀛台探视时,光绪帝早已死去多时。《清史稿》对此事的记载极简略:“壬申,上疾甚。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中教养,复命载沣监国为摄政王。癸酉,上疾大渐,崩于瀛台涵元殿,年三十有八。”光绪帝究竟死于何时,死因为何?《清室外纪》中说:“皇帝宾天之情形及其得病之由,外人无由详知。”光绪帝之死扑朔迷离,成为清宫一大谜团,种种议论在雅室高堂、乡间里坊不胫而走。综合各种议论和猜想,有关光绪帝的死因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慈禧阴谋暗害之说。原国史馆总纂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和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都认为慈禧在病重期间,担心自己死后光绪帝重新掌权并继续推行新政,于己不利,“时太后泄泻数日矣。有谮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假如光绪帝真是慈禧害死的,那么害死他的原因只有一个:已经七十三岁的慈禧知道自己已病入膏肓,但十分担心自己死后遭到光绪帝清算,以前就有顺治帝清算摄政王多尔衮的先例,所以,她必须在死前安排好朝廷的新布局,预立一个跟她无冤无仇且能秉承其遗志的新帝。但光绪帝还健在,要立嗣皇显然不可能,除非光绪帝先她死去。既然皇帝有病,那就有可能找机会谋害他。至于由谁去实施这一计划,人们做出两种假设:一是李莲英,二是袁世凯。李莲英是一个八面玲珑、对谁都能讨好的人,而且在“西狩”时还获得了光绪帝的感激,他最能取得光绪帝的信任,下毒最方便。至于袁世凯,他曾经是光绪帝最倚信的人,但他在戊戌政变中最后投靠了
246/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慈禧,对维新派进行残酷镇压,他担心慈禧死后自己遭到光绪帝报复,所以收买光绪帝身边的内监宫女或近身侍卫帮他实施谋杀,这种猜测也不是不可能。而且,袁世凯还有其他方面的动机。他之所以对宪政改革如此热心,是因为他认为立宪能给他个人带来很多好处,一旦朝廷实行君主立宪,作为身兼多职、大权在握的朝中第一重臣,他极有可能被推选为最高领导人,而对他构成最大威胁的显然是光绪帝,所以必欲除之而后快。据老太监李长安回忆,光绪帝去世前一天,精神状态还很好,而且有人亲眼看到光绪帝站着和人说话。但是,在喝了一碗由袁世凯进献的药方熬的药后,很快就传出光绪帝病危的消息。当然,仅凭袁世凯一个人来完成毒害光绪帝的计划是不可能的。要想在实施谋杀行动后不被追究弑君之罪,必须得到慈禧的支持配合,至少要经她同意。如果没有慈禧的幕后主使和策划,袁世凯怎敢明目张胆地在所进汤药中下毒?恽毓鼎认为,慈禧最有可能指使亲信太监李莲英下毒手。恽毓鼎长期任内宫起居注官,他指出,慈禧宣布光绪病重和“百日维新”后废立风波的做法一样。而曾在宫中担任女官的德龄在《瀛台泣血记》等书中,明确地指出正是李莲英下毒害死了光绪帝。不过,光绪帝去世前两年她便已经离开皇宫,并没有掌握多少第一手资料。其二,饥饿而死之说。很多人不相信垂垂老矣的慈禧会为了朝政大权谋害光绪帝,因为在“西狩”回京之后,光绪帝就把自己幽禁起来,根本没有治理朝政的心思;况且慈禧要重立嗣子也不那么容易。清宫太监孙耀庭在回忆录《清宫琐谈》中说,光绪帝实则死于饥饿。他当时在涵元殿看到光绪帝胸腹塌陷,肩胛暴突,肋骨支离,眉宇紧蹙,张着嘴巴,青白的脸和手臂泛着冷光……光绪帝本无大病,诸医开方皆以平和之剂为药,然而,在瀛台服侍的太监们在光绪帝死前就已得到光绪帝驾崩的消息。当时,“在瀛台侍疾者共六名,其中二人饿死,剩下几人食不果腹,因饿失血者又凡三人”。光绪帝死前在床上召唤医生周某,他两眼瞪大,四次用手指口。周某知道光绪帝很饿,但实在没有吃的,
第十四章同赴黄泉/247就连他本人也三天没有进食了。后来,光绪帝便渐无声息。不久,醇亲王入见,周某报告说皇帝已经脉绝,醇亲王用镜子试皇帝气息,确信其已死亡,于是匆匆离去。过了一会儿,隆裕皇后赶来探视,随后便把皇帝驾崩的消息公之于世。其三,不明怪病致亡之说。《清德宗实录》中记载:“十月初一日,光绪诣仪鸾殿,问慈禧皇太后安,自癸酉至戊辰‘皆如之’。”也就是说,十月初一,光绪帝还能正常地前往仪鸾殿向慈禧请安,几天都是如此。御医施焕和张彭年也在十月初三的脉案中写道:“窃思痛未加剧,似宜暂停药饵,以舒胃气。”根据御医的记载,光绪在十月初三病情不但没有加重,反而有所好转。此脉案谈及光绪帝已经可以停药调理。名医杜钟骏在《德宗请脉记》一书中记录,十月十七日,即光绪帝去世前几天,他还曾召见大臣们。军机章京许宝蘅的《巢云簃随笔》也可佐证光绪帝的身体尚不至病入膏肓的地步,许宝蘅在日记中写道:“十月十八日六时入直值班。皇上以不能坐,未召军机,本传日本侯爵锅岛直大等觐见亦撤去。”依许宝蘅的说法,光绪帝虽然不能坐立,但至少可以下床活动,还能安排召见日本侯爵。但是从十月十八日晚上开始,光绪帝的病情突然恶化,匆忙进宫为光绪帝把脉的杜钟骏写道:“虚虚实实,恐有猝脱。”御医张仲元等人诊得:“皇上脉如丝欲绝。肢冷,气险,二目上翻,神识已迷,牙齿紧闭,势已将脱。谨拟生脉饮,以尽血忱:人参一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水煎灌服。”御医屈桂庭在《诊治光绪皇帝秘记》一书中则披露:“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十八日最后一次给光绪帝诊病时,发现光绪帝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痛,而且脸颊发暗,舌头又黑又黄。这不是他所得之病的应有症状。”在这些证据中留下的疑问是,为何十月十八日光绪帝的病情会突然加重。按照医生们的诊断,他所患的慢性疾病出现这样的病变概率是极小的,而且他死后的外征表现也与他所患疾病不符。所以,结论只能是其他原因致亡。
248/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由于缺少史料记载和实证,光绪帝的死亡之谜很长时间都未能解开。直到21世纪初,光绪帝的坟墓被打开,他的死因才有了实证。为了解开“光绪之死”这一历史谜案,有关部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他们通过检测光绪帝的头发、遗骨和衣服,发现光绪帝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几年后,“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又对光绪帝的尸骨和头发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光绪帝突然“驾崩”系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所致。至此,光绪帝的死因之谜终于解开,但是,究竟是谁下了毒,动机和目的是什么,仍然是一个谜。2老佛爷病逝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初,慈禧召王公大臣、军机大臣入殿,开门见山地对众大臣说:“皇帝的病情越来越重了,如皇帝有不幸,谁来继承大统呢?”慈禧这个问题让大臣们措手不及,殿内一片沉默。慈禧把目光投向庆亲王奕劻,奕劻想了想奏道:“从前所立溥儁,现因端王遣戍,是不能入继了。但屈指算来,若继承皇帝位,还是从溥字一辈上选择。”他认为立溥伦或恭亲王溥伟①比较合适。慈禧点头说道:“我也考虑过溥字辈中人选,除了醇亲王之子溥仪、恭亲王之子溥伟外,其余载洵既属远支,而且为人实不足付与大政。我以为就从溥仪或溥伟二人中选择一人罢,不过还得看众亲王的意见如何。”既然太后明确表态了,谁还敢提出异议,他们只能从这两个备选对象中挑选一人。最后,除了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劻外,其他人都主张立醇亲王之子溥仪。载沣本想提出不同意见,但他抬眼一望,正碰上慈①溥伟(1880—1936):恭亲王奕之孙,清朝宗室,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清朝灭亡后,他勾结日本人,企图恢复清朝统治,并在东北发起满蒙独立运动。
第十四章同赴黄泉/249禧犀利的目光,忙下跪叩头说道:“奴才悉听圣裁。”对于给光绪帝物色继承人,侍读学士、起居注官恽毓鼎认为,慈禧一心考虑的是,如何使得戊戌政变、庚子事变两件事不成为自己被人攻击清算的口实,所以才指定了三岁的溥仪。溥仪的祖父奕是咸丰帝胞弟,当年协助慈禧清除肃顺一党,后又协助慈禧成功罢黜恭亲王奕,深得慈禧信任;溥仪的祖母叶赫那拉氏是慈禧之妹;溥仪的母亲瓜尔佳氏,既是慈禧宠臣荣禄的女儿,又是慈禧的养女;而溥仪之父载沣,则是一个柔弱怯懦之人,连他的胞弟载涛都觉得这个兄长“只可做个升平王爵”。万寿节那天,不少大臣见到了光绪帝,看他的病情似乎没有太后描述的那么严重,倒是典礼上没有见到寿星慈禧,大家顿时疑窦丛生。也就是在寿辰的当晚,张仲元、戴家瑜二位御医在诊病的记录中记载:“左关弦而稍数,右寸关滑而近躁。肺气化燥,胃气浊滞,脾不化水,水走大肠,以致舌干口渴,胸闷微疼,食后嘈辣,小水发赤。总核病情,郁而生热,壮火食气,得食则泻,是以精神异常疲倦。”根据这一记录,不难理解当时很多大臣怀疑慈禧的病情比光绪帝更加严重,她急于立嗣可能是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安排。慈禧注重养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一直比较自信。据《慈禧外纪》记载,慈禧“虽以七十三之高年,而毫不呈衰老状者也。此外亦无大病,精神尚好,语言如昔,仍每日勤劳国政。太后常自言能享高寿”。古稀之年的慈禧小病不断,主要为喘咳、腹泻、肠胃不和等病症,不过这些病对慈禧的生活起居和政务处理并未有太大影响。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以后,她的病情略有加重。六月初六,御医陈秉钧的诊病记录写得很详细:“皇太后寸关漓象渐起,细而带弦,右部关上尚见滑弦,仍欠冲和之气。大致厥阴为起病之源,脾胃为受病之所。嘈杂见减,饱暖频仍,寤寐尚和,胸胁震响。总核病情,谨拟培脾胃之气,养肝木之阴调理。”入秋后,慈禧的病情明显加重。从十月十九日开始,她的饭量减少,
250/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庆亲王奕劻知道太后戒烟已久,但生病后反倒想吸几口。他见太后忍得难受,就弄了一只金盒,里面装满烟膏,入宫献给太后。他低声对太后说:“老佛爷慈躬不豫,莫如开了这个戒罢。”慈禧听了,拿起金盒往地上一扔,说道:“谁要吸这鬼东西?快给我拿出去!”她还是忍住了。她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十月二十日,御医张仲元、戴家瑜的在诊视记录中写道:“皇太后左部弦而近躁,右寸关滑数鼓指。咽燥舌干,口渴引饮,时作咳嗽,顿掣两肋作疼。连用甘寒化燥之法,胃热不减,口渴愈盛。”这天,慈禧急召庆亲王奕劻,醇亲王载沣,军机大臣袁世凯、张之洞、鹿传霖、世续等入殿议事。军机大臣们认为,既然事已急迫,又值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听后勃然大怒。当天,慈禧连发三道上谕,“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着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谕军机大臣等,朝会大典、常朝班次,摄政王着在诸王之前”。这实际上是代替光绪帝立遗嘱,也就是说慈禧已经“知道”光绪帝命不久矣。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宾天。慈禧又连发三道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着入承大统为嗣皇帝。”“溥仪承继毅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祧。”“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典学,着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予之训示,裁度施行。”当晚,载沣及诸军机大臣奉召入宫,面承慈禧懿旨,宣布由溥仪继承皇位,自次年起改年号为“宣统”。这一天慈禧特别忙碌,为了料理光绪帝的丧事,她强支病体,没怎么休息,最后心力交瘁,胃不纳食,体力衰竭。她在遗诰中讲到,“复遭大行皇帝之丧,悲从中来,不能自克,以致病势增剧”。当天午饭后,慈禧忽然长时间昏迷,醒来后自知时日不多,于是宣布“此后国政即完全交付监国摄政王”。而据《慈禧外纪》记载,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晚,慈禧获知光绪帝已处于弥留之际的消息后,依然“神气安和”地安排光绪帝的后事。十月二十二日凌晨时分,慈禧如往常一样起床,气色非但未有损,反而越发好了。宫门外,专门伺候的太监早已静候多时。梳
第十四章同赴黄泉/251洗完毕后,一太监喊道:“打帘子。”专门负责此事的太监连忙打开帘子。与此同时,在场所有太监皆闻声跪拜,齐呼“老祖宗吉祥”。随后,慈禧用早膳。之后,慈禧开始召见军机大臣,与隆裕皇后、监国摄政王载沣等人洽谈多时,后以新国君溥仪的名义下诏书,尊慈禧为太皇太后,又尊隆裕皇后为太后。发完上谕后,慈禧感觉病势加剧,便命军机大臣起草遗诏。军机大臣起草完毕呈上,慈禧阅后改了几处,譬如“不得不再行训政”与“回念五十年来”云云。说罢,她又对身边人说道:“我毕生垂帘听政数次,不了解的人认为我是贪恋权力,实际上是迫于时势不得不做出此决定。”此时的慈禧还如平日一般,头脑清晰,神志清醒。没过多久,她昏沉过去,倏忽,眼睛又变得炯炯有神,但这一状态没维持多久,她又昏沉过去。吃午饭的时候,慈禧吃着吃着,忽然觉得头晕目眩,眩晕持续了很久。她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故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随后,慈禧体力渐渐不支,既而进入弥留状态。御医张仲元、戴家瑜“请得皇太后六脉已绝,于未正三刻(下午一点四十五分)升遐”。另有史料记载,慈禧去世前留下遗命:“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下午五时许,慈禧面南而逝,紫禁城里敲起了丧钟。慈禧薨逝后五天,即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七日,监国摄政王载沣以溥仪皇帝的名义发布上谕:“大行太皇太后垂帘训政四十余年,功在宗社,德被生民。所有治丧典礼,允宜格外优隆,以昭尊崇而申哀悃。着礼部将一切礼节另行敬谨改拟具奏。”圣谕中提到的“格外优隆”包括:要以皇帝的标准追加谥号;治丧典礼要格外隆重,突破祖制对太皇太后葬仪的规定;陵寝的规模要超越以往。监国摄政王以溥仪皇帝的名义,给了慈禧一个几乎与功勋卓著的皇帝等同的谥号。谥号的赐予极有讲究。对执掌朝政四十七年的慈禧来说,其“丰功伟绩”比一般皇太后多,所以谥号的确定需花费一番心
252/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思。摄政王载沣专门给军机处下达指示:“大行太皇太后功德昭著,震古烁今。现查《会典》所载后,谥崇隆而又切合字样未用者已属无多,应于《会典》帝谥字样内参酌选择,敬谨公拟,以重巨典而申显扬。”按照清朝的祖制,皇后、皇太后的谥号不能超过十六个字,谥号中的每组词都代表荣誉和功绩。东宫慈安太后只有十四个字。而对慈禧,摄政王载沣却打破祖制,不仅在原有的“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十六个字上添加几组词,而且用词上也从皇帝谥号中参酌选择。因此,在清朝,慈禧的谥号字数最多。用词参考《会典》,前面加上了“孝钦”(清朝皇后追谥的第一个字固定为“孝”),后面加上了“配天兴圣”,全称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溢美之词达二十二字,可谓史无前例。不仅如此,慈禧的葬礼仪式在监国摄政王载沣的授意下,突破祖制,尽显优隆,可谓盛况空前。慈禧的金丝楠木棺柩盖着金黄色柩布,停于宁寿殿。葬礼安排在十月二十七日举行,慈禧的棺柩将移往景山脚下。为了让灵柩更安稳顺利地经过,人们甚至动用了蒸汽压路机将通往清东陵的道路压平。起柩日清晨,天气阴冷,寒风刺骨,城内所有交通都已中断,凡送葬行列经过的地方,都站满了旗兵和配枪的新军士兵,所有门窗都得关闭,大街两旁的所有岔道都用蓝布遮挡起来。按祖制,皇家送葬仪式一般不允许百姓围观,但因为路途太遥远,围观的人群便都涌向城外。下午,棺柩被缓缓抬过北京东直门灰色的小土丘。小土丘上搭建了一个带顶棚的看台,是为各国记者观看送葬仪典准备的。葬礼极为隆重豪华,让外国人惊叹不已。荷兰阿姆斯特丹《电讯报》驻华记者报道:“送葬队伍中,打头的是一队穿着现代军装的长矛轻骑兵,装束齐整,举止得体……紧接着又是另一队长矛轻骑兵,在他们的长矛上飘扬着红色长条旗,后面跟着马枪骑兵,他们属于皇家禁卫军,身穿有红镶边的灰色军衣。后面又有一排排穿着红衣服的仆役,举着绿、红、紫、黄等各种颜色的旌旗和低垂的绸缎条幅。那些举着鲜艳旌旗的仆役行列没完
第十四章同赴黄泉/253没了,似乎把皇宫里的旌旗全都搬出来给已故太后送葬了。”这些只是开路的仪仗队。接着,“更多的黄色轿子自上而下地过来,在这些轿子的后面,闪烁着一团耀眼的金黄色火焰,体积大得吓人,而且离地面很高。慈禧太后的灵柩非常缓慢地向前挪动着,方形的灵柩上顶着一个偌大的金球,而且用一块边幅很宽的织锦罩了起来。它被一百多个轿夫用长长的竹杠抬着,高高地耸立在他们的头顶上,以威严而庄重的方式向前移动”。灵柩前面,有数百面黄色旌旗作为先导,“到处都是一片黄色的海洋,有无数方形或圆形、上面绣满龙凤的各色旌旗。在浩浩荡荡的轿子、小矮马、旌旗和丧旗的后面,还跟着一大批身穿深黄色袈裟的喇嘛,分别来自西藏和蒙古。最后一大批清朝高官走上前来,他们只穿着黑色的丧服,官帽上摘掉了表示官衔的饰物,即红珊瑚、蓝宝石顶子及孔雀羽毛。他们是清朝最高层的官员,其中包括了亲王、御史和大臣。所有人都带着哀悼的神情从我们面前经过……”十一月二十七日,英国《泰晤士报》也专题报道了慈禧出殡时的盛大场面:“十一月五号之晨五钟时,乃钦天监选定大行皇太后金棺由宫中奉安于东陵之日。一切情形与前西历五月大行皇帝奉安之礼略同,唯军队更多,装饰更美,警吏亦更整齐,故其景象尤为阔大。然有一欠缺之点,即大行皇帝奉安之日,天气晴明,此次则浓云密布,甚为寒冷……金棺初以八十四人抬之,此乃过城门时最多之数,出城则加为一百二十人。前行者为监国摄政王及诸王公贝勒、军机大臣等,后为骑兵一队,再后为骆驼等驼载帐篷及行宫用具。由京往陵,须行四日,以备晚间支帐,为金棺暂安之处也。又后为伞队,皆庚子年由西安回銮时百姓恭送者,安葬后则皆烧之。又后为喇嘛,最后为銮仪卫一队,执祭器佛幡旗帜等。全队中有三乘极华丽之舆,罩以黄丝之帘,一切装饰,均为龙凤花样。有二乘与太后平时所乘者相同,此亦备在陵上焚烧者。统观全队,炫耀威严之景,使人印于心而不忘。自中国人言之,唯唐之武后或能与此比耳。”
254/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3无尽身后事慈禧的灵柩被一步步抬到清东陵,一百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五天五夜,于宣统元年(1909)十月葬入菩陀峪定东陵地宫。陵寝位于河北遵化马兰峪,与慈安太后的陵墓并排立于咸丰帝定陵东侧,慈禧埋葬在东边,而慈安埋葬在西边,两陵之间仅隔一道马槽沟,一帝两后合称普祥峪定东陵。令人不解的是,慈安为东太后,却葬在西边;而慈禧为西太后,却葬在东边。紫禁城后宫妃嫔所居宫殿有规矩可循。在明朝和清康熙帝之前,皇后一般住在位于城内中轴线上的坤宁宫;待到嗣皇帝立了皇后,先帝的皇后如果健在,就成了皇太后,一般移居位于中轴线之西的慈宁宫。但到雍正朝,因雍正帝偏爱在别宫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办公,在圆明园九州清晏殿待的时间远比在紫禁城乾清宫的时间长。他登基后册封嫡福晋为皇后,但她没有住进坤宁宫,而是住到养心殿旁的体顺堂。从她开始,清朝再也没有哪位皇后常住坤宁宫了。也就是从雍正朝开始,后宫妃嫔的住所规则被打破。皇后和其他高品级的妃嫔一样,大多居住在东六宫,但从未有皇后居西六宫,也就是说后宫中“东”为大。咸丰帝在世时,慈安是皇后,慈禧是懿贵妃,当时并没有东、西太后之称。皇后常住东六宫的钟粹宫,懿贵妃居西六宫的储秀宫和长春宫。即使在热河别宫,她们也是一个居东跨院,一个居西跨院。同治帝即位后,尊咸丰的皇后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尊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她们的居所不变。为了称呼方便,宫内外都按她们的居所方位,称慈安为东太后、慈禧为西太后,而东宫慈安太后的地位始终在西宫慈禧太后之上。依据这种宫中地位的差别,靠近咸丰帝定陵的普祥峪自然归属慈安,而慈禧只能葬在距定陵稍远的菩陀峪。因此,地宫中两位皇太后棺木的放置实际是以距咸丰帝定陵的远近
第十四章同赴黄泉/255来定的。东、西两宫的陵寝在三十年前就已经修好。同治年间,慈安与慈禧的陵墓同时开工,并于光绪五年(1879)同时竣工。经过六年的大兴土木,无论在规模还是装饰上,两墓在清代的后妃陵寝中均属上乘,费银约五百万两,慈安墓比慈禧墓多费银三十九万两。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陵墓竣工十六年后,也就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慈禧决定重修陵墓,原因是陵墓出现渗漏、糟朽等状况,但人们猜想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希望自己的陵寝规制高于慈安。尽管两宫在垂帘听政时,慈禧主朝政,慈安主后宫,但慈安生前的地位始终高于慈禧。而慈禧认为自己的地位实际比慈安高,因此在陵寝规制上也应有所体现,在陵寝的建筑与装饰上超过慈安的陵墓,这样也就体现出了等级差别。慈禧陵寝的重修工程历时十三年,直到她去世前才告结束,修缮费用在一百五十万两以上。在东陵中,慈禧陵寝是最精美考究的一座。所用石料一律采用上好的汉白玉,而三大殿更是奢华,其梁枋都是用名贵的黄花梨木制成的。据统计,仅地面建筑所用金叶就用去黄金近五千两,殿内外彩绘两千四百多条金龙、六十四根柱上缠绕的半立体铜鎏金盘龙等全都筛扫黄金。英国《泰晤士报》在报道慈禧出殡的盛大场景时,也提到了她对陵寝的重视程度:“慈禧一生,极以其万年吉地为念,时往观之,询问极详。1897年,陵工告毕,太后嫌其柱不大,曾命换之。荣禄死后,庆王继其事,经办陵上雕刻装饰等工。其工程之伟大,可想见也。”慈禧陵寝的建筑极尽奢华,她的随葬品之精致也令人瞠目结舌。慈禧不仅生前极度贪恋权位、尽享荣华,死后也追求奢华。结果仅仅二十年后,菩陀峪定东陵就被一群野蛮士兵洗劫,生前享尽荣华富贵的慈禧竟在死后无法安息。正因为她的陵墓过于奢华,才频频引来盗墓贼的光顾。百余年来,后人对慈禧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说她是割地赔款的卖国贼,有人说她是顽固不化的封建余孽,有人说她对权力有着近乎变态
256/紫禁城的落日:慈禧传的渴求,也有人说她加速了大清的灭亡……无论你如何看待她,有件事不能否认。她从一介秀女成长为执掌国家大权的最高统治者,源于她拥有极其出色的政治才能。当时在整个皇家体系里,不是思想僵化的老人,就是醉生梦死、资质平庸的晚清贵族和认不清时势、软弱无力的皇族子弟,大多都是不能够独当一面、立大志、办大事的人。似乎慈禧命中注定就是这个没落王朝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