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十三章 制陶

书名:史前上古文明本章字数:2575

原本打算田地做好后就建木墙的,但黏土的出现,让我急切的想喝汤,吃炖肉。

我得先做出一个陶锅来,改善族人的饮食条件,还能熬制兽皮胶,有了胶可以做反曲弓,甚至复合弓。想着就流口水,说做就做!

先得要建一座窑炉起来,可是我从没有见过窑炉,只能想象着建了。我在黏土附近选了一土坡,准备利用地势挖个土窑出来。

没有专业挖掘工具的情况下去挖土坑确实是件很费力的事,费了半天时间才挖好窑炉底部。窑炉成椭圆形,长一米五,宽一米,分为火塘和烘焙室,烘焙室高出火塘二三十公分。

炉底挖好后太阳已经落山,我只得次日再继续修建,希望不要下雨。

在挖土窑时偶尔会有族人来围观,这群人中有一个忠实的观众从头看到尾,到后来还加入了我的工作。

我准备带些黏土回山洞先做一些锅的泥坯出来,等窑做好就干的差不多,可以直接烧了。

想叫这位忠实的观众帮我带些粘土,但却不知道他的名字,只能直接说道:“你帮我一起带些黏土回山洞去吧!”

“族长,我叫斟土(真土???)”他乐呵呵的看着我说道。

对此我有些尴尬,连这唯一一位忠实观众的名字都不知道,只得歉意一笑重新对他说:“斟土,帮我一起带些黏土回山洞去吧!”

夜里我坐在小堆篝火旁边,捏制土锅,斟土似乎很喜欢玩泥巴,一直好奇的坐在我旁边观看。

没有转盘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像样的砂锅。没办法我只能做盆了,我一共做了五个盆,斟土按耐不住也做了一个,手艺还不赖。

在手捏的情况下,盆的外形不堪入目,我不得不在盆上抹少量水,用竹片在表面展平滑,才勉强看着舒服。但陶盆的整体圆润度是掌握不了的,等这几个烧制成功了要想法做个转盘出来。

天蒙蒙亮我就兴奋得睡不着了,赶紧起床。到洞外一看,发现昨晚下雨了,慌忙冲下去看我的土窑。

还好建土窑的地方黏土含量比较多,土窑还保持原型,只是火塘积满了水,新田里也积了一些水,这下石白就不用灌水泡田了。

我把火塘里的水舀干后,接着用手在湿软的窑壁上抹了个遍,再用竹片展平,这样窑建好硬化后就不容易掉渣破损了。

之后是给窑封顶,这是一个技术活!顶部得是弓形才能封住,我不得不做一些土坯砖出来。

为了保证砖的大小一样,我叫祁木给我做了几个模具,另外让他给我烧制大量的木炭出来。

在做砖的时候,斟土屁颠屁颠的来了,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免费劳工。泥砖做法简单,将黏土掺上少量水拌匀,放在模具里压实就可以了。

泥砖之间的粘合剂利用自身的粘合性就可以了,砌砖时顺便把烟囱也做好。

土窑一做好我就用柴火烧窑硬化窑身整体,窑火烧了一上午。下午窑顶完全硬化后我弄了大量泥土覆在上面,以增加土窑保温性能,有益提高窑内温度。

土窑是准备好了,祁木的木炭还没烧够。他制作的方法很简单,直接将柴一堆,点上火,柴都烧成碳后用水一泼就成了,但是得到的碳却少很多,很多木料都烧成了灰烬。

我不得不改进下,先将木柴堆好在四周放好火绒,用泥巴将柴堆敷圆,掏出四个点火口,顶部再掏个烟囱。

等火烧起来后将顶部盖上,只留四个点火口。待木柴全部燃烧起来后将所有点火口封住,这样获得的碳量会提高很多。

在祁木烧碳期间我又制作了十几个碗和几把汤勺,待碳的数量烧得差不多的时候已是傍晚,烧陶只有明天再进行,希望到时候碗也干透了。等有一定烧制经验后,还得摸索着建个竖窑。

一大早石白安排好人给新田灌水后带着一行人去盐湖晒盐,我则继续完成我的制陶大业。

山洞里的七个盆已经干透成坯,碗的体积小所以也干的差不多,为保证质量我把碗搬到洞口,让它加快风干速度。

大概十点时,我带上斟土把所有盆碗放进窑洞烘焙室。斟土对“玩泥巴”的热情让我确定了他陶器制作继承人的身份,每个制作过程我都让他参与,斟土也很认真的学习制作。

我们将祁木制好的木炭放入火塘后点火封窑,窑口留一进风口和一个燃料进口。

斟土用树枝给进风口送风,尽快让木炭燃起来。木炭烧旺后我让他停下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给火塘加碳了。

在我的指导下,斟土很快掌握了给火塘加碳的时机。将工作交给斟土后,我开始其的他工作。

现在周边几乎见不到狼了,祁羽也不用再专门去猎杀狼群,狼作为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缺失后引发部分食草动物发展过剩也是不好的。特别现在开始种植,我可不想我的粮食毁于它们口下。

下一步我打算搬出山洞,为了提升族人安全感,还得先建起一道木墙。除了外出采集的妇女、一个狩猎队和石白带去晒盐的族人其余的族人,都参加了木墙的建设。

拿着开山刀的祁木带着几个用石斧的族人砍伐十到二十公分的树木,并截成三米多一段。一部分人搬运木材,我带人先挖一道栽种木墙的壕沟。

壕沟深六十公分,宽三十公分。顺着丛林边沿开挖,我要祁木先砍伐壕沟外五米内的大小树木,避免野兽通过树木爬进木墙内。

今天只能先准备材料和壕沟挖掘工作了,泥土很松软,但地下有部分植物根茎。傍晚时壕沟只挖了全长的一半。

祁木他们砍伐的树木到是不少,不过要把山洞前的空地全部围起来可能还差一些。

太阳落山时,我让斟土再加一次木炭,入夜后我和斟土又出山洞,最后一次往火塘加满木炭。明天就可以开窑,不知道成果如何,这一夜兴奋了很久才睡去。

斟土显得比我更兴奋。等我出山洞时他已经在不停地围着土窑转悠了。我来到土窑旁,摸了下窑壁,还有些烫手,火塘里的炭火却只剩下灰烬。先打开窑口降温冷却陶器,待太阳出来后就出窑吧。

在这期间族人继续伐木、挖沟,忙得不亦乐乎。随着温润的阳光洒在山洞前草地上,我从土窑中拿出了世界上第一件陶器,一只碗,黄褐色,触感结实轻巧。

斟土站在窑洞口接过这只碗,似乎很兴奋。我听见他在外面哇哇大叫,由于在土窑里听不清斟土在叫什么,不过很快感觉到有族人围了过来。

这批陶器经过烧制后,完好的有十个碗和五个盆,其他的都不同程度损坏。斟土把我递出去的陶器摆放在窑洞口,并守着不允许别的族人去碰。

出洞后我仔细观察这些陶器,大部分陶器黄褐色,一个盆和几个碗是白色,其余的灰色。灰色的陶器质地松软,这是受热不够造成的,这是土窑横穴的通病吧。

我让斟土小心照看这批陶器,别让族人给摔坏了。事实上斟土和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在族人看来,泥巴做出来的东西不会牢固到什么程度,所以他们拿在手上都特别小心。

在竖窑建出来之前我让斟土继续烧制陶器,我做了五个更大的锅,深度和厚度都增加了,和之前一样的几十个碗。

这次做锅的黏土材料中加入了少量细砂,我知道古人会加入长石、石英,或者木炭以提高陶器坚韧度和耐火性。

但我能找到的只有沙子、木炭,别的要么不认识要么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