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5章 董家迎新人

书名:正道沧桑本章字数:2629

第二天天刚亮,董政就听到隔壁婶子在急切地呼喊他:“政仔你快去看看,你罗叔早上去黄石街山拢里放牛,看到那个打铁匠家的大姑娘坐在那路中间哭,不懂得啥回事,你赶紧去看看。”

董政闻言,早饭也没来得及吃,就匆匆披一件衣跑出门。黄石街离董政家有两公里左右的路程,素英就是住在那个村子里。

当董政赶到黄石街,素英已经哭得声音都嘶哑。

原来昨夜,李师傅同他妻子两个儿子,趁天还没亮,瞒着素英偷偷地一家子逃离了黄石街。

素英早上醒来,见屋里没人,找了半天也没看见两个堂弟的人影,后来见到桌上留下的字条,素英才知道叔叔一家弃她而去。

素英就一路哭着追啊追啊,但只见雾漫漫,哪里还有他们的人影。静悄悄的村庄,只有素英的哭声在空气中回荡着,引得清晨放牛的人在那驻足观看。

董政看着哭晕的素英,他也顾不上路人的眼光,把素英紧紧地抱在身边,两个苦命人就这样开始了他们以后的生活。

中秋节那天,下起了绵绵秋雨,地里还没收割的稻谷,正一束一束的耸拉着脑袋,过熟的稻穗被冰冷的秋雨和风打压过,挺不直腰,脑袋巴拉巴拉的瘫痪在田里的淤泥里。

董政接回了媳妇,阿英作为长辈,她很为侄儿高兴,尽管地里的稻子已经都快要烂穗。

“茂发,明天我们早点过去我政儿家,昨天他叫人传来信,说选了明天的日子,我们做长辈的总该要去表示一下,你明天早上去跟队长请个假吧。侄儿的人生大事跟田里的稻子一样重要啊。”阿英对着躺在身边的丈夫说道。

八月十六那天,这栋三户人家合住的木屋里有了一丝喜庆,大门两侧贴上了董政自己亲手写的红色的对联,屋里大厅的屏风正中间贴了一个大大的红喜字,大厅中间放着的八仙餐桌上,摆上了一碗红烧肉,一碗花生米、几个小菜,还有一盆南瓜稀饭的主食。及一壶自酿的米酒。

那天除了阿英家几口子,董政还特意请了同住一栋屋里的两位长辈,罗伟生和何澄清。这顿极为丰盛的午饭,是董政为迎接素英进董家门,特意举办的迎亲宴席。

60年代初,当时的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现代,那时两人结婚,一家人能简单地在一起吃一顿饱饭就是相当不错的结婚酒宴。

董政是个读书人,他重视这些传统礼仪,尽管素英是被亲人抛弃的一个苦命孩子,尽管当时自己的生活水平远比其他人艰难得许多,但他却拿出一个银元,请住在这栋房子里的罗婶帮忙置办了这么一桌宴席,并请了这栋屋里的两位年长长辈来做他们婚礼的见证人。

素英虽然只有十六岁,但经历过苦难的孩子,心智远比生活在优渥环境中的孩子更早熟,更懂事。

尽管董政比她大20岁,尽管她因叔叔一家人的离去一直悲不自胜,但她心里是感激董政的,通过短短几天的接触,她感觉到董政是真心敬重她,爱护她。

那天,董政把哭晕的素英背回她住的茅草屋中,看到只有素英睡的那个房间里还保留了一床被子及一个木箱。厨房里只留下那些带不走的桌子,和木凳子,另一个房间,就只剩光溜溜的床铺竹架子。

“姑娘,看这家里的样子,你叔他们想来是真的走了,他们可能早就做好了要走的准备,只是瞒着了你。”董政用充满悲情的眼光看着哭泣的素英说道。

素英哭得抽抽搭搭说不出话来,此刻,她从口袋里拿出一张信纸递给董政。这封信其实是李师傅写给董政的。

信中大意是他们现在把素英全权交给他,要董政守护好素英,他们之所以走得这么急,是因为素英对自己许给董政这事毫不知情,他怕素英知道,会跟她叔拼命,所以心虚的叔叔,只能出此下策,先一走了之。

信中再三强调,无论怎样,要董政好好劝说劝说,叫素英不要怪罪他们,丢下她完全是因为生活所迫,才不得已这样做。信里还交代上次董政打给素英做嫁衣的布,他们把它放在素英住的房间里的那个木箱子里。

素英是看了这封信,才哀痛欲绝,关于董政这个比她大20岁的男子,素英对他完全是陌生的,要素英一时就接纳他,她如何愿意,又如何受得住她叔叔这样突然的欺骗,但她又害怕,这种害怕更多的是一种没有亲人在身边,那种孤立无援的恐惧感。

董政是明白的,他懂得那种滋味,他是体会过这种苦的人,所以他理解素英,也尊重素英她自己的选择,但同时他又实在放心不下一个十几岁的姑娘,一个人住在这离村庄偏远一些角落的茅屋里。

董政试着说服素英,甚至用近乎乞求的态度来劝说素英。但素英丝毫不理会。

那天晚上董政没回到他自己住的屋子里,而是留在了那栋茅草屋里,尽管素英闹着要赶他走,她闹着要去找她的叔叔,董政依然保持着十分的耐心劝说,守着,看护着,安抚着。

到半夜素英闹累了,滚在地上睡着了,董政便把她抱上床铺给她理好衣服,盖好被,素英那晚在梦中抽抽噎噎了好几次。董政只得趴在床沿边上守着素英,靠打瞌睡度过了那个难忘的夜晚。

董政就这样守了两天素英,姑娘终于开始不再像开始那样排斥他,甚至董政还把她说服,让素英同意跟他回到他的那个家。

她来了之后,一间房,董政打地铺,她睡床铺,他完全没有要侵犯她的想法,他在等她的同意,等她的接纳,等她的回应。甚至他做好姑娘要走的准备。

但总算等到了姑娘点头同意与他一起过日子的这一天。

八月十六一家人吃完午饭,阿英便把董政和素英叫到身边。

“素英啊,我这个老姑母也没啥好东西送给你,这只戒指是当初董政的奶奶送给我的,今儿我就把它送给你。”说着便从手帕里取出一只银戒指,这只戒指做工精细,戒面上雕有一只凤,甚是好看。

阿英从手帕中取出银戒指给素英带上。“素英啊,从今以后你便是我们董家的人了,以后你跟政儿俩要好好过日子阿......”阿英开始有点婆婆妈妈的带着哭腔唠叨起来。

过了晌午,饭桌上收拾得差不多,阿英一家子便跟董政道了别,与茂发带着两个孩子直接回自个家了。

晚上,董政的屋里。

小小年纪的素英,抬起她的头颅,正细细地端详着这个年长她二十岁的丈夫,这个男人,尽管这么多年经风吹日晒,但脸上的肤色却依然呈瓷白色,他的脸是四方形,一双细长的眼睛,眼角边上已经布上了不少的细纹。

才四十不到的人,头发里已有了不少银发,他的发丝柔细,不像似男人的发丝那般毛糙。这发丝一如他心,也是那般细,素英心下这么想着。

此刻,董政反而被他这个小媳妇瞧得不好意思,他轻轻地把素英搂到自己的怀中,这个姑娘,她的身子是那么稚嫩,不到一米六的个儿,瘦小得连胸部那一块看起来还是平的,这叫董政如何舍得碰她。

对于男女之事,素英她还小,并不懂结了婚意味着男女之间要做什么,她以为两个人一起过日子,无非就是一起吃饭,两人一起睡一张床铺,一起干活一起养家......总之,素英对婚姻的理解是懵懵懂懂的。

而董政,他是懂得的,但他觉得素英现在还太小,他想等素英再长大一些,起码等她满了十八岁吧,那时或许会合适一些,至少对素英来说也是对她的一种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