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孙子兵法》在历史战例中的运用
《孙子兵法》篇
第四章 《三国演义》中的《孙子兵法》24.荀彧“根深固本以制天下”的战略对曹操统一北方的作用
25.曹操在平定北方过程中对“不攻方能取胜”战略的运用
26.曹操为什么没有采用贾诩巩固荆州的战略而继续进攻遭遇到赤壁之败的原因
27.魏如何以荆州为饵拆散吴蜀联盟的
28.荆州在东吴的天下战略中的地位
29.天下纷乱时和三国鼎立时荆州战略价值的差别
30.孙权在赤壁之战后为什么不乘势取荆州
31.东吴的北伐为什么都没有什么战果
32.偏重水军对东吴的战略影响
33.孙权嫁妹和嫁女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4.诸葛亮出山晚了吗
35.如果诸葛亮早出山十年会怎样
36.赤壁之战前后刘备军事实力的变化
37.为什么诸葛亮选择“六出祁山”却不从荆州出发进攻曹操
38.马谡离间计的成功和街亭失败之间的联系
39.刘备和诸葛亮在选人和用人上的差别
40.诸葛亮为什么误判了东吴夺取荆州的决心
41.吴蜀夷陵之战的失败对蜀汉的重大战略影响
42.安居平五路-诸葛亮如何化解夷陵之战失败后蜀国面临的四面危局的
43.诸葛亮如何利用撤退来获取额外收益的
44.诸葛亮的撤退方略
45.魏吴怎样暗中合谋调动关羽谋取荆州的
46.鲁肃的东吴天下战略
47.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战略
48.司马懿的天下战略
49.司马懿的个人战略
50.司马懿和诸葛亮的隔空对话-空城计
51.司马懿如何利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局面离间吴蜀联盟的
52.胜兵若以镒称铢:邓艾和王基的强魏战略
53.奇正相生:官渡之战
54.必取于人:周瑜假书赚蒋干
55.知彼知己:诸葛亮添灶巧退敌
56.知胜有五:司马懿五丈原熬死孔明
57.用兵之法:曹操轻兵退马超
58.兵贵胜不贵久:司马懿神速灭孟达
59.取敌之利:曹操大破乌桓
60.智将务食于敌:诸葛亮陇上割麦
61.合于利而动:司马懿以守为攻退蜀兵
62.非利不动:诸葛亮火烧新野
63.无所不用间:诸葛亮和司马懿互使反间计、张飞用间
64.地之道:夏侯渊身死定军山
65.谨察:马谡失街亭
66.地之助:关羽水淹七军
67.穷寇莫追:诸葛亮七擒孟获
68.知迂直之计者胜:诸葛亮巧计夺汉中
69.军争:吕蒙“白衣渡江”袭荆州
70.迂直之计:刘备夺取定军山
71.制胜之形:诸葛亮草船借箭
72.藏我而形人:诸葛亮巧退五路大军
73.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张飞沉着退曹兵
74.火攻:赤壁之战
75.多算胜,少算不胜:诸葛亮的“隆中对”
76.善战者,求之于势:甘宁百骑袭曹营
77.九变之利:陆逊从容退江东
78.地形者,兵之助也:诸葛亮智擒张任
79.不合于利而止:吴蜀猇亭之战
第五章 历史战例中的《孙子兵法》
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越灭吴之战、淝水之战
2.道、天、地、将、法:牧野之战
3.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狄青出其不意袭险关
4.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成皋之战
5.用兵之费:汉武帝北击匈奴
6.兵贵胜,不贵久:隋炀帝东征高丽
7.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李牧、李光弼的美马计
8.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垂惠之战
9.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唐太宗便桥会盟、烛之武退秦师、蒯通妙计破秦城
10.上兵伐谋:张仪连横战六国
11.兵不顿而利可全:城濮之战
12.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晏婴智挫范昭
13.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隋灭陈的建康之战
14.知彼知己:宋辽三次大战
15.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伍子胥疲楚败楚、麻隧之战
16.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地之上:邯郸之战、萨尔浒之战
17.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柏壁之战
18.胜兵若以镒称铢:司马炎灭吴
19.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长平之战
20.以利动之,以卒待之:耿弇神速平张步
21.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田单妙计败燕军
22.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敌者劳:王翦灭楚
23.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曹玮摆阵胜西夏
24.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高欢巧破尔朱兆、绞城之战
25.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桂陵、马陵之战
26.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袁从焕宁远大战努尔哈赤
27.胜可为,敌虽众,可使无斗:墨子破鲁班救宋
28.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班超决断胜匈奴
29.五行无常胜,四时无恒位:韩信佯攻擒魏豹
30.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阏与之战
31.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柏举之战
32.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李牧大破匈奴
33.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长勺之战
34.将通于九变之利,知用兵矣:周亚夫平七国之乱、朱元璋巧施诈降计
35.智者之虑,必杂于厉害:唐击败突厥
36.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开封保卫战、李允则筑城御契丹
37.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山海关之战
38.处军、相敌:虎牢之战、郤至善察败楚军、宇文泰渭曲败高欢
39.谨察:年羹尧闻雁即警
40.兵非益多,惟无武进:宋金采石之战
41.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穰苴治军有方、孙武斩妃立军威
42.地形者,兵之助也:钓鱼城之战、剡家湾之战、晋军崤山败强秦
43.战道必胜:岳飞收复襄阳
44.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吴起治军
45.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东晋灭南燕之战
46.合于利而动:宋蒙襄樊之战
47.兵之情主速:统万城之战
48.兵士甚陷则不惧:魏灭蜀之战、项羽垓下之围
49.携手若使一人:明援朝抗日之战
50.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51.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吴汉大胜公孙述
52.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秦晋争霸
53.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韩信破赵之战
54.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李愬雪夜袭蔡州
55.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唐白江口海上火攻战
56.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朱元璋鄱阳湖之战
57.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乐毅之败、朱元璋应天之战
58.反间不可不厚也:陈平施行反间计、岳飞施计废刘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