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打拐工作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虽然还是一副担心的样子,但早已没了方才的那种急迫心情。
“现在可以很明确的下结论了,桃子不在这个诈骗犯的身边。”马晨新淡淡笑了笑。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陈深还是有些不放心。
“没必要管他,当他发的消息不存在。另外,我们还要加大力度,尽快寻找桃子的下落,”马晨新慢慢皱起眉头,话锋忽然一转,“我们现在对于桃子的处境完全不了解,但是这个人贩子呢?他可以直接和买家进行接触,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
陈深的心里刚刚舒坦一些,听到这句话后,刹那间就感觉如坠冰窟。
“不过你也不要太担心,小孩子也是人家花大价钱买过去的,又怎么可能会轻易交出去呢?”
这话也有道理,现在的人买个车都爱惜的不得了,更别说是个小孩。
可正因为此,桃子的买主一定会极力藏匿她,侦查寻找困难巨大。
手机上,那个诈骗犯见一直不回信息,竟然直接发来了一段语音,陈深轻轻点开。
“我看你不怎么急,我想,你旁边应该有条子在听吧。”
“我也就不逗你们了,你们有种就来逮我。”
“那个叫桃子的小女孩已经被卖掉了,离你们这很远,我希望你们放弃。这都是命,也怪你们自己看不好孩子。今天是个警告,你们要是再不收手,我直接去买家那里动真格的,警告你们,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别跟老子硬碰硬。”
进度条缓缓前进,最后把这段话播放完毕。
屋里,所有警察都脸色铁青得盯着桌上的手机,能感觉到他们心里都酝酿着一团火。
马晨新紧紧攥着拳头,小麦色的脸上青筋暴起。
听到声音后就明白,已经不是第一次和这个人打交道了。
不久前的钓鱼行动,那个贴在皮卡车底下的监控装置中传来的声音,和这人几乎一模一样。
“是一个人。”马晨新脸上的肌肉慢慢松弛下来。
他摸出包烟散了一遍,接着思考对策。
“太嚣张了,不把他逮到,我睡觉都不安心。”
“窝囊,老子干警察还会怕你个偷偷摸摸的老鼠?迟早有点逮到你!”
是啊,警察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不就像是猫抓老鼠吗?猫或许会偶尔失误一两次,但还有接着抓捕的机会。可老鼠只要失误一次,立刻就会被逮住撕成碎片。
可从现在的形势来看,这只老鼠捏着猫够不着的软肋,办案一下子就陷入了僵持。
“马队,我们不用这样胆小,他说他能去找到桃子就真能找到吗,买主也不会这么蠢的吧!而且……他又是怎么才能知道我们有没有接着侦查的,难不成我们这些人里还有内鬼吗?”
这话说的倒也是,只要动静小点进行就不会有大问题。
众人互相望了一眼,也都跟着点头。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警队那边依然调查,只是走访什么的动静小点。
又过去了,三五天,本市打拐工作得到了一个新的好消息。
但跟桃子没关系,是一个合州的父母亲在十年前丢失的一个孩子,前段时间被公安的遗传信息库的系统给检索出来,那个孩子现在在邻省的南州市念书,今年刚刚上初中。
十年时间缓缓流逝,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到一个雄姿英发的少年,他的父母等待了太久。
而这个孩子,他的收养父母没有告诉过他的真实身世。现在这样的大问题一下子摆在他的面前,他又如何能够坦然接受?
因为这个案件在十年前就上过了报纸,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直到现在依然有不少人关注。
市局领导高度关注那边孩子的心理问题,于是就先把赶过去接触安抚的任务交到了杜敏手上。
恰逢拐卖桃子的案件来到了死胡同,她也就答应了下来。
其实杜敏也有出于私心的考虑。
她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假如要很多年之后才能找到桃子,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桃子还认不认她这个妈了?还能不能重新回到他们夫妇身边来生活?
这个问题困扰了她很久,现在有时间经历观察,也方便以后找到桃子后和她接触。
两天后,杜敏拎着行李箱坐上了火车,赶到南州市福庆路派出所,先和这边的社区民警进行接触。
桌子上,摆的正是这孩子的档案资料。
“我们这边先和社区居委会了解了一下,这个孩子在旁边七中的重点班上学,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假如冒然对他说这个事情,可能会对成绩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抑郁、厌学。”
杜敏在来这里之前就做过功课,已经制定好了接触安抚方案,她直接给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先和这孩子学校的老师沟通,了解一下他的性格脾气,再间接的给他心里准备,之后跟他说之前的故事跟他坦白,然后再找他的父母,最后我们三方一起沟通。”
边上的民警点点头,对这个执行方案很满意。
没有耽搁时间,这位姓邓的社区民警立刻开着车赶往七中学校。
这个被拐孩子邵鹏程的班主任姓林,今天下午正好没课,找学校领导安排了一间空的会议室,就这样坐下来聊起了天。
林老师不清楚这是啥事,一时间都有点愣神。
“林老师,问你个事,你客观的说哈,之后也不要透露出去,这是挺重要的。”
“嗯,你问。”
“你们班里的邵鹏程,这个邵同学,他平时性格怎么样?”
“噢,你说他啊,他平时戴个眼睛,性格比较成熟稳重。而且从来不惹事上课也不睡觉,也不迟到,就是……感觉有点过分低调了。”
“不过我听几个同学说,他们私下里玩的都挺好的。”
“嗯嗯,”杜敏点头,拿着小本子记下来,然后接着问,“他家庭关系怎么样,他父母平时关心他学习方面的事吗?”
“他父母人很好啊,经常下雨天给他送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