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车祸逃生
1.高速公路驾驶
每一个驾驶员在考取驾驶执照的时候,你的教练或多或少会传授一些安全驾驶的经验,不知道你还记得多少。交通安全普及也会涉及一些安全驾驶的常识,在此我不想重复。
一般城市驾驶中的小碰小擦不会危及生命,所以不是本书阐述的重点。我们说说比较要命的,高速驾驶。
我大概计算了一下,从1993年我在部队获得驾驶执照以来,20多年间,我在高速公路上驾驶了大约300,000公里(包括十几年前没有高速公路时,可以高速行驶的过道),期间,仅出过一次“比较严重”的事故(这和一些老驾驶员比,成绩并不优秀),但我避免过无数次事故。
俗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这话有些道理。但以我的经验,就速度而言,“快”或者“慢”并不是事故的主因,出事故,多数是“你与别人的速度不一样”!
我这么说,不知道会不会引起交警的不满,但我的经验是,别人快你也快,别人慢你也慢就没事,总之,你别显得很特别——特别快,或者特别慢。试想一下,你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停车(或者减速),发生事故的概率应该不比开快车低多少吧。
我的经验是,快慢不是问题,问题是走神!饮酒、疲倦、接电话、思考问题等等,都会分散注意力,也就是“走神”。我本人在独自开车的时候就习惯“思考”,思考一些平时没有时间去考虑的问题,有时候甚至会进入“冥想”阶段;我有很多朋友在开车时处理私人电话……一旦走神,你可能不知不觉中加速或者减速(加速的情况比较多),同时,你会对视线内发生的突发情况视而不见,或者反应迟钝,这些都会严重威胁你或者他人的安全!所以,高速驾驶的时候,除了听听音乐,最好少想事情(尤其是如何哄女朋友开心之类的头疼事)。
现在有一种“防御性驾驶技术”,前段时间在微信中流传过,我认真看过,感觉有点道理。这种技术的主要原则就是“预判”——网上有的我就不重复了,大家可以自己上网去查一下,我在这里补充一些网上没有的。
(1)如果你跨地区驾驶,你需要预判这个地区的驾驶习惯。有经验的驾驶员,尤其是经常跨省驾驶的长途车驾驶员,对一些省市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是有不同感受的。例如,江苏省内的高速公路路况较好,驾驶员也比较规矩,在法定时速内多数可以放心地开;浙江省、安徽、江西等省的高速有很多路段是盘山公路,卡车上坡比较费劲,如果车比较多,你的驾驶技术又一般,在坡道的时候,尽可能老实一些;有些省份的驾驶员很不规矩,尤其是大货车,变道甚至不知道打转向灯,你进入这个省开几十公里就能感受到,超车的时候,你必须确保前面的车看见你想超车或者他没有变道可能……
(2)遇有紧急情况,打方向比踩刹车更有效果。当车速较高时,比如多数高速公路法定的120公里/小时,轮胎宽度小于200mm的车胎,绝大多数紧急刹车的距离会比你想象的远得多,方向也不如你想象得好控制!
大家都知道爆胎的时候不能刹车,应该采用“减挡”的方式减速;但其实如果你跟前车的距离保持不足,前面的车辆急停,你来不及刹车的时候,稍打一把方向,绕过去,要比你踩死刹车安全得多!如果你旁边有车,已经没有条件转向了,我仍建议你转向,“蹭”上旁边的车,让你的车头偏转一点,这样比你直接车头直接追尾要安全——但这个做法会危及你旁边的车!我只能说,两个驾驶员受伤,比一个驾驶员“牺牲”要好一点——假如我正在以120公里的时速行驶,但前方50米以内的大货车突然停住,我一定会转向;如果旁边有车,我会直接把方向打死,“逼”着旁边的车一起蹭到隔离带上,然后借助摩擦力使两辆车一起停住,这样,只会有两辆车受损,而不会有人员受伤(然后找交警和保险公司理论)。
(3)别找别扭。这个不多说了,有经验的驾驶员都知道。
(4)了解你驾驶的车。不是每个驾驶员都了解自己车的性能的,尤其是你借车的时候。
这个问题结合我的事故一起说。
大概15年前,那时候我还年轻气盛,仗着自己受过一点“驾驶训练”,就容不得“有车在我前面”。
在一条因修路而“并道”的路段上,因为前面的大货车迟迟就是不让我从“内道超车”(这非常危险),我绕过隔离桩,直接从外道,也就是对面的车道超了过去。
我当时驾驶的是单位的桑塔纳2000,“电喷”(电子喷油)型,这款车比火花塞喷油型号的车加速要慢一些,而且当时车上坐满了5个人(还有一个体重有我2倍重的胖子)。于是,我超车后转回自己车道的时间比我预想的时间要长,而那辆货车好像很不满意我超车,竟然加速与我并行——这导致我无法及时回到正常行驶的车道!
在上坡快到顶的时候,由于我无法观察对面是否有车,于是紧急转向,强行“并道”,我车辆的右后侧尾箱挂到了大货车的左侧保险杠——车辆失控!
桑塔纳几乎是原地转了一个360度的圈,撞掉了4个塑料隔离桩,终于停在了路边——我当时没有踩刹车,而是顺着车辆的方向控制好了方向盘;我系了安全带(那时还没有这个强制规定,但我原来的训练要求我们养成这个习惯),使我可以全心控制方向盘而不是首先控制身体;在我打圈的时候,对面也没有来车!这三个要素只要有一点不具备,我今天可能就没机会写下这段经历了(或许会在更早的时候成为一个残疾人作家了)!
总之,当你驾驶一辆保时捷以200公里的时速“飞”的时候,问题并不在你,而在你的“邻居”。所以,无论你开什么车,开多快,请注意你周围的车!这也正应了一句“名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如果你不在乎钱,也不在乎自己的命,一定要在高速公路上“飞”的话,请留意我以上的建议。
2.如何从车祸中逃生
好了,你很小心,但如果驾驶员不是你,或者你碰到了“猪”,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严重交通事故(无论是谁的责任),被困在挤压变形的车里,那么,多给自己争取一点时间或者空间,一定坚持到救援。
先说说大多数“长假”都会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客车坠崖。
首先,大型客车都配有安全带,坐上去以后把安全带系上,这个已经是常识了。我很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就不肯用那东西!不舒服?可以适当调松一点;如果说不自由,那些被老婆管得连个屁也不敢放的人也不缺这一会儿的自由吧。
如果你系上了安全带,那么在客车下坠过程中可以参照飞机迫降的方式处理:拉紧安全带(当你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时,你应该提前拉紧安全带),双手用力推前面的座椅靠背或者栏杆,头部夹在两臂之间,双脚踏住前面的支撑,全身紧绷。客车的速度远不比飞机,活下来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不知过了多久,你醒了,浑身剧痛,视线被鲜血遮挡……
不要立刻试图离开被困的汽车,除非车辆已经着火了。
第一步,自检你的伤情。从手指开始—肘关节—肩关节停住!不要扭动脖子;脚趾—脚踝—膝盖—胯部—腰部—脖子。从最小的关节,以最小的幅度开始尝试运动,最后才轮到脖子。如果你感觉活动四肢关节非常困难或者牵动背部、颈部发痛,就说明你的脊柱可能已经损伤了,那么,一定要停止活动,等待救援。救援人员到达时,首先告诉他你的感受。
如果四肢活动正常,仅仅是皮外伤,那么用衣物止血,这能有效延长你的时间。记住,如果脖子、大腿根部被卡住,不要轻易强行拉出来,这些部位有主动脉,强拉出来的时候可能被破碎的金属划破,那就真的没救了!
我在大街上见过轿车撞倒老人,周围的热心群众赶过去第一时间想要扶伤者坐起来,被我制止了。你救人的时候,如果伤者有意识,让他按上面的方式自检,无论结果如何,尽可能在专业救援人员赶到前保持原来的姿势(但你可以帮他止血)。如果必须转移伤员至安全的地点,,尽量不要强行拖拽四肢,那很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如果人多,大家尽可能平托着伤员转移;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双手从伤者的腋下伸过去,自己弯下腰,或者蹲下,尽量保证伤者的水平,沿着地面慢慢拖行,距离越短越好。
应急止血是个专业技术,这里只做一些简单介绍。四肢出血采用绳子或者布条扎住伤口上部,至于打结的部位,只要你不是专业护士就不重要,不要扎在伤口上就行;也不要扎得特别紧,明显降低伤口的失血速度就行;记得看表,绑扎止血冬季与夏季的时间要求不一样,保险一点,不要超过30分钟,如果过了这个点还没有救援,慢慢松开绳子,让血液重新流动一会儿再绑上,否则会造成伤口以下部位缺血性坏死;救援人员来的时候告诉专业人员最近一次绑扎的准确时间。
躯干失血找厚一点的东西捂住,稍微加一点力,但要注意不要压断骨骼。衣物、报纸或者卫生巾都行;身体朝下的部位出血,比如躺着的背部或者趴着的胸腹部,找东西铺平整一点,轻轻送进去,摸到伤口,让伤员自己的体重压着就行。
如果你感觉头晕想吐,那是严重脑震荡的结果。吐的时候稍微侧一点头部,向一边吐,不要呛着自己。你救人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以上措施同样适用于建筑物垮塌的废墟求生。但与车祸有所不同的是废墟求生被救援的时间可能更长,尤其是发生严重地震的时候,你并不是唯一需要救助的人。
困在建筑物废墟里,你需要优先止血以延长活着的时间;发出声响告诉外面人你的位置;但我建议在你听见有人靠近之前,不要盲目地喊叫,以保存体力。用废墟中的钢筋或者水泥块敲击,那样声音更大,等确定有人靠近时再喊叫,并通报你的具体位置。
顺便说一下“心肺复苏”(CPR),简单一点说,双手叠加,掌心向下,找到伤者两个乳头的横向连线,在中心部位施压,每秒一次,每按压30次做两次人工呼吸;施压的强度以胸部下陷4—5厘米(儿童为1—2厘米)为限。如果是车祸等严重事故,要先观察伤员胸部是否受伤:胸部肋骨部位的皮肤异常凸起,可能有封闭性骨折发生;胸部皮肤肿胀呈青紫色,可能是肺部出血。类似情况一定要轻一些并减少按压次数,改人工呼吸为主。
人工呼吸时先保持呼吸道畅通,然后撬开嘴巴和牙齿,一定要捏住伤员的鼻子,否则吹进去的气会从鼻子跑掉。如果伤员的嘴巴特别脏,例如醉酒呕吐或者流浪汉,可以找几张纸巾垫着,对嘴捅个洞再操作。
心肺复苏主要用于因溺水、火灾中有毒气体吸入以及触电等引起心脏停止跳动的伤员。记得首先检查心跳,只要有心跳,就不必了;如果家里有心脏病的患者,最好也要学一下;醉酒者或者药物自杀者嘴里可能会有异物或者污物,先清理,不要把污物吹进伤员的气管里。
这里我还想说说如何避免发生车祸时自己被卡在车里。这一点算是主动预防。
我发现很多人在开车时,座位很靠前,身体距离方向盘非常近。
特种兵大叔的特别图示:这样坐虽然你的视线会好一些,但发生车祸时你的空间会非常小;安全气囊爆开时也会更加严重地冲击你的头部!
特种兵大叔的特别图示:标准的驾车坐姿应该是,身体坐直,双肩靠上座位的靠背;双手伸直,手腕正好位于方向盘上沿;同时活动一下你的腿,膝盖不要顶在方向盘立柱上。这样的坐姿,在同等速度下发生撞击后,你保留的空间会大得多,或许大一点就不会卡住你了。
万一,由于制动系统机械故障无法制动(国内就发生过),或者你的车被劫持,你不得已只能通过碰撞来停车或把劫匪撞出你的车,最好不要选择正面撞击。在你可控的情况下,采用45度角的侧面撞击会相对比较安全。如果副驾驶没有人,最好选择右前侧撞击,多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如果你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发现迎面、逆向、高速驶来一辆失控的渣土车,那么,在撞向你的一瞬间,向左打半把方向就有可能救了你的命(但愿你开的不是日本车并系上了安全带)。
3.最后聊几句这两年新增的一个“死法”——在车里被淹死
其实以前也有汽车开到河里溺亡的事故,但开进隧道被淹死的确是个新话题。为此,中央电视台甚至做过实验用于验证车辆入水后是否能打开车门。结果证实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下大雨是否冒险驾驶进隧道是你的选择。万一你勇敢地冲了进去,瞬间水面淹没到了车窗……
立刻打开中央集控锁。此时,车辆已经熄火,但熄火并不一定马上断电,一般而言,至少还有几秒钟够你打开电动锁。如果还有电,不要继续按下窗户,在夜里,打开车里的顶灯。
实验证明,如果水面已经到了车窗,那么,开不开窗你都无法推开车门。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车内相对密封的环境,车内的气压可以延缓进水速度,为你逃生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如果在夜里,打开灯你会稍有安全感,同时可以更快地找到逃生工具。
解开安全带,找到工具,把座位挪一下留出空间,然后等着;当你觉得耳压增大时,说明车内外的压力快要平衡了;水没到胸前,你就可以打开门憋气出去了;开门后,外面的水会突然涌进来,很可能会冲向你的脸,所以,不管是否“没顶”,开门前都要憋足气。
万一在断电之前你没有打开电动锁,那么,在座位上转身,背靠一侧车门,等着水面上来,,在同样的时间,双脚用力蹬踏车门或车窗,一般男性的力量足以蹬开车门(也说不定是你背靠的一侧)。
特别图示:我用自己的车尝试了一下,感觉车内的空间距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短,所以,基本是躺在驾驶座上才够到副驾驶的车窗,但这并不影响我发力。
再有个办法就是打碎车窗玻璃。说实话,这有点难度,有些车窗玻璃本身就是“夹胶”的,即便破了,也不会掉下来,何况你的新车在贴膜的时候也许特意选的“防爆贴膜”!
我个人感觉有些“不靠谱”的是,电台里介绍,万一没有工具,可以把座位头靠拆下来,利用金属杆打碎玻璃。我特想问你——你知道怎么把那东西拆下来吗?我打赌有一半的男性驾驶员不知道怎么拆,更多的女性朋友更不知道怎么拆!或许你的座位已经套上了漂亮的椅套,根本就是一体的了。
如果“他/她”能冷静到现场研究出来如何拆卸那东西,那他/她早就脱困了。我拆下来试过,那东西用起来绝对不顺手(当然,我没有真的用力去敲打我自己的车窗玻璃)。
也有说法是把铁杆伸进车门与车窗的连接处,可以直接“撬”碎玻璃。这个我没试过,但感觉貌似靠谱一些。
后来,我开车时特意在车里找了一下,是否有什么车辆自带的同时又比较好用的破窗工具。很快,我有所发现——安全带锁扣。
特别图示:你解开安全带的时候,非常顺手就可以做好准备。记得左手(靠外侧的手)将安全带先拉到底,获得最大距离,然后猛击车上沿——这东西非常好用!
特别图示:如果你的力量不足以敲碎车窗,那么把安全带的扣插进车窗的一角,用力拉安全带,也足以“撬碎”玻璃(很抱歉我没舍得真的打碎自己的车窗玻璃)。
打碎玻璃后,外面的水压会向内“推”开碎玻璃,涌进车厢。此时,你不一定能钻出去。憋足气,等车内外水压平衡后再游出去会省很多力气——如果你的车在河里,很可能你还需要保留一点力量游回岸上。
我的另一个专业建议是,在车里放一把多功能的小刀。有些车会配类似的多功能组合刀具。把它放在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
特别图示:这是一把“雄鹿”户外折刀。放在车上,防身、削水果、野外烧烤什么的都不错。由于有个坚硬底部,敲打车窗完全没问题,必要时甚至可以用来割断安全带。如果是我被困,我会在“等水”的时候事先在车窗的贴膜上划上几道口子,以便玻璃碎了以后我能分块把它取下来。
特别图示:顺便说说我的后备箱里还有一些工具,灭火器、紧急救援包,这些都是买车时候送的;还有一把野战锹(我在网上买的),出去玩的时候很好用,路遇歹徒,也足够我“拔锹相助”的(而且它并不是违禁品)。
如果让你随身总带着刀可能有些过分了,但在车里放一把,你会觉得方便很多。但我提醒你,第一,别用它做犯法的事,别让工具变成了凶器!第二,别让你未成年的孩子摸到!
又想到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事故,很悲惨。
2013年春节期间(好像是大年初一),某城市一对医生夫妻(是我同事的同学)很早开车上班,由于地面打滑,车辆冲向了桥面,撞断了护栏,车翻进了河里……
有一个细节值得说一下,据说当时车辆没有立刻冲出护栏,而是悬在半空停了一阵,有一个晨练的老太还曾经抓住了后箱,但并没有坚持到第二个人赶到!
这种事故在南京长江大桥上也发生过。还记得电影《真实的谎言》吗?恐怖分子的车也是悬停在断桥上,原本稳定了,但一只海鸥不适时宜地落在了车头,车缓慢地栽了下去(当时看那个桥段还感觉挺搞笑的)。
如果那时悬在半空中的是我,而且车辆并没有静止,我可能不会保持绝对的静止——谁也不知道此时的车辆重心到底在哪里。
我会慢慢放下靠背,然后慢慢躺下去,将身体上半身的重量向后转移,这样就会影响全车的重心,然后再等人来救我。不一定有效,但比什么都不做强。注意,不要移动你的座位,仅仅放倒靠背就行。
万一车辆还是落水了,请参考“车辆坠崖”和“隧道溺水”方式。
最后,如果你是救援者,冒险潜入水中之前记得带上工具。板砖没什么用,汽车玻璃比我们想象得要坚硬很多。最好是铁棍之类的东西,比如你的千斤顶把手,比较容易克服水的阻力;另外,据我了解,汽车后窗的玻璃强度相对较低,比前挡和侧窗玻璃更容易敲碎。
你在日常生活中所能遇见的大多数情况以上都介绍了,当然,你的生活圈子也不止这么大,所以,咱们下面说说旅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