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入府
这帘子用木头做框,外面是用木条钉着碎皮,里面是续了棉花的毛毡,可不就是一扇门么。原是因杜家这块偏僻,挨着几座山包,杜仲怕冬夜有黄鼬狐獾小东西爬进来吓着妹妹,特地加了层防护。
杜仲从带回家的筐子里拎出一截肉骨头,用油纸包了给胖婶放在篮子里,才把千恩万谢的胖婶送走。胖婶方才就看见那筐里有几块肉骨头和两根剃的干干净净的大骨,才羡慕杜家的日子好过,就得了这好处,不免更喜欢杜家哥姐的作风人品。
关门闭户,杜仲撸起袖子,把躲进西间妹妹屋里的虎子薅出来,扔去杂物间里。大黑狗嗷呜嗷呜的抗议,惹得杜云安偷笑,跟虎子摆手:“虎子,一会给你送肉汤,瞧见咱哥带回来的肉骨头没?”
把个杜仲气笑:“不知谁说我练武辛苦,给我熬骨油吃,哄得我一早就往肉铺去订,巴巴带回来。这会子倒成了这肥狗的加餐了。”
笑闹一回,杜仲剔肉剁骨头,杜云安洗菜烧火,不一会香味就随着白烟从杜家烟囱里散出去。惹得虎子嗷呜的更欢实,不远处那家黑乎乎的门帘里,胖丫头伸出头来深吸两口,咽咽口水:“杜丫头也忒享福了,仲大哥可真有本事……娘,我想吃肉!”
“喝你老子的血罢,哪有肉给你糟蹋!”
杜云安在灶上忙活,杜仲进东间搬出两个大樟木箱,小心翼翼的放去妹妹屋里。
回头看一眼,杜云安道:“哥,你搬的什么?”
“娘给安安留下的东西,昨晚上我就找出来了。”杜仲眼底隐有水光:“娘去的时候,千叮万嘱我照料好你,将来寻个好妹夫……”
“这两箱子东西是娘留给你的嫁妆,嘱咐哥哥在你及笄后给你,如今这境况,不妨早些。”说着就把两把铜钥匙递给杜云安。
杜云安愣在当场,饶是她重活一世,类如生有宿慧者,也不大记得云氏的音容笑貌了。毕竟云氏去世近十年,幼时并不怎么亲近她,杜云安这会儿听兄长说起,突然一股酸涩涌上心头,眼里滚烫。
“别哭,别哭,安安……”杜仲登时手忙脚乱,安安自小懂事体贴,几无哭闹的时候。
幸而过了一会,小姑娘就被兄长手足无措的样子逗得破涕为笑,只默默按下百千心绪。
杜仲有些小心翼翼的问:“安安还记的吴村的吴秀才不?”
“哥哥怎么忽喇巴的提起这个人了?”云安奇道:“可巧白日胖婶还打听这人来着。”
杜仲似有些作难,半晌才道:“他有求娶你的意思,年前说过一回,今日京中又遇到,我听他言语里很是诚恳。若是两家先商定,等赎出身契再使他来提亲,许是桩良缘。”杜仲既舍不得,又觉错过了这读书人可惜,倒是瞒着那府里先斩后奏,定下亲事的好。
“哥哥快休提这话。”杜云安拧起眉头,并非故作害羞,而是这亲事确有不妥。
“这吴秀才往日言行,是个很好面子的,他上次跟你吃酒的时候再三打听我是否有赎身之意,后来才微微露些文文莫莫之意。倘若我悄无声息的赎出身契,他许是很肯请媒求亲,可我却得入府当差的走一遭,又有许多变故。便是日后看在诸多条件上仍愿践诺,焉知有一日发达时不会引以为耻,觉得娶个婢女出身的污了门楣?”
杜仲大怒:“他敢!”
沉吟片刻,杜仲也觉是自己心急了,只看那吴秀才读书刻苦有前途,又是个文生公子的白净模样,堪堪能配自家妹子,却忘了这世上有许多男人都是那等重面子比天大的。倘或真如此,岂不害妹妹终身?
杜仲自个儿吓出身冷汗,告诫自己得更周全才行,便搁下这事不提,想着日后再试试那吴秀才。
兄妹俩个喝着热乎乎的肉汤,细细商议托谁之力安排云安入府当差。杜仲在家将中处的颇有些情分,只是王子腾府上家将自成一派,管家奴仆一派,庄田畜场一派,后二者又盘根错节。杜仲认得几位大管家,二门的内管家真就是两眼一抹黑了。
“里头的内管家大抵是外管家媳妇,单管丁口差事的有两个,一个柏通,一个任德宣,倒都有个面子情。据闻柏通的门路好走些,任德宣就一板一眼……”
作者有话要说: 求个人场,本章评论依旧送二十小红包~
【关于眼镜】:明末清初叶梦珠《阅世编》卷七《食货六》记载:“眼镜,余幼年偶见高年者用之,亦不知其价,后闻制自西洋者最佳,每副值银四五两,以玻璃为质,象皮为干,非大有力者不能致也……唯西洋有一种质厚于皮,能使近视者秋毫皆晰,每副尚值银价二两,若远视而年高者带之则反不明。”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明代诗人曹学佺的著名对联。
杜云安小心的合上红木匣子,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只觉满腹疑惑如一团乱麻那般没个头绪。
坐炕沿上出了半日的神,杜云安觉得这里尽是蹊跷,还得请哥哥来商议。
“哥哥,你睡了没?”
杜仲霍地从炕上坐起来,趿拉着鞋开门:“怎的了?是老鼠进了屋子?别怕,有哥呢!”
开门却见他妹子还是白日穿戴,一双眼睛熬得泛红,显然还没睡呢。
“哥你穿暖和些,有些事儿……”杜云安已把堂屋的烛台点亮。
杜仲应了一声,草草穿上外袄,从炕柜的抽屉里取出块核桃大小的旧表来一看,果然已快四更天了。
剑眉皱起,显得有些凶。杜仲最见不得妹妹做这伤身多思的事情,只是还未来得及说,就见云安搬着几个木匣子放在八仙桌上,赶紧上前帮忙。
有杜仲在,索性把两口樟木箱都搬到堂屋,摊开来放着。
“哥哥你看,”云安指着箱中鲜艳的料子:“蜀锦、潞绸,还有上好的雪绫。红木匣子里头是一整套金头面,还嵌了珠子……”这是个丫鬟能有的私房?
烛火下,杜仲半边脸藏在阴影中,唇紧抿着,须臾才道:“许是积年攒下的,或是……那位王老爷赏赐。”这话对妹妹实有些难以出口,杜仲不自觉就回想起幼时街坊的小孩冲他扔石子骂野种的情景。
儿时的杜仲过的并不好。那时杜家还在京城居住,四邻多是寻常百姓,看不起云氏这没花轿没拜堂的妖娆妇人,还有传言说云氏水性杨花什么的。
常被邻家孩童欺负的抹眼泪的小杜仲,记忆中最深的一幕就是当他又哭着往家跑时,一扭脸瞥到了墙跟槐树后默默站立的父亲。小小的娃儿委屈到不能言语,不明白为什么父亲明明看到别人推攘自己却不出来,更不明白对视之后那人怎能就那么转身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