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519章 轰动效应

书名:我当顽主那几年本章字数:2342

高孟还是没明白周正阳的意思,于是说道:“可是我真的不大会写经营方面的东西,如果你不着急,我回去翻一下资料,尽量帮你做好吧。”

玩笑归玩笑,别看刚才高孟一个劲儿的逗周正阳玩,但到了真格的时候,绝不含糊。

周正阳有一丝感动道:“你挺费心的,交你这个朋友不亏。”

回想起之前自己被开声讨大会的时候,高孟一个人跑到云南,用尽全力找到那些支持他的人,周正阳这句绝对发自肺腑。

“别美了你,我是冲着这顿西餐才帮你的。”高孟撇了一下嘴,“反正我可能不一定写好,不过我尽全力了哦!”

周正阳点头赞许道:“我知道,不用你写,这部分交给我,现在就给你。”

说着,周正阳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草稿,上面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千多字,递给了高孟。

“我用词方面可能不大连贯,有的地方你帮我润色一下。”周正阳指着草稿说道。

这是他不久之前就已经写好,就是用来登报的。

至于上面的内容,就跟高孟口中的新闻毫不搭边了,全都是一些广告语和软文什么的。

这个年代还没有广告,周正阳正好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权当是做了一次大规模的广告了。

官方报纸的头条,占据一整版的新闻,可比广告的效果强太多了,而且还不用花一分钱,这个便宜周正阳占得大了。

高孟展开草稿,粗略的读了一遍,然后皱着眉头问周正阳:“你这写的什么东西啊,我怎么看像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啊?”

周正阳笑了,广告不就是这样吗?

他这写的已经非常收敛了,如果让高孟看见几十年后铺天盖地眼花缭乱的广告,还不得当场傻眼?

“对,就是要自卖自夸,我们做得好为什么不好好宣传呢?”周正阳自信的说道。

高孟有又指着草稿后面的几行字,“这写的什么意思啊,怎么还有开业大促销,我第一次见这种词,是经营方面的专业术语吗?”

这次,周正阳卖了一个关子,神秘的说道:“没错,这种事情很深奥的,一时半会儿跟你说不明白。”

营销学在这个年代基本没什么用场,周正阳说的确实也是实话。

高孟也没追问更多,随即把草稿收了起来,拿起刀叉继续吃东西。

周正阳又想起来了些什么,“哎对了,除了你们报社以外,你在别的报社有没有什么熟人,我想扩展一下范围,最好全四九城的人都能看到。”

“哇,你好贪心啊!”高孟异样的看了看周正阳,“开业一个商店而已啊,你还想当成大运动来做啊?”

“也不是不行。”周正阳笑着说道,“如果你帮不上也无所谓,反正你们报社的覆盖范围也差不多够了。”

高孟沉思片刻后说道:“那我帮你问问吧,可不一定能成功。”

周正阳随手又掏出一张纸出来,递给高孟,“这个是时间表,如果你能找到别的报社朋友,就按照我这个时间表发表就行。”

新闻登报这种事,可不像发广告,总不能同一个新闻每一天都重复,那就不能叫新闻了。

如果只能在报纸上登一次,那宣传作用就大打折扣了,广告的真正作用就是反复宣传,轰炸顾客的大脑,强行令顾客形成记忆。

所以周正阳留了个心机,他要尽量在所有报纸上都登一遍,然后把日期拉开,这样一来,开业之前的每一天都会被人看到。

高孟自然不明白周正阳的良苦用心,但也没有多问,简单看了一下时间表后,低下头接着吃东西。

两个人后面聊的,就真的是在叙旧了,完全跟工作没有一丁点儿的关系。

聊到天色漆黑,来离开老莫餐厅。

……

距离腊月二十三还有四天,从这一天开始,四九城的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题目:华侨商店,一个令人瞩目的商场,敬请期待。

这个题目是周正阳拟定的,高孟一个字都没改,原封不动的登了上去。这妥妥的软文风格,登上报纸后立刻吸引了四九城人的注意。

以往新闻题目都差不多,基本就是喊口号或者宣传政策,用的词正统严肃,从来没有过如此新意。

加上高孟的文笔修饰,这篇新闻已经发布,立刻在四九城引起一波不小的风浪。

对于报纸上写的“华侨商店”,真的有人开始期待了起来。

最令人浮想联翩的,是周正阳在上面写着:本商店只接受侨汇券购买商品,任何人只要持有侨汇券,便可以进商店随意选购。

经营范围上,几乎清一色的进口货。

因为没办法做的过于偏离,周正阳只能在文字上做一些说明,简单的写了几个商品种类,咖啡巧克力,进口手表化妆品什么的。

单就这几样,就足以令四九城的百姓们眼前一亮了。

这些商品之前只有友谊商店有售卖,而多数人连进友谊商店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买回家了。

因此进口商品一直蒙着神秘面纱,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即。

但华侨商店就不一样了,写明了只要有侨汇券就能购买,认券不认人。管你是不是真的华侨,或者是不是外国友人还是外事人员的,只要你有侨汇券就行。

身份不能改,但券不一样,只要用对了方法,搞到侨汇券的难度并不是很大。

身边有熟人事归侨的,或者熟人的熟人是归侨的,完全可以等价交换一下,那样任何人都可以大摇大摆的走进华侨商店,购买那些曾经出现在梦里的东西。

报纸第一天登出来,虽然引起了一些小波动,但很多人并没有过多解读,看完以后便忘了。

到了第二天,换了一张报纸,另外一家报社也登了同样的内容。

很多人还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新闻换了一家报社又登了一遍,好奇心的促使下,便认真的回味了一遍。

广告效应就此产生,随着第二份和第三份报纸的登载,人们对华侨商店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并期待了起来。

……

方晓光的办公桌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三份报纸,每一份的头条上都登载着华侨商店那个新闻。

方晓光至少看了十遍以上,越看越气,最后终于没忍住,电话打给了周正阳。

“姓周的你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认侨汇券,你这不是存心跟我们友谊商店作对吗?”

还没等周正阳开口,方晓光就气急败坏的,对着话筒一顿吼叫。

“周正阳我告诉你,之前你发福利故意气我,那件事我就不跟你计较了,但这次你太过分,不明摆着破坏国营商店规矩吗?”

电话里传来周正阳慢悠悠的声音:“方经理,你有你的规矩,我有我的规矩,我自己的商店怎么做,还用得着征求你的意见?”

“好,既然你这么不讲情面,就不要怪我方晓光不客气!”方晓光猛地把话筒一摔,坐在那里喘着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