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8章 说不,就不

书名:大明:我的初恋是皇后本章字数:2007

韩羽冷静道:

“召回祖大寿的关键在于督师的手谕,现在只有督师的手谕能使唤得动祖大寿。”

“也只有召回祖大寿,督师与属下才能真正的绝处逢生。”

祖大寿未经兵部许可,擅离职守,已经与造反无异,朝廷的指令他肯定是不会听的。

所以唯有袁崇焕的手谕,或能让祖大寿“迷途知返”。

“我立刻写!”

袁崇焕抬手就要让狱卒拿来笔墨纸砚。

韩羽见状急忙阻止道:

“不可!”

“为何?”

“督师跟草原上的部族暗通沟渠的时候,他们要什么,督师就给什么吗?”

暗通沟渠这件事也是崇祯要杀袁崇焕的原因之一,只是这些事做得很隐秘,崇祯没有明说,袁崇焕自然也不会不打自招。

可当韩羽如此说出,袁崇焕不由心神一紧,再度细细打量了韩羽一番。

“督师别进张,在蓟辽的时,您下达的很多指令,都是由属下这等千户亲自去完成的。”

“若要出卖督师,早在蓟辽的时候我们就这么干了,何必等到现在。”

闻听此言,袁崇焕这才松了一口气,可他还是有些疑惑。

“若不写下这份手谕,如何向陛下进言?”

原本在他的考量里,只要祖大寿一有异动,他便可借势发挥,向皇帝阐述自己当初只防守不进攻,还要进城休息的原因,以此来博取一条生路。

“写肯定是要写的,但不能这么轻易的就写。”

韩羽正儿八经的道:

“这份手谕有多重要,不用属下多说了吧?说是朝廷的救命稻草都不为过。”

“如果督师轻易的就写了这份手谕,岂非等同于轻而易举就解了朝廷的困局?”

“你的意思是......”

“这好比是一笔生意,督师与属下现在是命悬一线,如果不能把价码谈到最高,将我们二人的利益最大化,这生意不做也罢。”

计划的最后一步,最为紧要,也最为凶险。

不成功,便成仁。

“国家大事岂能任由我等如此居心叵测!”

袁崇焕忽的厉声喝道。

饶是韩羽也不由微微一怔,继而面露诧异之色,这老头,还真是伟光正。

但随后韩羽便急道:

“保命啊督师!命都没了,还谈什么国家大事?”

“首先得保证咱们能活着,然后咱们才能去保家卫国不是?”

“如果督师轻易的就写了这份手谕给了朝廷,朝廷召回了祖大寿,北京之困已解,您的命留不留有什么区别呢?”

“即便给您留着,到时候出去了也只是一介庶民,拿什么去保家卫国?”

“咱们不但要活着出去,还要立时给您官复原职,如此方能万无一失!”

星河若梦在最后提醒韩羽的时说过这么一句话:在你那时代,兵权才是王道。

韩羽岂能不懂?

袁崇焕又岂能不懂?

他沉默了好一阵,眼眸中闪动的尽是愧疚之色。

对他而言,保家卫国绝不是嘴上说说,杀毛文龙是为此,五年平定辽东的诺言是为此,奔袭千里来京城救援也是为此。

这个信念,在他的脑海中早已根深蒂固,从未有半分动摇。

然而事到如今,他只能欺君,只能通过另类的方法来实现这个愿望了。

“呼......”

他长长的呼出一口气道:

“你说,你说该怎么写。”

韩羽闻声,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在了地上,他就怕袁崇焕愚忠,不肯行这般欺君之事。

“体面。”

“当初朝廷抓您的时候,让您有多狼狈,此时请您写这份手谕,您就得有多体面。”

“他们不给出十二万分的诚意,这份手谕您万不能写。”

正说着,外面忽的传来了脚步声。

两人急忙抬头,只见余大成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

“督师!”

“情况危急!”

果然,余大成带来的消息正是祖大寿率兵北去的消息。

“还请督师手书一封,召回祖大寿,如若不然,京城危在旦夕!”

事情是他发现的,担子是他揽过来的,让袁崇焕写信这件事,自然也只能由他来处理。

可他哪里知道,就在刚刚,韩羽已经与袁崇焕商议完毕,此刻得到这个请求,袁崇焕立时看了韩羽一眼,像是在肯定韩羽刚才所言。

“我现在已经不是督师了,如何能够仅靠一封信就让他迷途知返?”

袁崇焕靠在墙壁上,一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模样。

余大成一边擦拭额头上的汗水,一边忙道:

“祖大寿可是督师您的心腹,虽说让他接手关宁铁骑乃是陛下的意思,但如果不是督师您带着他一路行来,他何德何能能有今日?”

“知恩图报,他肯定听您的。”

袁崇焕冷冷道:

“你也说了,让他接手关宁铁骑乃是陛下的意思,如今他不辞而别,陛下一纸诏书即可,何须我这个阶下囚来手书一封?”

把老子官服收了,兵权缴了,天牢里关着,还要老子给你打工?

老子不是叛徒吗?不是通敌吗?

早干嘛去了?

袁崇焕的话里尽是腹诽之意。

一旁的韩羽闻声都不有觉得莞尔,差点没忍住笑了出来。

不过想来也是,袁崇焕此番受了天大的委屈,从堂堂的蓟辽督师一落千丈,心里没点抱怨那肯定是假的,即便他再伟光正,人之常情总是免不了的。

“这......祖大寿无诏而别,肯定是已经不听朝廷指令了,就算陛下亲自下诏,只怕也是无用啊......”

“督师,京城外的局面您是知道的,难道您真能眼睁睁看着家国受辱,朝廷覆没吗?”

晓之以理讲不通,那自然只能动之以情,而且还是家国重于泰山这种大情。

若放在往常,袁崇焕就坡下驴,这份手谕写了也就写了。

无他,唯忠君体国尔。

可现在,他不能写,至少不能轻易的就写了。

“说不写,就不写!”

“哪来的这么多废话!”

金銮殿上,崇祯和周延儒还在焦急等待着余大成工作汇报。

但他们焦急的并不是袁崇焕的手谕,而是他们拿到手谕,何时才能追上祖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