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好戏上演
继不继续攻打沈阳,崇祯自己没有主意,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询问兵部的意见。
兵部尚书梁成栋就在殿内,听到问话,急忙躬身应道:
“启奏陛下,臣与兵部诸多大臣商议过,沈阳城高墙厚,而我们的兵力,大多都是骑兵,不善攻城,若是强攻,只怕要损兵折将。”
“所以臣以为,还是让袁崇焕暂时稳住辽河以西的广宁,义州,大凌河等地,构筑城池,形成壁垒,以断绝女真再度渡过辽河,扰我百姓的可能。”
梁成栋虽然刚刚从申用懋手中接过兵部尚书的担子,可他这番话说得却是头头是道,滴水不漏,有理有据。
但他故意遗漏了一点,那就是再继续打下去的话,粮草从何而来。
如今大明朝上下饿殍遍野,当初韩羽为征得蒙古大军的粮草,可谓手段尽出,也堪堪才搞来几十万石粮食,也就够蒙古大军用两个月的。
而一旦袁崇焕继续攻打沈阳,能不能打下去另说,首先是粮草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户部没钱,即便有钱现在也买不到粮食。
二十天前己巳之变时,二十万勤王军为何一动不动?
其中一个原因,不就是没有粮食么?
将士们吃不到肚子,拿什么去打张?
梁成栋故意没有提及这一点,崇祯没有注意到,周延儒和温体仁却是洞若观火,只是两人不约而同的保持了缄默,并未出言点破。
崇祯本就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他对梁成栋的话十分认同,认为既然讨不了好,那干嘛还要继续打下去?
“内阁的意思呢?”
但他还是象征性的问了一嘴周延儒。
毕竟打不打内阁说了算,一旦出了问题,他也好找主要负责人问罪不是?
当皇帝他可能不太善长,可找人背锅他可实在太在行了。
“启禀陛下,臣与诸位阁臣都商议过了,我等的意见跟兵部一致。”
“如今我军西平堡大胜,已然将女真赶回辽河以东,乘胜追击难有成效,莫不如就地休整,等明年春天,再做决定。”
世间所有大事,往往就坏在少数几个人的手里。
特别是在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的社会体系中,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就跟北方的雪一样,每年冬天总会来这么一场。
而且历朝历代,无数优秀的政坛大佬想方设法的想要解决,却都无法解决。
这还是个死局!
周延儒显然不是当首辅的料,野心驱使他坐到今天这个位置,与他的能力极度的不匹配,导致他很多时候都只是在纯粹的拍马屁和和稀泥。
要说别的本事,他可真是一点儿没有。
然而崇祯就好这一口,就好周延儒拍的马匹。
偌大的明朝官场,除了周延儒以外,还真就没几个人能拍到他心坎里。
这君臣俩,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了。
“行,那内阁拟旨,赐袁崇焕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之职,继续统摄蓟辽诸军,辽东指挥使韩羽晋辽东参将。”
“孙承宗......他被人俘虏,至今下落不明,暂时不宜赏赐,先这么办吧。”
对于孙承宗这个救火队员的被俘,崇祯并未显得心痛,反而像是无关紧要一般,随意一句话也就带过去了。
周延儒与一种内阁大臣对此皆毫无异议。
可就在第二天的朝堂上,当崇祯将西平堡大捷之事,以及对袁崇焕,韩羽等人的赏赐宣布完以后,都察御史石岩峰站了起来。
“臣要参一个人。”
“谁?”
“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
石岩峰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中气十足,整个奉天殿内的文武大臣听罢,皆是一怔。
他们没搞明白的是,石岩峰为何在这时候参余大成。
毕竟前方刚打了胜仗,说起来兵部也是有功的。
你不去参那些在己巳之变中一动不动的勤王军将领,反而参一个有功的朝臣?
这叫什么话?
都察院御史乃大明特色言官,主打的就是不信邪,刚硬直正,从不搞弯弯绕绕的阴谋诡计。
从嘉靖的大礼议之争开始,这帮人就跟吃了药了一样,追求的是名留青史,万古流芳,干的却都是一些骑在皇帝头上拉屎拉尿的活儿,那叫一个惹人厌。
特别是在崇祯干决掉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以后,都察院这帮出身东林党的御史,那更是将“能言敢言”发挥到了极致。
前内阁大臣钱谦益被贬,便是他们一手造成的。
也由此拉开了崇祯时期的第二次党争事件。
只不过此次石岩峰参余大成,并非党争,而是按规矩办事。
“石御史要参他什么?”
崇祯虽不喜这帮御史,但他听闻好皇帝都得听劝,而且都得接受御史的指正,所以他在面对这帮御史的时候,格外客气。
“臣要参他欺君!”
“嗯?”
饶是崇祯也不由头疼了起来。
欺君?
余大成?
兵部职方司郎中?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半个月前,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打着陛下的幌子在大同府欺诈良民,强抢银两,而后逼迫大同知府宋之章购买粮食充作军用。”
“余大成虽有为国之由,可行事忒的狂悖,毫无法度,竟丝毫没将我《大明律》放在眼里,以下犯上,以假充真,十恶不赦!”
“还请陛下严惩!”
韩羽不知道的是,当初为了行事方便,他故意将自己说成是余大成,没想到居然会给自己带来意外之喜,可谓歪打正着。
只是就算韩羽在这儿,此刻只怕也得要满脸问号。
因为石岩峰参余大成这件事,要说小,实在是小,要说大,那也可以是很大。
看上去这就是一件完全没什么必要的事,费力不讨好,石岩峰为何要这么做?
崇祯也很疑惑。
他盯着石岩峰看了许久,始终没搞懂这石岩峰到底什么意思,于是只得将目光转向梁成栋。
“梁爱卿,余大成是你的部下,你说说吧。”
梁成栋闻声出列,可他对此事一无所知,也只能躬身道:
“陛下,臣对此毫不知情,还是让余大成自己来解释吧。”
听到这话的崇祯当即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要说梁成栋注定爬不高呢,那不是没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