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三点
崇祯四年,八月。
当吴三桂,洪承畴,左良玉在西北彻底剿灭流贼后,三人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班师回朝。
但与他们一起回去的,不止三人率领的大军。
从西北至直隶,沿途不过数百里。
这数百里路上的百姓都亲眼看到了一件奇怪且震撼的事。
那就是在三人大军的身后,居然跟着数不清的灾民!
他们就像蚂蚁一般,跟在军队的后面,日行不过三十里,但谁也没有掉队,饿了就吃草皮树皮,累了倒在路边就睡。
率领三军的吴三桂也没有甩开他们,领着兵马自顾自走在前面,看到他们停下来了,自己也停下来,两拨人像是商量好的,谁也不落下谁。
如此庞大的灾民数量,任凭谁都能看得到,消息自然是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几日便传到了京城。
朝廷得到消息后,立刻召开会议。
“上柱国!”
“吴三桂到底在干什么?他这是打算把百万灾民全都引到京城来吗?”
首先向袁崇焕发难的是户部尚书侯恂,因为灾民到了京城,如何安置,如何救济,就是他户部的事。
“我没有收到这样的消息。”
谁知袁崇焕面不改色心不跳,若无其事的回了这样一句。
侯恂听罢立时大怒道:
“消息已经传得人尽皆知,上柱国居然不知道?”
“那吴三桂乃是上柱国的麾下将领,他干出这种事,难道是瞒着上柱国干的?”
东林党这边,认定了是袁崇焕与韩羽的谋划,此刻对着袁崇焕兴师问罪,自然合情合理。
可袁崇焕始终一口咬定自己不知道这件事,直气得东林党好生咬牙切齿,但就是拿袁崇焕无可奈何。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吴三桂虽原是袁崇焕的麾下,可此次平定西北之事,乃是朝廷对吴三桂下达的指令。
要说吴三桂听从命令,那也只能是听从朝廷的命令,内阁的命令,或者皇帝的命令。
他袁崇焕如今身为三军都督府大都督,上柱国,本来就没什么实权,这是明摆着的,他怎么能调动得了吴三桂呢?
东林党知道袁崇焕在耍赖皮,可就是没办法戳破,只恨得牙痒痒。
“侯爷!”
“你也是去过陕西的,你当知晓让这些灾民来了京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眼见袁崇焕耍无赖,侯恂只得将目光转向韩羽。
然而韩羽却耸了耸肩道:
“会发生什么?”
闻声,侯恂气得跳脚道:
“百万灾民蜂拥而至,吴三桂这是要干什么?他是要造反吗?!”
别的,已经无法体现出此事的严重性。
只有“造反”二字,方能让这件事的严重性得到具象化的表现。
朝廷让吴三桂前期西北平乱,那是为了不让西北流贼闹到京城来。
可吴三桂倒好,他的确没让流贼闹到京城来,他反倒领着百万灾民往京城来!
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诶!”
“侯尚书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我可听说西北三地的灾民乃是自愿跟着吴三桂返回京城的,可不是吴三桂领着他们来的。”
韩羽忙给他纠正道。
这时,周延儒冷笑一声道:
“哼!”
“吴三桂率领大军日行不过三十里,他若不想领灾民入京,早在十天前就该抵达京城了。”
是啊,吴三桂这么慢悠悠的回京,不正是再给这些灾民领路吗?
他这就是在造反!
赤裸裸的造反!
陡然听到这话,韩羽忍不住笑出了声。
东林党众人见状顿时勃然大怒。
“陛下!镇北侯与吴三桂显然是同伙!”
“他们就是想造反!”
“若非吴三桂在前领路,百万灾民何至于敢往京城来?”
一时间,朝堂之上满是对韩羽的指控,认定了他跟吴三桂合谋造反。
面对这样铺天盖地的对韩羽的指控,崇祯哪里还能沉得住气,当即将目光对准了韩羽。
“镇北侯,此事你到底知还是不知!”
崇祯当然不是真的沉不住气,而是表演沉不住气。
只是因为跟韩羽早就有过商议,也同意了韩羽的新世界计划,所以此刻在质询韩羽时,他的语气明显没有融入当下环境,显得十分生硬。
而且他问韩羽到底知不知道这件事,那就是明显偏向于韩羽不知道此事,故作糊涂。
如此粗糙的表演,饶是韩羽看了,也不由微微摇头。
辛亏东林党众人此刻都将目光停留在韩羽身上,不然他们肯定会发现端倪。
面对崇祯的质询,韩羽好整以暇的出列道:
“回陛下,臣不知此事。”
“但我很好奇诸位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话锋一转,韩羽的目光扫过东林党人,而后淡淡道:
“西北灾民若想涌向京城,试问仅凭吴三桂的数万大军,如何阻拦?”
这是第一点。
百万灾民涌向京城,就算吴三桂手下的兵再厉害,那也是没法子阻拦的事。
因为朝廷让吴三桂平定流贼,吴三桂自当奋勇向前,所向披靡。
可面对灾民,吴三桂如何阻拦?
劝说?那无异于对牛弹琴。
动手?杀害百姓灾民?
这种事吴三桂敢做,朝廷敢认吗?
“再者,京城就在这里,既不会飞,也不会跑,就算没有吴三桂在前,百万灾民也能循着官道来到这里,难不成没有吴三桂在前,他们就不认识路了?他们就不知道京城在哪里了?”
这是第二点。
百万灾民涌向京城,跟吴三桂在没在前面领路没有任何关系。
总不见得没有了吴三桂领路,这些灾民会在半路上迷路,不知道京城在何方了吧?
显然不可能。
“最后,虽说从西北至京城不过数百里的路途,可沿途百姓见了如此阵仗,他们会不会害怕,会不会恐慌?百万灾民这一路前来,路上要不要吃食?要不要睡觉?刮风下雨了要不要找个地方躲上一躲?”
“若无吴三桂的大军,只怕这百万灾民早就乱成了一锅粥,路过谁就抢谁,看见什么就吃什么,沿途省份早就闹得鸡犬不宁。”
“到了那时候,诸位大军还有闲情逸致来弹劾吴三桂造反吗?”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吴三桂的大军领不领路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吴三桂的大军在,至少能保证这百万灾民不会闹出什么麻烦,不会让西北至京城沿线的民生军事彻底崩溃瘫痪。
换句话说,吴三桂不但没有造反,反而因为他的存在,阻止了百万灾民乱来。
“诸位不感谢吴三桂也就算了,居然还弹劾他,当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韩羽话到最后,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