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211章 留下来

书名:大明:我的初恋是皇后本章字数:2191

 

韩羽从山东直接赶至河南开封,他将所有的蒙古大军都留给了卢象升。

为什么?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在河南开封这个地儿,就算他带了一部分骑兵前来,也起不到骑兵应有的作用。

攻城战中骑兵本就没什么作用,再加上开封城外地势陡峭,狭小,根本不利于骑兵展开。

所以他此番前来河南,可谓孤身一人。

但他的援军从他离开山东那一刻,便已然在路上。

他只要守住开封城,这一仗便能大胜。

为此,他沿用了当年西平堡一战时,孙承宗使用过的战术。

让一部分人出城袭扰敌军,牵制住敌军的主力,延缓敌军攻城的进度。

曹文诏领着两千人骑着马匹飞快来到正面战场。

可当他观察张献忠中军位置时,他忽的发觉自己此番可能会死在这里。

只见张献忠将中军大营放在了城外一个山丘之上,山丘的左右两边均是惠济河,也就是开丰城的护城河,此刻张献忠已经完全占据了护城河上的桥梁。

他若是直接冲击张献忠的中军大营,势必要沿着惠济河的外侧进攻,一旦受阻,那他们的退路便只有这一条惠济河。

这对他而言,可谓绝境。

要么冲上去送死,延缓张献忠的进攻速度,要么回城里和韩羽一起等死。

无论哪条路,对他而言都是绝境。

换做其他人,此刻只怕早已望而生畏,打道回府,龟缩在城内等死。

甚至直接哗变,带着两千士兵扭头就走。

这在大明并不罕见,不然何来如此之多的明军造反?

可曹文诏之所以能够受到孙承宗,袁崇焕,韩羽三代辽东将领的青睐,正是因为曹文诏也是个猛人。

只不过之前在辽东,一直都是韩羽在主导整个战场形势的走向,他虽是孙承宗的副将,可负责的一般都是断后等不甚危险的工作。

这一次,乃是他这个袁门四子之一的战将,自辽东战场以来,第一次充当先锋。

于是,大明的第四个猛人登场。

曹文诏,山西大同人。

当初韩羽在大同府为蒙古大军征粮,就是在他的家乡。

和前面三个猛人不一样的是,曹文诏属于地痞流氓出身,在参军之前,他既没有文凭,也没有履历,更没有背景,甚至出生不详,他就像是千千万万个明军士兵的缩影,只为一口饭,所以选择参军。

而他这些年的从军经历,三个字便可以概括:留下来。

九年前,他选择参军,跟着一个名叫熊廷弼的人到了辽东。

他原本以为那是他军旅生涯的第一站,但他不知道的是,那是他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战。

在那里,他见到了何谓战场,何谓厮杀,何谓尔虞我诈。

面对这个世上最残忍最复杂的游戏,曹文诏没有选择像个愣头青一样横冲直撞,他用冷静的眼光,镇定的思考,勇武的行动来向他的上司证明了一件事,他就是为打仗而生的。

但事实却是,无论是熊廷弼还是王化贞,当时都没注意到他这个军事天才。

在这两位大人物的眼中,类似曹文诏这等会打仗的小兵,根本不值一提。

熊廷弼的战略思想是将广宁当作女真人的盛京,也就是沈阳,重点布防。

然后将除广宁以外的其他地方全部视作缓冲区域,只要女真人发动进攻,他就能提前得到消息,进而在广宁进行布防,从而防守住女真人的进攻,让女真人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战果。

但这也就意味着,女真人能够在其他地方肆意劫掠。

对于熊廷弼而言,这点损失根本算不得什么,打仗嘛,哪有没损失的?

可这对于时任辽东巡抚的王化贞而言,这就是他失职,所以他猛烈反对。

两人关系就此破裂,十四万大军全线溃败,广宁落入皇太极之手。

当时的曹文诏就在溃败的明军当中,可他并未逃走,他选择留了下来。

因为他知道不逃是一死,逃也是一死,不逃或许还能对得起自己身体里流淌的汉人血脉,尽管此战溃败。

但也正是因为他没有选择逃走,他在这里遇到了他生命中的一个贵人,那就是孙承宗。

孙承宗来到宁远,在短暂的思考后决定重修宁远城,而负责此事的,就是曹文诏。

曹文诏的勤勉与努力,皆被孙承宗看在眼里,随后孙承宗提拔他当上了游击将军。

在经过数年的血与泪的拼杀后,他终于从一个杂兵,变成了杂牌将军,这对他而言,也算是一种慰藉。

可没多久,也就是五年前,孙承宗被罢黜,他还是留了下来,随后见到了袁崇焕。

袁崇焕作为孙承宗的弟子,自然对曹文诏深加信赖,从袁门四子中他仅在吴三桂之后,便不难看出袁崇焕对他的重视,委以副将之责。

接着便是一年前,己巳之变,在北京城前,袁崇焕被崇祯下狱,祖大寿率领关宁铁骑返回宁远,他依旧选择了留下来。

没有谁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有人知道当时他到底在坚持着什么。

世人所能看到的只是当孙承宗再度被启用时,在收复永宁,遵化等四城时,他再度成为了孙承宗的左膀右臂,奋勇杀敌,打得当时驻守在此地的女真贝勒阿敏抱头鼠窜。

而如今,他成为了韩羽的部下,来到了开封。

从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韩羽,他都跟过。

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都打过。

没有一次退缩,没有一次逃跑,他的每一次的选择都一如既往的坚定不移,那就是留下来。

而这一次,他的选择还是如此。

留下来。

面对根本无法冲击,即便能够冲进去,也只有一死了之的流贼大军,他仍旧选择了自己这十多年来一直坚信的选择。

他从腰间拔出佩刀,双眼如炬,泛着坚毅。

这一刻,没有任何言语,漆黑的夜空里只有前方山丘上流贼中军大营,以及身后开封城楼上的火光摇曳。

城门口的厮杀声与惨叫声就像是一道道不肯停歇的号角,催促着,鼓舞着,让他奋不顾身的猛拽缰绳,而后挥舞着手中的尖刀,朝着流贼大营冲去。

两千人的敢死队,正面硬冲两万人的中军大营。

曹文诏用他的行动再度证明了一件事:他除了会打仗以外,他还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尽管从小到大并没有人给他灌输这种情怀。

他只是一路走来,一路看见,一路心有所感,一路自我完满。

留下来。

为了这个国家留下来,为了这个民族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