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218章 改变规则

书名:大明:我的初恋是皇后本章字数:2210

 

比起反腐肃贪,韩羽更看重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范贪腐的制度。

这才是最关键的。

袁崇焕,吴三桂,韩一良,余大成等人对此深表赞同。

他们也都清楚,预防官员贪腐,远比惩治官员贪腐更难。

具体该如何做到呢?

韩羽暂时还给不了他们答案,因为这件事他也还没有具体详细的计划。

但此刻他们已经查到东林党官员贪腐的实际数据与证据,扳倒东林党的任务势在必行。

韩羽一时一筹莫展。

若无详细的预防贪腐的计划,那扳倒东林党就等于换汤不换药,根本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而若不扳倒东林党,那他即便有详细的预防贪腐的计划,也无法实施。

两件事在这里竟然形成了一个闭环,首尾相连,无法拆开单独进行办理。

“秋闱马上就要开始了,或许这是一个契机。”

这时,韩羽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扳倒东林党,朝廷六部机构必然崩溃,大明帝国这台机器必然瘫痪。

要维持朝廷的运转,又要扳倒东林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才问题。

虽说秋闱只是乡试,可也正是因为只是乡试,参与的秀才大多还没来得及,或者说大部分秀才还没被地方官以及朝廷六部的官员渗透,这些秀才中,很有可能就有未来支撑起大明六部机构的人。

利用此次秋闱,向全天下传递一个朝廷锐意进取的决心,同时给广大学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为朝廷选拔一批具有道德水准极高,且愿意为朝廷效命的人才,则是韩羽想要达到的目的。

可还是那个问题,具体应该怎么办呢?

还别说具体应该怎么办,光是笼统的想一想,韩一良就觉得这事儿很难办。

“首先,南北直隶咱们就不用说了,这两处的国子监祭酒都是东林党的人,每年东林党就是从他们着手,为东林党选拔人才,收入党内,充实羽翼。”

“至于各地布政使衙门,那就更不用说了。”

“虽说秋闱只是选拔举子,可这些举子以后绝大多数都是要入国子监的,由这批人选拔上来的举子,不是东林党那也是东林党,咱们根本插不了手。”

韩一良原本就在吏部任职,故此对朝廷科举之事最为清楚。

他的一番话说完,一旁的余大成也点头道:

“正是因为东林党掌控了朝廷的人才选拔和官员晋升大权,满朝文武都是他们的人,未来上位的也是他们的人,大家都排好了顺序依次上岗,只是谁先谁后的问题。”

“所以他们才敢明目张胆的贪腐,而不怕被百官纠察弹劾。”

“秋闱之事,以我们如今掌握的权力,根本无法插手,侯爷的想法,恐怕难以实现啊。”

秋闱向来都是由吏部和礼部负责,然后将任务具体分发到南北国子监以及各布政使衙门。

从吏部和礼部开始,就是东林党的人,下面具体办事的也是东林党的人,他们如何才能插上一脚呢?

“那咱们就改一改这规矩。”

韩羽脸上露出点点微笑。

众人闻声一怔,均是不解。

但在翌日的早朝上,韩羽便给他们详细的解释了一番。

......

早朝,奉天殿。

因为秋闱临近,吏部尚书王永光自然第一个上疏,向崇祯请示今年秋闱的种种流程。

按照朝廷一贯以来的制度,此次秋闱的时间定在了一个月后,开考时间为十月中旬。

因为今年己巳之变的原因,推迟一两个月开考很正常。

具体流程为,吏部和礼部商议此次秋闱的科目题目,然后交给南北国子监以及各布政使衙门,让他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中挑选几个最适合当地考生的题目,进行考试。

这里需要提一嘴的是,自古以来,因为南北学子受教育程度不同,在秋闱,也就是乡试这个环节,每个地方的考试题目都不尽相同。

这个规矩也沿用到了后来的清朝以及现代社会,地方不同,考试题目则不同。

按理说,王永光奏疏上的提议没错,他本是按规矩来办的。

即使崇祯知道这是东林党结党的一种手段,也无法戳穿。

毕竟秋试本来就是属于常规科考的范围,而且王永光按照规矩办的,他这个皇帝能说什么?总不能不让今年的学子参加秋闱吧?

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韩羽,希望韩羽能让今年的秋闱稍微有点不一样。

而韩羽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他今天上朝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今年的秋闱变得不一样。

“陛下,臣有奏。”

韩羽昂首挺胸的出列。

崇祯忙抬手示意。

见状,韩羽朝着崇祯再度一躬身,而后这才看着一脸警惕的王永光道:

“王大人,秋试乃为国家储备人才的第一途径,意义重大。”

“而今年朝廷又经历了平定辽东,平定西北,浙江与江西一百多名地方官集体被罢官免职等一系列大事,今年的秋试,似乎不该再继续按照往年那样办。”

想要改变规则,那就要有理由。

而韩羽的理由,虽说不上合情合理,但至少合法。

特别是他着重提到的两江一百多地方官被集体罢官的事。

他说这话,就等同于怼着东林党的脸说:看看你们选上来的,都是些什么糟糕玩意儿?

王永光自然明白他这话的意思,可碍于两江一百多名官员被罢免的事实,他实在找不到合理的理由来进行反驳,当即只得微微侧目看向周延儒。

周延儒得到信号,当即看向韩羽冷冷道:

“侯爷不是武将么?什么时候也管起科举之事了?本阁记得,陛下并没有给侯爷这样的权力吧?”

他不知道的是韩羽身上有崇祯的金牌,韩羽可以就朝廷任何事发表意见。

当然,韩羽肯定不会直接说自己有皇帝金牌。

他只是淡淡的回应道:

“身为臣子,为国家人才选拔提出意见,需要陛下给予什么权力?”

“难不成我大明朝的官儿,都是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阁老不喜欢管闲事,但本候很喜欢,而且这也不是闲事,此乃国家社稷之重,江山延续之责,身为臣子,理应参与。”

这几句话,韩羽说得可谓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饶是周延儒听完,一时也是眉头紧皱,脸色难看至极。

为国家大事效力,需要理由?

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实乃身为臣子的本分!

如此理由,周延儒既无法反驳,也不敢反驳,只得恨恨的咽下这口气,继续听韩羽言道。

而韩羽逮住机会,自然不会让众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