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让燕云十六州:防御北方游牧部族地理优势的丧失
两宋时期,赵氏政权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同宋王朝并立的不同民族政权相继出现。北方先后有契丹建立的辽国和女真建立的金国,西北方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宋朝与北方民族政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两宋时期重要的历史线索。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国家,上古以来,居于现在黄河流域地区的所谓中原国家,就时常面临来自北方与西方游牧民族的政治与军事压力。由于中原国家的主要生产方式为定居式农耕生活,机动性差,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其人多身体彪悍,擅长骑射,再加上长年逐水草生活,机动性强,在与中原国家的战争中,大多数情况下都占据上风。
为了抵御来自西北方面的游牧部族军事压力,中原地区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春秋时期的三晋韩、赵、魏三国,纷纷在本国濒临游牧部族的边境地区修筑长城,用以限制游牧部族骑兵的进攻。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仿效游牧部族的战争方式——“胡服骑射”,成功地抵御了来自北方的游牧部族。但这种摈弃本国习俗,完全游牧部族化的“变革”并不是一个可以长久实施的政策,因此,如何利用本国优势(包括政治、地理、文化等方面)来抵御抑或消除西北游牧民族带来的军事压力,几乎成为历代中原国家争论不休的对外方针。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政权更迭频繁、战争频仍,虽然五代各个国家君主几乎都怀有削平各地割据政权,重新建立大一统国家的雄心与抱负,但限于当时复杂的局势与历史条件,都没能实现这一目标。伴随着中原地区的常年混乱与割据,西北方面游牧部族却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契丹辽朝。
“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其含义众说纷纭,通行说法为“镔铁”,象征着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契丹族来源,一说源自东胡或鲜卑宇文部,一说起源于鲜卑系的别部而不是鲜卑的直接后裔。学界一般认为契丹出自东胡或鲜卑宇文部。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十六国时期,契丹族已经出现。据《魏书·契丹传》记载,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
契丹族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臣服于北方游牧部族突厥。契丹人生活在东达辽河,西至吐护真水(今老哈河)上游与奚族地相邻,南抵今辽宁省朝阳市北约一百里处与营州地连接,北在今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与室韦为邻的区域内,以游牧、狩猎为生。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契丹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由于唐朝国力强盛,契丹虽然多次南下骚扰,但均未能深入内地。
耶律阿保机继任联盟首领后,不断向外征伐,通过战争掠夺了大量人力、财富,实力大为增强。此时,中原地区唐王朝崩溃,天下大乱,各地割据势力为了战胜对手,时常向强大的契丹寻求支援,这为垂涎于中原地区的丰富资源,一直伺机南下的契丹人提供了契机。
契丹人南下之初,遭到割据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强力阻击。据史书记载:“刘仁恭习知契丹情伪,常选将练兵,乘秋深入,逾摘星岭击之,契丹畏之。每霜降,仁恭辄遣人焚塞下野草,契丹马多饥死,常以良马赂仁恭买牧地。”后来刘仁恭父子为了争权夺利,骨肉相残。契丹人乘幽蓟混乱之机,从刘守光手中夺取了平州。李克用、朱温对抗之时,双方都极力拉拢契丹,阿保机经过考虑,倒向朱温,向朱温求册封,朱温则以“共灭沙陀”为条件。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年号为“神册”。辽政权建立后,继续向河北、河东用兵,并将攻占黄河以北作为军事、政治目标,先后掳掠突厥、党项、吐浑、小蕃、沙陀诸部,进军朔州,掳掠蔚、新、武、妫、儒、幽、涿、定等州,辽军南下时多次与李存勖发生军事冲突。在与李存勖的战争中,辽军屡屡失利,未能达到向南扩张境土的目标。契丹天赞二年(后唐同光元年,923),李存勖建立后唐,灭亡后梁。阿保机看到后唐实力强大,改变了战略部署,采纳皇后述律氏的意见,暂时放弃了对中原的强力军事进攻,只以少量兵力袭扰燕、赵,并不深入。转而集中力量出兵渤海,为进一步南下中原解除后顾之忧。
契丹天显十一年(后晋天福元年,936),后唐末帝李从珂与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互相猜忌,石敬瑭遣使至辽求援军。九月,辽太宗率五万骑,号称三十万,自扬武谷(今山西省朔县南)南下,至晋阳,与后唐兵战于汾水,后唐军大败。此时后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父子欲乘乱取代后唐,秘密与辽太宗联络,要求立己为帝。后唐军一败再败,末帝自焚而死。十一月,辽太宗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为了表示谢意,向辽称臣,尊耶律德光为父。后晋天福三年(938),割幽、蓟、云、朔、蔚等十六州给辽,每年向辽供帛三十万匹。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包括幽州(今北京市西南隅)、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蓟州(今河北省蓟县)、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涿鹿县)、妫州(今河北省怀来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省蔚县)、应州(今山西省应县)、寰州(今山西省朔州市东)、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
燕云十六州的丧失使辽朝与中原地区国家的战略形势发生了重大改变。辽境土扩展至今河北、山西北部,对中原地区形成俯冲之势。中原地区失去了古北、居庸等天险,长期以来赖以抵挡契丹南下的地理优势丧失殆尽。
石敬瑭依靠辽为后盾镇服中原地区,因此,对辽朝奉命唯谨,故终石敬瑭之世,辽晋间少有嫌隙。辽会同五年(后晋天福七年,942),石敬瑭死,侄石重贵立,辽晋关系恶化。辽会同六年(后晋天福八年,943)十二月,辽太宗发兵攻晋,历时三年,灭亡后晋。辽会同十年(947)正月,辽太宗入汴,实现了占领黄河流域的夙愿,改国号为辽,年号“大同”。但是,为解决军食,契丹人四处打草谷。辽太宗又命判三司刘昫筹措钱帛犒军,括借都城和诸州吏民财物,群情骚动。各地吏民多杀辽所任官,太原刘知远也乘机称帝自立,辽未能真正控制中原局势。四月,辽太宗北归,随后,中原汉官、汉将多投靠刘知远,辽灭晋所得州县旋复失去。
辽天禄五年(后周广顺元年,951)正月,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灭汉建周,刘知远从弟刘崇不承认后周,在太原建立北汉。北汉、后周都遣使与辽结好。辽世宗遣使册封刘崇为大汉神武皇帝,北汉成为辽在中原的又一个附庸,并得以依靠辽朝与后周抗衡。
九月,辽穆宗改元“应历”,他继续奉行援汉抗周的政策。受北汉、辽朝联兵的威胁,后周对北方一线采取守势,集中力量南下,周世宗显德五年(辽穆宗应历八年,958),后周结束南征,回师北向。次年四月,周世宗亲率大军自沧州沿水路入辽境,辽益津关(今河北省霸州市)、瓦桥关(今河北省雄县)守将和莫州、瀛州刺史举城投降,辽关南二州十县地入周。周世宗改瓦桥关为雄州,改益津关为霸州。从此,辽失去了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后周显德六年(959)五月,周世宗正欲乘胜集中兵力攻取幽州,不幸染疾,英年早逝。至此,五代与辽朝的妥协、对抗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