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守将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宋钦宗在吴敏的推荐下见到了李纲。在奏对中,李纲总结了金军出兵的五大欲求,认为他们的军事行动要达到的目的是:第一,称尊号,获得北宋的尊重;第二,索还逃亡者,加强人口;第三,要求增加岁币,获得更多收入;第四,要求犒师,即一次性的物资赔偿;第五,割地。
他认为第一、第二项,对于北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应该满足对方;第四项一次性赔偿,对北宋来说只是一次性支出,也可以尽量满足对方。
但第三项,由于宋徽宗许诺的岁币已经很高,加上是持续性支出,每年都要交,所以不能轻易许诺再增加岁币。至于第五项,更是万万不可,这不仅是土地丢失的问题,而是意味着北宋将失去屏障,未来守不住。
李纲建议皇帝在这个指导原则下与金军展开较量,同时不要懈怠军事上的准备。
第二天,宋钦宗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这是李纲第一次跻身于北宋重要官僚行列,但仍然不算是最高的宰执级官员,没有资格参加国务会议。宋代官阶最高的几位官员称宰相,还有几个副宰相称为执政,共同组成最高官员群体。
正月初四,金军正在渡河的消息传到京城,宋徽宗已经离开,宰执级的官员都在劝说宋钦宗赶快逃走。他们大都认为,宋钦宗离京之后的第一选择应该在襄阳一带。
为什么是襄阳?这就要从中国的地理结构谈起。在中国,秦岭—淮河将国家分成了南北两部分,沟通这南北两部分的道路主要有三条,分别是从陕西入四川的西路(也叫蜀道),从淮河到长江流域的东道(宋徽宗逃亡时所走的道路,运河也修建在这条路上),以及从河南中部经过南阳、襄阳到达湖北、湖南的中路。中路位于三条路中间,而襄阳又在中路的中间,所以被认为是中华的地理中心,也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如果宋钦宗逃到这里,比起宋徽宗逃到江南要好看一些,同时也可以说是为反攻做准备。
除了襄阳,也有人建议西去长安组织反攻,也就是选择西路。
如果能进行有序组织,皇帝撤离首都也不算是错误的选择。在全局性战争中,首先要保证的是皇帝的安全,因为皇帝就是指挥系统的最高首脑。其次,等皇帝撤离了,还要对整个首都的平民进行有组织的疏散。平民撤离完毕,军队再入驻,展开顽强的防守,守住都城,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反攻。
由于金军兵马并不算多,只要组织得当,是可以利用上述策略将他们击败的。
但这样的策略只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之中,现实却是,由于金军来得太快,朝廷仓促准备,一旦皇帝出走,不仅无法组织有效的平民撤离和军事防御,反而会导致后方的大混乱和战线的崩溃。可以想象,只要皇帝一离开,溃兵立刻就会逃离,把平民丢下不管,而平民由于缺乏有效组织,很可能会出现一次踩踏式的大悲剧。溃军和难民还会冲击其他区域,北宋的军事将彻底瘫痪。
因此,考虑到实际情况,要想组织有效反击,皇帝不仅不能离开首都,还必须负起责任,鼓励士兵,防止哗变。
李纲作为兵部侍郎,在宰执们开会时并没有资格参加。但他越级来到了开会现场与宰执们辩论。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如果皇帝逃走,哪怕是去襄阳,整个大宋江山也就完蛋了。在他的鼓励下,皇帝终于决定留下。
为了让李纲在未来可以参加国务会议,皇帝问下属,宰执级官员中是否还有空缺?恰好尚书右丞有缺,皇帝就现场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尚书右丞虽是执政级官员的最低一档,却让李纲有权参加国务会议了。
直到正月初五,皇帝仍然处于摇摆之中。他的日常用品甚至都已经装车。李纲煽动了禁卫军,让他们表示坚决不走,再以此胁迫皇帝,让他明白即便上了路,也有可能被军队抛弃。皇帝决定不走之后,李纲又用皇帝的名义去强迫大臣留下。他几乎是凭借个人的力量威逼利诱,才将整个朝廷留在了京城。
当天,皇帝在李纲的半强迫半说服下来到了宣德门慰问士兵。皇帝只是象征性地露一下面,李纲与吴敏却借机大做文章。他们在士兵面前大声朗读着事先准备的檄文,每读一句,下面都激动地应和着,直到所有人感慨泪下。
汴京被弃城的危险暂时过去了,但接下来,是怎么守城的问题。由于承平日久,人们不仅忘记了怎么守城,甚至连守城的工具都没有了。我们不妨看一下李纲时代的北宋汴京城是什么样子的。
北宋汴京城包括内城和外城两座城墙,内城(也称旧城),周长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修建于唐朝建中二年;外城(也称新城,罗城)修建于五代时期的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四月,周长四十八里二百二十三步。
根据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决定定都汴京时,曾经对城墙进行过一次改造。这次改造的图纸最初是由宰相赵普设计,设计方案颇有唐代风范,城市街道横平竖直,坊市燕然,但宋太祖看了大怒,立刻让赵普重新画了一张图,图上曲曲弯弯,到处是不合几何学的地方。于是,北宋的首都看上去如同一个委屈的古怪城市,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
到了宋神宗时期,曾经试图对城市进行改造,但最后也没有改成,只是增加了一圈女墙作为保护。
宋徽宗大建宫室的时期,终于有机会将首都美化一番。政和六年,改造工程开始,将原来不平的地方都拉直,并扩大了一部分,于是首都外城的周长扩大到了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重修之后,首都的确漂亮了很多,但由于城墙过于笔直,反而容易受到攻击。金人的大炮在四面轰击时,会引起大规模倒塌。
汴京城墙的内城墙一共开了十二个门,东城墙三门:靠北的叫望春门(旧曹门),往南分别是丽景门(旧宋门)、角门子;南城墙三门:中间的叫朱雀门,东面的叫保康门,西面崇明门(新门);西城墙三门:从南往北分别是宜秋门(旧郑门)、角门子、阊阖门(梁门);北城墙三门:中间景龙门,西面天波门(也叫金水门,传说中的杨家将的府邸号称天波杨府,就在这个门旁),东面安远门(旧封丘门)。
汴京城的外城墙更加复杂,一共十二个陆城门和八个水门,陆门分别是:东城墙两门,南朝阳门(新宋门),北含辉门(新曹门);西城墙三门,南顺天门(新郑门),中开远门(万胜门),北金耀门(固子门);南城墙三门,中南薰门,东宣化门(陈州门),西安上门(戴楼门);北城墙四门,从东往西分别是长景门(陈桥门)、永泰门(新封丘门)、通天门(新酸枣门)、安肃门(卫州门)。
外城由于有三条大的河流贯穿,又形成了八个水门,供货物进出,每个水门里都有铁闸,随时可以放下,防止外面的敌人偷袭。其中汴河上水门分成南北两个,称为大通门和宣泽门,下水门南北分别称为上善门和通津门,惠民河上水门叫普济门,下水门叫广利门,广济河上水门叫咸丰门,下水门叫善利门。
为了御敌,外城的城门大都带有三层瓮城,扭头开门。所谓瓮城,指的是一个城门不是一道单门,而是在城门位置修建一个与城墙同高的围子(即瓮城),围子上开两个门,一个门对着城内街道,一个门对着城外,人们要从城内出到城外,要先经过内门进入围子里,再从围子经过外门到达城外。敌人来进攻,即便攻破了外门,也只是进入围子里,反而更容易被守军从瓮城城墙上瓮中捉鳖发动攻击。汴京的瓮城是三层,意味着有三个门,更加稳固。
所谓扭头开门,是指瓮城的内外门不是正对着的,人们从城内的街道先经过内门进入瓮城,瓮城里的路要转一个九十度的弯,再通向外门。这种扭头门的设计是为了避免攻城方的大炮直射,也是增加攻城方的难度,加强守卫实力。
不过,御道上的四个门——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由于皇帝经常使用,都修的是直门两重,这四个门就成了防守方最薄弱的环节。
在城墙外,有一条宽十余丈的护城河,名叫护龙河。河两岸遍植杨柳,粉墙朱户,禁止行人往来。城墙上每隔百步就设一个马面,所谓马面,就是比城墙更宽,向城外突出的墙体,由于更厚,不仅可以抵御炮火的攻击,也更容易对付城下的敌人,避免形成死角。马面上有战棚,以及躲避弓箭的女墙。城墙内有专门的牙道种植了树木,每两百步有一个武器库。在首都有一个机构叫京城所,专门负责武器与城墙的维修。
这种看似非常专业的设置,还是只存在于理想之中,现实却是另一副模样。当李纲和宰执们争吵时,京城所负责人陈良弼立刻跑了过来,向皇帝报告首都是守不住的。因为宋徽宗修筑城墙时只考虑了美观,没有想到京城会遭受攻击,因此将城墙的防御功能减弱了。
改造时拆掉了用于防御的木制塔楼(楼橹),考虑到天下太平的局面,楼橹迟迟没有修复,就是有一些旧楼橹,也由于改造工程采取了新式墙面,和旧楼橹的制式已经不合拍了。旧楼橹比较大,在城墙上无法放置,可如果截成两个,又太小了。虽然京城还存着不少木料,但需要五千木匠一个月才能建好。
更麻烦的是,在城东的新宋门外,有一个叫作樊家冈的地方,这里由于接近皇家禁地,在开挖护城河时深度不够,成了防守的最大薄弱点,再补挖已经来不及了。
京城所的人都没有信心,李纲又该如何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