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封君与门客(一)
战国中后期,王侯贵族之间流行养士之风,他们竭力网罗人才,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当时的贵族公子以养士闻名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人称“战国四公子”。
(一)孟尝君
孟尝君,名田文(?—前279),齐国宗室大臣田婴之子,因其封地在薛(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人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而闻名。
孟尝君在薛,招致各国游士及有罪亡人,不惜散财厚待宾客。他跟宾客谈话时,屏风后常有人记录。宾客离去后,孟尝君就派人前去问候并赠送所需物品。因此有很多人都来投奔,他家的食客多达三千。
秦昭襄王酝酿与齐结盟,听说孟尝君贤明,就派其同母弟泾阳君到齐国去做人质,请孟尝君到咸阳来。孟尝君决定到秦国去,很多人来劝阻他,他都不听。
公元前299年(齐湣王二年,秦昭襄王八年),孟尝君入秦,被秦昭襄王任命为相。有人对秦昭襄王挑拨说:“孟尝君相秦,必优先考虑齐国利益然后才考虑秦国利益,那样,秦国就危险了。”秦王便以楼缓为相,把孟尝君软禁起来并欲加害。孟尝君派人向秦昭襄王的宠姬请求解救。宠姬的条件是要得到一件白狐裘,孟尝君只有一件白狐裘,早已献给了秦王,于是很犯愁。他手下有位门客,在夜里装扮成狗,从秦宫衣库里盗出了白狐裘,献给了宠姬,宠姬就劝说秦昭襄王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即刻奔逃出关。秦昭襄王不久就后悔了,派人急追。孟尝君一行赶到秦的东境函谷关时,正是半夜时分,关门紧闭。按照秦法,须鸡鸣时才能开门。孟尝君门客中有位善学鸡鸣者,学作鸡鸣,哄开了函谷关门,他们乘机逃出了秦国。古代成语“鸡鸣狗盗”,就是来源于这一故事。
孟尝君回到齐国后,担任齐相,执掌齐国国政。他因为怨恨秦国,就与韩、魏联合,一起攻秦,兵至函谷关,一时秦国大震。
有个叫冯谖的人,因为穷困不能自理,就做了孟尝君门下的食客。孟尝君问他的爱好和擅长,都说没有。孟尝君身边的人轻慢冯谖,孟尝君却给了他不错的待遇。
后来,孟尝君要派一名熟习会计的门客到他的封地薛去收债。冯谖自荐,表示愿意去。孟尝君就给他预备了车子,装载着借契准备动身。冯谖告辞时问:“债收回以后,买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说:“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到了薛地,把欠债的老百姓都召集起来,核对借契完毕,就假托孟尝君之名,把债款全都免了,并把借契烧掉了。冯谖回来,求见孟尝君说:“我收完债,私下想,您家珍宝、狗、马、美女都很富足,只缺少‘义’,就用债款替您买了‘义’回来。”孟尝君问:“怎么买‘义’啊?”冯谖说:“薛是您的封地,可您却不像对子女一样抚爱当地百姓,还对他们放债取利。我假托您的命令,把债款都免了,并烧掉了借契。老百姓都在欢呼。这就是我替您买回的‘义’。”孟尝君心里很不高兴,但又不好说什么。
过了一年,齐湣王免掉了孟尝君的相位,孟尝君只好回到他的封邑薛。离薛地还有一百里,老百姓就扶老携幼来迎接他。孟尝君对冯谖说:“今天我才看到先生替我买的‘义’啊!”
冯谖说:“狡兔有三窟。请为君复凿二窟。”于是,冯谖到魏国游说魏王:“齐君把他的大臣孟尝君免了,诸侯先迎之者,国富而兵强。”于是魏王把相位空出来,遣使者携带“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魏国使者多次往返,孟尝君坚辞不去。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君臣恐惧”,写信向孟尝君道歉,以隆重的礼节,迎孟尝君复相位。冯谖又对孟尝君说:“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宗庙建成后,冯谖告诉孟尝君:“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过了不久,楚人攻薛,因为薛地有齐国先君的宗庙,齐王急忙发兵去救,薛遂转危为安。
孟尝君失掉相位期间,三千食客皆散去,只有冯谖一直跟着他。孟尝君既感慨又怨恨。冯谖说:“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就这样,“冯谖客孟尝君”成为一段美谈。
公元前283年,秦攻魏,兵到大梁。孟尝君游说赵、燕发兵救魏,秦割地与魏讲和,魏王“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孟尝君在相魏期间,赵惠文王还曾封以武城(今山东德州市武城县西北,有争议)。
孟尝君在战国四公子中是养士最早的一个。司马迁曾经到薛,观察“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他了解到,这是由于“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二)平原君
平原君赵胜,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弟弟。其封邑在东武城。平原君曾三次相赵,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251年。
平原君有门客数千。他家邻近民居,有个瘸腿的邻居蹒跚地去汲水。平原君的美妾在楼上看见后大笑。瘸腿邻居对平原君说:“大家千里而来,是因为您能贵士而贱妾。现在您的爱妾嘲笑我,我想得到她的人头。”平原君表面应诺了却没有照做,结果门客去了大半。后来,平原君杀了美妾向邻居谢罪,门客们才陆续又回来。
赵国田都吏赵奢主管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纳税,赵奢就依法杀了他家九位管事之人。平原君大怒,要杀赵奢。赵奢说:“君在赵为贵公子,却放纵自家而不奉公,这样就会使国家法律权威受损,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赵国就危险了,您又怎么能像现在这样富贵呢?如果以您的尊贵身份,奉公守法,那么全国上下都会安定,这样国家就会富强,赵国基业就会稳固,您作为贵戚还会被天下轻慢吗?”平原君认为赵奢说得有理,便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赵奢,“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因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赵军大败,秦军继而围攻赵都邯郸。赵国倾全力死守,派人向楚、魏等国紧急求援。平原君欲赴楚求救,要在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双全的人一同前去。有位叫毛遂的门客,自荐同行,于是与众人一道赴楚。
平原君到楚国后,与楚王商谈合纵抗秦之事,从早上一直谈到中午,也没有结果。毛遂于是手按剑把,走上前去说:“合纵抗秦对两国都有利,不合纵就都会受害,两句话就可以说完,你们从早上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这是为什么啊?”楚王大声呵斥道:“我跟你的主人在说话,你上来做什么!”毛遂手按剑把,逼近楚王说:“大王敢这样呵斥我,无非是仗着楚军人多。可现在,我跟您距离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握在我手里,楚军虽多,也帮不了您的忙。当着我的主人,您为什么这样无礼地呵斥我!况且我是为赵、楚两国考虑。”楚王见状,连声答应说:“是啊,是啊!先生的话有道理,我愿意与赵签订合纵抗秦的盟约。”毛遂问:“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毛遂于是命楚王身边的人拿来鸡、狗、马血,跪请楚王歃血定盟。于是,赵、楚两国最终订立了抗秦盟约。毛遂左手拿着盛血的盘,用右手招呼其余的随行人员说:“你们就在堂下歃血吧!你们碌碌无能,就是人们说的靠别人成事的人。”
平原君回国后,感慨地说:“先生陪我到楚国,使赵国重于九鼎、大吕,您的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我再也不敢说自己会看人了。”从此待毛遂为上客。这就是“毛遂自荐”成语的出典。
秦军围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安釐王畏惧秦国报复,一直犹豫不决,观望形势。平原君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就写信给信陵君说:“我以为你有救济别人困难的高义,现在邯郸危急,魏国救兵不至,你却无动于衷。纵然你轻易地抛弃我,难道不可怜自己的姐姐吗?”信陵君于是派人窃魏王兵符以救赵。
在邯郸被围的危急时刻,平原君“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于是“得敢死之士三千人”,由李谈率领与秦军作战,配合魏、楚救兵,内外夹攻,打退了秦军,邯郸之围遂解。
邯郸解围后,赵王准备为平原君增加封地,却被平原君拒绝了。平原君死后,他的子孙世代袭爵,直至赵国灭亡。
《荀子·臣道篇》说平原君能够协同有见识的人,“率群臣百吏……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而能“尊君安国”。总的看来,平原君还是以国事为重的赵国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