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三线足迹 时代记忆——乐山三线建设综述(7)

峨眉冶金机械厂

峨眉冶金机械厂是在完善冶金系统三线建设内部结构,解决省内中小矿山冶金企业备品备件的制造需要应运而生的。它坐落在成昆铁路燕岗站西南1.5千米处,峨九公路从厂旁经过,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十分方便。

1971年由冶金部和四川省投资建设,1972年底投入生产。主要生产蒸压釜、无牌坊高刚度轧机和球磨机。工厂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职工1400余人。工厂建成后,由四川省冶金厅投资和工厂自筹资金,对蒸压釜生产设备进行了大的技术改造,建成了蒸压釜生产线,使蒸压釜生产有了可靠的质量保证。机械厂生产的蒸压釜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或高于国家JB741-80标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企业跳出单纯服务于矿山和冶金企业的圈子,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发展成以通用机床设备为主的机械厂,具有较强的综合机械加工能力。

在短短几年中,峨眉冶金机械厂多渠道预测市场,引进先进设备,在扩大破碎机、球磨机、铸钢铸铁件的同时,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开发新产品,产品销售至全国20个省、市,并已进入国际市场。

国营五二五厂

1966年,二机部决定在四川西南地区建设一个机械修理厂,并决定由部四局所属国营西南26公司负责选点和建设。1966年4月正式将厂址选择在峨眉县十里山处,定名国营东风汽车修配厂,1970年正式投产,1971年正式命名国营五二五厂。工厂占地138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总投资598万元。其主要生产任务是汽车修理、汽车改装和特种运输车制造以及专用设备制造。

建厂初期,工厂主要是为核工业部门制造各种专用设备、修理各种车辆和生产各种汽车零配件。后经过调整、改造,转向民品生产,形成三条主要生产线。第一条是汽车改装线,主要产品有中型客运车、旅行车、救护车、环境监测车、飞机辅助车、水化分析车、数字地震仪器车、同位素运输车、气体取样车、废物固化筒运输车、遥控遥测车、气象预报车、铰车和各种类型各种用途的特种工程车辆。第二条是专用机械设备生产线,主要产品有液压岩芯钻机、强磁选矿机、油隔离泥浆泵、混凝土喷射机、妇女卫生巾包装机、大理石加工成套设备等。第三条是定型组合钢模板生产线,主要产品有平面模板、阴角模板、角模板、各种紧固件,工厂还生产15型轻骑发动机、机动三轮货运车和各种零配件。

工厂技术力量雄厚,专业设备配套。根据社会需要,承担各种大客车、旅行车和专用工程车的设计、制造和机械加工。设计、制造多种专用机械设备,该厂生产的峨眉山牌液压岩芯钻机,为地质、矿山的勘探、爆破、通风所用。

该厂生产的峨眉山牌数字地震仪器车,为国内首创,具有20世纪80年代先进水平。这种车是专供石油、地质、国防、原子能、科研等单位使用,经过核工业部、石油部、地质部等部门与单位的技术评议鉴定,在防尘、防震、隔音、密封、保温等性能上都符合同类进口车标准,被国防科工委评为科技三等奖。

工厂引进、设计、制造的油隔离泥浆泵,体积小、重量轻、可拆性强、搬运方便,主要用于输送粒度小、浓度稀的矿浆和尾矿,受到省内外的好评,并销售到东南亚和港澳地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五)科研教育基地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1965年,为了实现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实现国家战略核威慑力量,打破核大国对新中国的核讹诈和核封锁,党中央决定核潜艇工作再次上马。在前期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在西南地区建立一个配套比较完善的反应堆工程综合研究基地,代号为909,对外称西南水电研究所。为此,数千科技工作者、工人、军人奔赴三线,在四川夹江开始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建设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这一年被确立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正式建立的第一年。1965年9月,模式堆建设破土动工。1970年8月,模式堆达到满功率,成功实现中华大地首次核能发电。

为了配合军工任务开展相应的运行研究和辐照考验,1969年10月,中央批准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工程在909基地建设。1971年,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在一号点破土动工,10年后,建成并通过验收,投入运行。1973年,核动力院由西南水电研究所更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设计院。这一阶段属于核动力院第一次创业时期。

改革开放后,“三线调整”拉开帷幕,核动力院秉承“军民结合、纵横并举”的发展理念,建成中国脉冲堆、西安脉冲堆,完成秦山二期60万千瓦核电站、第二代核动力装置科研攻关和工程设计,建成以某核动力骨干试验装置为代表的第二代核动力试验研究基地,完成了核动力院第二次跨越式发展。

进入新世纪,中国日益走近国际舞台中心,迎来巨大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国防压力。核动力院瞄准“创新跨越、世界一流”的目标,研发设计出国内首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满足全球最高安全标准的第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并初步建成了国家第三代核动力研发平台。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所

该研究所的前身是黑龙江省原子核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1963年2月,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改名为二机部东北503所。1965年筹建,503所与二机部401所14室及水电部电力科学院热工2室合并成二机部585所,迁建于乐山县境肖坝,位于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处,占地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

该所前期重点进行实验装置的研究和建造,后期则以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为主。经过数十年艰苦努力,研究所已在中国核聚变领域成为技术力量最集中、设备最齐全,以受控核聚变基础研究为主,核聚变中间技术应用研究并举的综合基地。先后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国家“四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研制及“十五”“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任务。“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是由该所研究设计,全国10多个省市和国务院20多个部委的100多个单位通力协作建成的。

研究院拥有职工21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00多人。他们在环流器、磁镜、快脉冲放电收缩、仿星器等多种途径上,对受控核聚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与实验,从中开发并掌握许多科学技术的尖端主攻课题,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9项,国家级技术进步奖1项,国防科委重大成果奖92项,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奖38项,四川省科学大会奖19项,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各1项。全都达到了当时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的成果还为1980年中国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嘉奖。

“中国环流器一号”这个高水平的较大规模装置的研制成功、启动运行和取得实验结果,被认为是中国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在科学技术现代化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标志着国内的受控核聚变研究由建装置、打基础进入到了在较大规模装置上开展实验的新阶段,成为我国受控核聚变研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被评为“198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和“1985年中国十大新闻”之一。

研究所另外一台中等规模的超导磁镜装置,也是国内首创,建成于1975年,它同“中国环流器一号”都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此外,研究所还建有非圆截面环流器、高频加热磁镜装置、角向收缩装置、仿星器等14个小型实验装置。这些装置中属国内首创的1个,填补国内空白的3个。研究所在核聚变研究、“受控”研究上取得具有相当水平的成果,在科技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