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三线建设奠定了乐山的工业基础——访谈童光明(1)

张波 整理

编者按:三线建设是我国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工业布局的一次大调整。20世纪60年代,因“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需要,乐山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四川三线建设的重要地区之一。历史不能被遗忘,也不应该忘记。遵循“亲历、亲见、亲闻”的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原则,近日,编者专访了原中共乐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也曾任乐山市主抓经济的副市长,还是《乐山三线建设》一书编辑成员的童光明。通过对童光明同志的访谈,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乐山三线建设的情况。

编者:当年三线建设在乐山选址布点的总体情况如何?

童光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出于战备考虑进行三线建设,规划在乐山周边建立一个能生产常规武器,有相应原材料供应和必要的机械制造工业的基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加快建设战略后方的指示,乐山及时成立了“支铁办”和“支重办”。从1964年9月至年底,先后接待了国务院各部、委40多个单位来乐山选点建厂。期间,专署和涉及的县积极配合,市民也积极参与,按上级选址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1965年到1966年,各内迁单位从全国50多个城市的200多家厂矿和科研单位中,动员了一大批领导干部、工程技术骨干和施工力量3万多人,奔赴乐山,拉开了三线重点建设的序幕。

编者:1987年编撰的《乐山三线建设》一书,为那段历史勾勒了大致轮廓。当初编辑出版该书的出发点是什么?

童光明:乐山工业的发展主要是从最初的国民党时期的工业开始的,比如带“嘉”字号的——嘉阳煤矿、嘉华水泥、嘉乐纸厂等企业,到后来的三线建设时期布点,再到五小企业、乡镇企业、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乐山工业格局基本形成。在鼎盛时期,乐山工业最高冲到全省排名第三,称为“乐老三”,这与三线建设的发展密不可分。

回顾三线建设,到1975年,国家各部委在乐山共完成基建投资35亿元,建成大中型重点工程23个,使乐山的经济结构、城市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批具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骨干企业在乐山崛起,它们由军工生产、重要工业原材料以及后勤保障服务单位组成,成为四川战略后方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基地。

留下这段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三线建设在乐山形成的产品、技术、设备、科研、人才、管理等优势,值得借鉴和学习,这就是当时编辑出版《乐山三线建设》的初衷。

编者:乐山三线建设主要有哪些成就?

童光明:三线建设对乐山工业的影响,可以从几部分来讲。三线建设中,集中全国较强的专业技术优势,在乐山新建了核能工程实验和受控核聚变装置的科研基地,还建立了矿产综合利用和铁道科研单位。历史悠久,教学、科研力量很强的西南交通大学,也从唐山内迁到峨眉山下。这些单位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较高的声誉。

三线建设的成就,可以从建成的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反映出来。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东风电机厂是为军工和科研单位生产专机的大型工厂;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是国家专门从事半导体材料、高纯金属及合金化合物科研、试制和生产的重要企业;峨眉铁合金厂是年产8万吨铁合金产品的大型企业;峨眉水泥厂是我国最大的湿法生产水泥企业,设计能力年产100万吨;乐山冶金机械轧辊厂是面向全国,为冶金企业提供重要备品备件和非标成套设备的重点厂;建华仪器厂、星华仪器厂、庆光电工厂等,是生产电子元器件和仪器的专厂;还有驰名省内外的水工机械、矿山机械、制冷机械、挤压塑料模具等专业生产厂。这批机电制造企业的建成投产,从设备、技术、规模上根本改变了乐山原有机电工业的落后面貌,走上了为全国服务的道路。

在三线建设中,还新建了一批工业原材料保障企业。比如乐山造纸厂,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成的第一家生产高纯度绝缘木浆和电力、电子工业用纸的重点企业;长征制药厂是国家生产抗生素类原料药的大型企业。这些三线建设企业,在当时的四川省乃至整个中国都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编者:三线建设对后来乐山的工业布局、产业发展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