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451工程建设和装置研制(4)

在451工程主机零部件相继投产之际,1976年,院451研究室主任何成逊赴日本,考察了日本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受控核聚变研究,重点考察了托卡马克类型装置的研究状况、特点、动向及新热核工程技术的发展和采用,获得了一些积极启示。这年初,中国科学院派出一个5人小组,由我院全金关带队,赴意大利,参加了FT托卡马克装置的安装,深入了解了FT装置的设计、制造、试验、安装与调试的经验,为451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和建造获取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1977年,451建设连同303调试被二机部确定为我院当年科研的两个重点项目。上半年,451工程为了使主机与配套设备顺利地全面投产,抓紧进行了相应的工艺问题、先行试验与设备研制几方面的工作。451装置主机的先行试验装置——451小环流器,连同院307研究室的另一个托卡马克小装置——环形光源,都建造完成。两个小装置的加工工艺和安装工艺都非常精细,经调试,工程指标达到并超过了设计要求,同时获得了等离子体。当年,451工程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制造了一批标准和非标准设备,并完成了工程所需的许多实验工作。

1979年,451工程的装置研制迅速往前推进。在523厂进行的主机加工的中间试验项目完成一半,主机在厂预装、总装、总调准备基本完成。工程配套设备的安装调试准备均按计划完成。451工程的预试电流环装置的检修与改进也完成,并完成了部分试验。

1980年,二机部在批复院当年科研计划时,要求“特别注意抓好451主机及交流脉冲机组的研制”,“千方百计争取进度”。也就在这一年,523厂承担研制的451工程主机5大主要部件,在经过7年多的艰苦努力之后,终于基本研制完成,在523厂进行了451主机已完成部件的结构试装,于12月24日试装成功,证明主机的加工和组装精度达到甚至超过了设计要求。

7年多的时间里,523厂领导一直对主机质量非常重视。厂总工程师亲自担任主机三结合攻关小组组长。攻关小组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对设计中采用的工艺、技术都进行了反复试验,完成了几十项中间试验,突破了纵向场线圈、外真空室、内真空室、内垂直场线圈研制中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在加工中,工人与技术人员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了零部件的加工、装配质量。当年,451工程主机制造外的其他科研工作,如主机纵场线圈电场磁场分析、主机真空室结构烘烤实验等,也相继完成了一批。

1980年,是451工程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接近最后完成的一年。土建方面,工程的主厂房基本竣工,水、暖、电、空调、循环水系统等辅助工程均可提供使用。科研方面,主机研制基本完成并试装成功之外,工程的主要专用设备已研制完成,运抵现场,并且供电、控制系统方面的设备除两套8万千伏安交流脉冲发电机组外,都已安装完毕——两套8万千伏安交流脉冲发电机组于1980年9月和10月在上海电机厂进行了机组组装试车,一次试车成功,符合技术要求,于1980年底运抵451工程现场。

1981年,451工程的科研主要是各种设备的安装调试。主机系统进行了干式长脉冲变压器、纵场线圈、总体支架等6个系统的安装或安装调试。工程的真空抽气送气系统研制基本完成,并进行了部分调试,供电系统基本完成了主磁场供电系统、1.5万千瓦直流脉冲发电机组等5个部分的调试,基本完成8万千伏安交流脉冲发电机组的安装。同年,451工程的预试电流环装置,进行了对等离子体初期过程、x射线辐射场、反馈控制等离子体平衡三个内容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结果。

1981年,451工程主机,终于加工制造完毕。8月,主机预装工作全部完成。8月26日至30日,451工程主机研制小结会议在523厂召开,来自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防科委、二机部、我院等24个单位的11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二机部副部长、著名科学家王淦昌主持,国防科委副主任张震寰到会并讲话。会议代表认为,451主机这一我国自行设计和试制的第一台规模较大的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制造质量是较好的。这给了451主机近8年时间的艰难研制工作一个科学的、公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