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专家队伍(1)
陈磊 整理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从建院到1995年30年的时间里,共获得300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有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国家的奖励,具有国际影响。这些科研成果,标志着中国已跻身于“世界核聚变圈”。在这些优秀科研成果研发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科技精英,为核西物院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不求名利、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不计得失、无私奉献。他们是核西物院科技发展的坚强柱石,是我国受控核聚变事业的宝贵财富。截至1994年底,院内获得研究员和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职称的科技带头人有5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48人。因篇幅所限,这里仅介绍当时著名科技人员队伍中的一部分,他们是核西物院初创时期科技精英的代表。
李正武 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东阳人,1916年11月生。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7年留学美国,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55年归国,先从事原子核质能转换、质子静电加速器的研究工作,后从事受控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工作。历任核工业部西南物理研究所长、名誉院长、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理事长。
国外工作期间,在从事原子核的质能转换关系的研究中,他曾有新发现,即原子核的质量可直接从核反应的关系获得。回国后他协助我国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先驱赵忠尧先生建立了我国第一台2.5兆电子伏的质子静电加速器。他积极倡议开展受控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方面的研究,其倡议被列入1956年制订的全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在资金、设备、人力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研制出了受控核聚变的小型装置,开展了受控核聚变的研究工作。1969年到西南物理研究所,除组织、指导磁镜装置和其他小型装置的实验研究外,他还积极投入了中国环流器一号的设计和研制工作,在安装和部分调试期间及时提出决策性意见,保证了中国环流器一号的良好性能。
丁厚昌 研究员。江苏常熟人,1916年生。194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65年调到二机部在北京原子能所从事磁约束热核聚变理论研究。1969年底到西南物理研究所,从事等离子体平衡和不稳定性等研究。历任585所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科技委主任,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理事,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被聘为国家科委“核聚变与等离子体专业组”成员。
他长期从事受控核聚变理论研究,有的研究项目属于该领域的前沿工作,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为核西物院建立和培养了一支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理论研究队伍。
孙湘 著名光学专家,研究员,江苏无锡人,1915年生。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8年留学美国,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物理系。1955年归国。先在北京物理研究所工作,1969年调到核工业部585所工作。历任诊断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曾任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秘书长。1982年又调回北京物理研究所工作。
长期从事光学研究工作,主持了真空紫外光谱、核爆炸光学测试仪器设备的研制,发展了等离子体光学诊断技术。在她的组织下,为核西物院建立和培养了一支等离子体诊断实验研究队伍。
林兴炎 高级工程师。福建惠安人,1931年生。1953年毕业于上海电业管理局快速理论学习班电机系。先后在上海电管局闸北发电厂、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西南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585所副所长、所长,曾被聘为国家科委核聚变与等离子体专业组成员,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学会理事,第七、八、九届国际Psi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
50年代他在原子能所曾参加我国第一台1.2米回旋加速器电气系统安装、调试和实验准备。他曾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安装调试3r-2.5静电加速器,先后提出并实现各种技术改进近百项,并交付使用负责运行。加速器建成后,他又参与领导和技术管理工作,配合物理人员获取原子弹研制所需的部分核数据。1959年获“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1970年—1984年,他参与组织领导了稳态超导磁镜工程和中国环流器一号工程建造、启动和运行工作。“稳态超导磁镜研究”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环流器一号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中国环流器一号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何成逊 高级工程师。江苏镇江人,1929年生。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1959年—1961年在苏联联合原子核物理研究所从事回旋加速器建造工作。1962年转向受控核聚变研究领域。历任东北技术物理研究所受控核聚变研究室副主任,西南物理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曾被聘为国家科委核聚变与等离子体专业组成员。核工业部劳动模范,四川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
他曾组织领导完成了角向箍缩一号、二号和磁镜电子模拟装置及新结构的电弧源的研制并先后投入实验,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他在三线建所时曾参与踏勘、定点,并负责该所基建的科研规划及工艺设计工作。1970年起他任中国环流器一号工程总负责人,主持设计、研制、安装和调试工作,于1984年启动装置,一次联调成功。此间他处理和组织解决了多项有争议的技术难题。“中国环流器一号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中国环流器一号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在该装置的研制和建造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是有突出贡献的第一位带头人。
邢洪业 高级工程师。山东莱芜人,1936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实验核物理专业,分配至东北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1967年内迁三线核工业部585所,从事科技和计划管理工作。先后任计划组长、副所长、院长,曾被聘为国家科委核聚变与等离子体专业组成员兼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