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一章 底蕴·用教养点亮灿烂光环(2)

书名:坚守浪漫,不惧人间:陆小曼传本章字数:1713

迎接新世界的精彩

含苞待放的花朵,惹人期待。

未来,它会是什么颜色,会绽放成什么模样,会有怎样的芬芳?时间会给出答案。

花苞在阳光下静悄悄地生长,直到某天你一眨眼,发现花苞已然绽放,那么灿烂,那么美丽。

陆小曼长大了一点点,父母便把她送到幼儿园去学习。

在那个年代,整个上海并没有几家幼儿园,能上幼儿园的小孩也不多。

对于穷苦人家来说,送孩子上幼儿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是一笔没有必要的开支。女孩子,上学的都很少,去幼儿园的就更少了。

对于有钱人家来说,娃娃不兴去外头上学,请个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更好,不仅安全,还能保证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

但陆小曼的父亲不一样,他毕竟去日本留过学,见过世面。

他非常清楚,孩子从小就需要学习,可是,请私塾先生这样的方式实在是太落后了。

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让他走进一个集体,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更有助于他的成长,还可以让他接触更多新鲜事物。

对于陆小曼来说,在幼儿园的时光过得很快,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自在。在幼儿园里,老师会给他们讲有趣的故事,会教他们画画,还会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算术。小朋友们会和她一起玩游戏,她觉得开心极了。

而对于陆定夫妇来说,之所以把女儿送到幼儿园,是因为他们有更深层次的想法。两个人只有这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他们的未来,所以,他们把陆小曼当作陆家继承人来培养。

陆定留学日本,眼光和视野不用多说;吴曼华,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才女,自然也懂得教育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不受教育,就不会有清醒的灵魂,会被永远锁在愚笨的桎梏中。

尽管陆小曼是一个女孩,但以这对夫妻的格局来看,他们并不在意这个问题。

小时候的陆小曼,小巧玲珑,但是非常调皮、活泼,嘴巴很甜,很会说话,大人都非常喜欢她。她学什么都快,且学得像模像样。

有一次,陆小曼跟着母亲吴曼华一起去看戏,看完戏后,在回家的路上,她就迫不及待地对母亲讲:“我想学唱戏,很想很想。”

吴曼华看着眼前这个五岁孩子眼睛里发出的炽热光芒,不忍心拒绝,就答应了她。

为此,陆小曼的父亲特地去请了梨园唱旦角的师傅来教她唱戏。

有一次,陆小曼唱戏给父母听,陆定夫妇听后不禁感叹:虽然没学多久,但女儿的神态、动作,甚至是腔调,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儿。

教陆小曼唱戏的师傅对陆定说:“我是真心喜欢这个丫头,她非常有天赋。我想把她收进戏班子,好好地培养,说不定将来哪一天,她能成个角儿。她这么聪明伶俐,大红大紫不是问题。”

在那个年代,唱戏可不是一个好的行当,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况且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哪有去唱戏的道理。

陆定当然不会答应,只是回答师傅:“让小孩儿唱戏,就是让她打发打发时间,师傅不必当真。”

陆小曼是陆定的掌上明珠,是要经好好培养做接班人的,怎么能去唱戏呢?

陆小曼一边唱戏,一边学习,不知不觉,童年就像生命中缥缈的一缕烟,很快就消失了。

时间到了1909年,陆小曼六岁了。这一年,陆定因工作调动要离开上海,前往北平。而陆小曼呢,自然也和母亲一起,随父亲一同北上。

当他们从小资情调的上海抵达古老庄严的北平时,陆小曼是开心的。她知道,这是一个新世界,会有新奇的东西。

在上海时,陆小曼是在幼儿园接受的启蒙教育。

到了北平,陆定索性安排陆小曼进了学堂,让她去接受小学教育,毕竟从小学教育开始才算真正的学知识。

陆小曼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了七年书后,又去法国人创办的贵族学校圣心学堂读书,接受中学教育。

圣心学堂是一所由基督教教会创办的女子学校,由法国人创建,成立于1912年。这所学校中西结合,创建之初就开设了国文、日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体操、生物、劳动、图画、音乐、修身、历史、地理等课程。这所学校教规严格,不仅要学习英文,还要学习现代体育课程。入学后,每个学生都要为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用作日常英文交流,并且学校规定,学生的言谈举止也要符合社交礼仪标准。

想进这所学校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少数中国人才进得去。对于女儿,陆定有更多的期盼,于是,在陆小曼十五岁那年,花费重金将她送进了圣心学堂去学习。

陆小曼从未接触过圣心学堂设置的那些课程,对她来说难度不小。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陆小曼大开眼界。在圣心学堂,陆小曼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很受大家欢迎。

环境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