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三章 迷惑·爱在错误的时间点燃(3)

书名:坚守浪漫,不惧人间:陆小曼传本章字数:1955

一个模糊的界限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样东西,让你想为它停留。

徐志摩从日本回国后,和张歆海一起去了庐山避暑,也趁这个空闲,把泰戈尔在华访问期间的演讲稿整理出来。

直到暑期结束,徐志摩才回到北京。

泰戈尔访华一事,让徐志摩在国内收获了很多名声。世上没有两全事,在收获荣誉的同时,他却失恋了。但生活嘛,总是要往前看。

北平,装载着很多人的故事,也倾听过很多人的悲伤,它像一个看客一样,每天静静旁观着城里人们的生活。

就这样,故事慢慢发生了……

心灵受伤的徐志摩,遇上了婚姻失意的陆小曼。

陆小曼和徐志摩都是性情中人,他们能走进彼此的心里,好像不是一场意外。

在追求林徽因失败后,徐志摩痛苦过一段时间。不过还好,好朋友胡适、张歆海经常来看他,陪他吃饭、聊天,谈人生,谈理想,谈文学,谈诗歌……在好友的陪伴下,徐志摩渐渐地从悲伤里走出来了。

后来,工作日益忙碌,他除了开始主笔《现代诗评》,还要去完成一些教学工作。

此时,陆小曼常来新月社,他们会一起排练戏剧。

有一次,徐志摩做导演,同陆小曼一起编排剧目《春香闹学》。在剧中,两个人的合作可谓天衣无缝、默契十足。

在现实中,两个人性情相投,可谓相见恨晚。

本来,徐志摩和陆小曼就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当时新月社活动很多,徐志摩、胡适、王赓夫妇等人经常一起聚会。

对于陆小曼来说,王赓是个无趣的人,而徐志摩同她有相同的爱好,性情温和,两个人非常谈得来。

对于徐志摩来说,遇到陆小曼后,他被她的气质和才情所折服,满腔的诗情都被引了出来,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之后,为了见到陆小曼,徐志摩经常拉着胡适以各种借口约陆小曼出来,不是说去戏院看戏,就说要一同出席某舞会。

那个时候,王赓工作很忙,也不会去揣摩二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他根本没想到,自己的婚姻危机已经来临。

王赓还特地找到自己的同门师兄徐志摩,把陆小曼托付给他,让徐志摩好好照顾自己的妻子。王赓认为,陆小曼不喜欢自己没有情调,徐志摩是天才诗人,想必可以把陆小曼精神层面的寂寞和空虚问题解决了。

王赓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因此失去陆小曼。他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妻子会爱上自己的好朋友。

陆小曼有个侄孙,曾说过这个问题:“王赓,他这个人就是太善良,把所有人都想得和他一样。”

王赓是一个军人,而且是一个拥有极强事业心的军人。他只希望给妻子多一点照顾,希望妻子可以过得开心一点。

当时,王赓经常鼓励他们一起出去玩耍,让陆小曼过得开心一点。于是,陆小曼和徐志摩一起去爬长城,去逛街,去喝茶,去西山看红叶,玩得不亦乐乎。

也许最开始,他们只是朋友之间的正常接触,是知己,是同道中人。然而时间一长,感情就变了,徐志摩无可救药地迷上了陆小曼。

陆小曼喜欢打牌,徐志摩就跟她一块儿打牌;陆小曼喜欢听戏,两个人就会一起去听戏。最重要的一点是,陆小曼是一个古文底子很好的才女,而徐志摩才华横溢,两个人在一起还可以填词作诗。久而久之,陆小曼对徐志摩也暗生情愫。

爱情的火苗,在两个人的心里燃烧着。此时,陆小曼仿佛已经忘记,自己是一个有夫之妇。丈夫王赓出任哈尔滨警察厅厅长,负责中东铁路的警卫工作。陆小曼因不习惯东北寒冷的天气,就回了北平的娘家。而陆小曼回北平,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想念徐志摩。

陆小曼,本身就是一个浪漫的女子,面对多情诗人,她怎么会不动心?

而陆小曼多才多艺,幽默俏皮,相貌美丽……这样一个完美女人,自然会吸引徐志摩。

纵观历史,艺术家、诗人的情感,要比一般人浓烈很多。

一个人如果今生有幸,能够遇到一个耐心聆听你的人,那么你就不会孤独;如果终其一生,都没有遇到一个知己,那么这一生或许都是孤独的。

在原本无趣的生活里,陆小曼没有任何的生机,但徐志摩的出现,为她带来了全新的生活。

只是在冷静下来之后,她也惴惴不安。她心慌了,也怯懦了,毕竟自己是有夫之妇,怎么可以对别的男人动心呢?如果被自己的父母知道,如果被自己的丈夫知道,如果被外面的人知道……她不敢想,自己会背负什么样的骂名。

以前看小说的时候,看到“婚外情”这样的桥段,她都觉得那些故事是杜撰的,那些感受不是真实的,但此时她终于明白,那种欲罢不能的感受,那种令人快乐又痛苦的感受,都是人间真实。

陆小曼也曾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说给王赓听,可是王赓不理解。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听着,并不觉得陆小曼的所思所想是什么大问题。

或许,在王赓看来,陆小曼就是喜欢使点小性子,不会有什么离经叛道的想法,或许等她再长大一点儿,就没有那么多小脾气了。

王赓没有想过,他们夫妻二人的性情,本来就有很大的差别。后来,他工作忙碌,两个人缺乏沟通,夫妻关系变得越发疏离。而夫妻之间的感情最害怕的就是彼此疏远。

陆小曼对自己这桩婚姻越发厌倦,不再有任何期待。她或许觉得,与一个不懂自己的人度过一生,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如果未来几十年如一日,他们都照这个样子过下去,实在有些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