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两龙纹衍生龙星纹(1)
弁言 龙星纹是华夏第一星象纹
龙星纹起源于龙山时代,大量见于龙山时代的陶器和夏商周的陶玉铜器,堪称华夏第一星象纹。然而无所不在的龙星纹,却被学界长期错误视为龙鳞纹或几何纹。由于未能正确辨识商周青铜礼器的最大纹样群,青铜纹样研究长期误入歧途。
本书第二章已言,龙身共有两种纹样:龙身主纹是标示神龙源于天象的龙星纹,龙身副纹是标示神龙落地人间的龙鳞纹。第二章未能详论上古至中古两千多年繁复多变的龙星纹及其衍生纹样,留到本章展开。
一 作为龙身主纹的龙星纹四大图式
上古龙山时代至中古夏商周,龙星纹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态极其丰富,大致可以分为四大图式:山形龙星纹,月形龙星纹,火形龙星纹,心形龙星纹。每一图式又有若干亚型和大量变体。
1.山形龙星纹:源于连山纹
仰韶、龙山之交,上古伏羲族以伏羲连山历的东西各七山为基础,另增南北各七山,形成二十八山地面坐标体系,然后向天上投射,形成东西南北各七宿的二十八宿天空坐标体系。
由于北斗斗柄指向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一宿角宿,于是苍龙七宿成为领衔二十八宿的第一宫。苍龙七宿的标志星,是一颗红亮如火的超级巨星,上古伏羲族称为“大火星”,简称“大火”或“火”,亦即《诗经》“七月流火”之“火”;大火星是心宿三星的第二星,中古夏商周称为“心宿二”,又称“辰星”、“大辰”、“辰”,俗称“龙星”。
观测星空旋转的最简方式,就是观测大火星之运行、位移、循环轨迹。观测必须记录,记录需要符号,所以龙山伏羲族创造了华夏最早的龙星纹。随着观测的深入,龙山中期的伏羲族精确掌握了大火星的运行规律和循环周期,于是创造了以大火星为标志星、以龙星纹为符号的火历,此即《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言“太皞氏以龙纪,炎帝氏以火纪”,“龙”即龙星,“火”即大火星,两者异名同实。
火历是伏羲连山历与神农归藏历之间的过渡历法,所以龙山伏羲族记录火历的龙星纹第一图式,源于连山纹的山形,兼像大火星的火形,导致后来商代甲骨文和商周金文“山”、“火”二字同形,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辨识。由于龙星纹第三图式更像火形,因此我把龙山伏羲族的龙星纹第一图式,命名为“山形龙星纹”。
山形龙星纹,最早见于龙山时代甘青伏羲族的马家窑文化,稍后见于龙山时代山西神农国的陶寺文化,后又见于夏商时期西北伏羲族后裔羌族的辛店文化。
随着龙山伏羲族的持续东扩,伏羲族首创的二十八宿、火历、山形龙星纹在龙山中期以后不断东传,见于河南中部的新乡洛丝潭,河南东北部的安阳后冈大司空村、安阳老磨冈、安阳鲍家堂、安阳大寒南冈,河北南部的磁县下潘汪、磁县界段营、武安城二庄等地。
有些学者不了解伏羲族二十八宿、火历、山形龙星纹的东传路线,误以为最早发现山形龙星纹的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是这一纹样的原创地,其实两地均为这一纹样的接受地。
二十八宿、火历、山形龙星纹的原创地,都是伏羲族祖地甘肃青海,首先东传山西陶寺神农国,然后东传玉器三族,最后又被夏商周黄帝族继承。
夏代的山形龙星纹,见于夏代早期新砦文化的河南巩义花地嘴陶器,又见于夏家店下层先商文化的内蒙古赤峰大甸子陶器。龙山陶器、夏代陶器的山形龙星纹,多为独立纹样,不见于龙身。夏代晚期二里头文化的龙面“饕餮纹”铜牌,山形龙星纹位于龙首的额部,或为正置,或为倒置。
商周的山形龙星纹,除了普遍见于龙身,又常作为独立符号,标识于龙身之外,后者证明这一纹样决非龙鳞纹,而是标示大火星的龙星纹,因为龙鳞纹没有理由不标于龙身,却标于龙身之外。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铜钺,整体造型即为源于连山纹的山形龙星纹,山形龙星纹之内才是源于蟒皮纹的龙鳞纹。山形外缘是宗祖纹,山顶是菱形帝星纹。菱形帝星纹之上又有一对相背的旋转龙:左为逆时针旋转的地盘龙,右为顺时针旋转的天盘龙。
陕西宝鸡 国墓地出土的西周早期龙神铜雕,冠形是山形龙星纹,冠底是菱形帝星纹。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盾牌残件,核心符号是山形龙星纹。
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北斗龙虎二十八宿漆箱盖,左侧是一个巨大的山形龙星纹。同墓出土的羿射九日阴阳合历漆箱盖,共有十三个山形龙星纹,分为两组:右组六个横排,标示阴阳合历的六个小月;左组七个竖排,标示阴阳合历的七个大月。上下各有两棵扶桑树,标示上下半年各二季。上下各有五个太阳鸟,标示十日。树下之人持弓射鸟,标示后羿射日。最右纹样旧称“绹纹”,其实是阴阳合历的专用符号,所以上下各有二首,标示新年旧年衔接,时间无始无终。
综上所言,山形龙星纹是龙山中期伏羲族所创火历的专用符号。从龙山中期至战国时期,沿用两千多年。
2.月形龙星纹:标示历法月
龙山中期的山西陶寺神农国,又在火历之后创造了神农归藏历,于是又创造了龙星纹第二图式:月形龙星纹。功能是标示历法月。
山西陶寺的一首两身旋转式肥遗龙,两身的月形龙星纹故意错开,以便每一纹样标示一个月:内身12个月形龙星纹,标示阴阳合历的平年十二月;外身13个月形龙星纹,标示阴阳合历的闰年十三月。两身合一,标示作为阴阳合历的神农归藏历。
与夏代平行的夏家店下层先商文化“天帝乘两龙”陶纹,中间是“饕餮纹”天帝,外围是一首两身展开式肥遗龙:右身12个月形龙星纹,标示阴阳合历的平年十二月;左身13个月形龙星纹,标示阴阳合历的闰年十三月。天帝的眼眶,也是月形龙星纹:上眼眶左右各5,标示阴阳合历的十进制,即十天干、十日、一旬;下眼眶左7右6,标示阴阳合历的七个大月、六个小月。
夏代晚期二里头文化的龙面“饕餮纹”铜牌,龙首上方13个月形龙星纹,标示夏代《连山》历的闰年十三月:上方四横排,每排3个,标示每季三月;印堂1个,标示闰月。
商周铜器也有大量的一首两身旋转式肥遗龙,两身多为月形龙星纹,标示商周阴阳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