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词不当
解析
“用词不当”就是在写作文时用了不合适的词语,这种情况非常多,常见的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1)词语搭配错误。比如,“发挥传统”“平静的黑夜”。“发挥传统”应改为“发扬传统”,“平静的黑夜”应改为“寂静的黑夜”。
(2)与人物形象不符。比如,“小偷威武不屈”。小偷是反面人物,怎么能用褒义词呢?再如,“我和同桌是一对欢喜仇家”中的“欢喜仇家”应改为“欢喜冤家”。
(3)用错词语。这种情况还会闹笑话,比如,“我和小明、小刚的关系很铁,三人成虎”。其中,“三人成虎”是指谣言流传多了,让人信以为真。“三人成虎”应改为“人称‘铁三角’”。再如,“我叔叔是精神科医生,他的病人大多是老人”。精神科的病人不可能大多数是老人,因此“精神科医生”应改为“神经科医生”。
原文
超市见闻
那天,妈妈带我去超市购物。
刚进门,我就被目不暇接的商品吸引住了。我和妈妈在超市逛了一圈,选了薯片、果冻、冰激凌和牛肉干等很多零食。最后,我都快拎不动了,这才拉着妈妈去消费。
排队的时候,我忽然看见旁边有一对母女。小女孩和我差不多大,手里拿着一盒薯片,正不停地请求:“妈妈,就给我买一回吧?”可是,她妈妈却一边抢薯片,一边说:“不行!薯片太贵了,要不买个面包吧?刚巧面包今天打折呢!”小女孩不肯松手,低三下四地说:“就买一盒,行吗?我从来都没吃过。”
我看了看我满满的购物篮,又看了看小女孩,心里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这时,妈妈弯下腰,跟我一阵耳语,我点了点头。
结完账,我和妈妈并没有走,而在超市门口等母女俩。过了一会儿,那对母女也出来了,小女孩的脸上还滴着泪痕,不停地在抽泣。很显然,她的愿望并没有达成。
这时,我走了过去,递给小女孩两盒薯片,说:“小妹妹,这个给你吃,好不好?”小女孩呆住了。她妈妈赶紧说:“我们不能要!”我妈妈一边往小女孩妈妈怀里扔薯片,一边笑着说:“是这样,这个口味的薯片孩子不爱吃,我们买错了。这不,我们赶时间,就不去超市还了。”说完,我妈妈拉着我匆匆走了。
远远地,我看见那对母女站在超市门口,目送我们离去。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圈红了。从那天起,我再也不乱买东西了,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幸福来之不易,要懂得爱惜。
点评
这篇习作的突出问题是用词不当。
比如,“目不暇接”一般不做定语,其用法是“……让人目不暇接”;“消费”指买东西的过程,文中写的是选东西结束去付钱;“请求”程度太低,无法表达孩子想要买薯片的强烈愿望;说一个孩子对妈妈“低三下四”,有点儿过了;“味道”的感觉在舌头,在本文中形容心理,不妥;“泪痕”是眼泪的痕迹,不是眼泪,不可能出现“滴”的动作;写妈妈把薯片往对方怀里扔,有点儿不尊重对方;“还”表达的是归还之意,文中的薯片是买来的,不妥;“爱惜”一般针对具体事物,“幸福”属于抽象事物。
修改版
超市见闻
那天,妈妈带我去超市购物。
刚进门,我就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住了。我和妈妈在超市逛了一圈,选了薯片、果冻、冰激凌和牛肉干等很多零食。最后,我都快拎不动了,这才拉着妈妈去结账。
排队的时候,我忽然看见旁边有一对母女。小女孩和我差不多大,手里拿着一盒薯片,正不停地哀求:“妈妈,就给我买一回吧?”可是,她妈妈却一边抢薯片,一边说:“不行!薯片太贵了,要不买个面包吧?刚巧面包今天打折呢!”小女孩不肯松手,可怜巴巴地说:“就买一盒,行吗?我从来都没吃过。”
我看了看我满满的购物篮,又看了看小女孩,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妈妈弯下腰,跟我一阵耳语,我点了点头。
结完账,我和妈妈并没有走,而在超市门口等母女俩。过了一会儿,那对母女也出来了,小女孩的脸上还挂着泪痕,不停地在抽泣。很显然,她的愿望并没有得到满足。
这时,我走了过去,递给小女孩两盒薯片,说:“小妹妹,这个给你吃,好不好?”小女孩呆住了。她妈妈赶紧说:“我们不能要!”我妈妈一边往小女孩妈妈怀里塞薯片,一边笑着说:“是这样,这个口味的薯片孩子不爱吃,我们买错了。这不,我们赶时间,就不去超市退了。”说完,我妈妈拉着我匆匆走了。
远远地,我看见那对母女站在超市门口,目送我们离去。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圈红了。从那天起,我再也不乱买东西了,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幸福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
点评
修改版换掉了所有的不当用词。“琳琅满目”用来形容东西很多;“结账”指选东西结束后去付钱;“哀求”能表达出孩子想买薯片的迫切心情; “可怜巴巴”能表达出孩子想让妈妈同意买薯片的迫切心情;“滋味”的感觉在心头; “泪痕”只能用“挂”来形容;“塞”更符合语境,又显得尊重对方;购买的产品不需要了,可以“退”;“幸福”属于抽象事物,应用“珍惜”。有些词,虽然彼此的意思表面上差不多,但不能混淆,比如文中的“味道”和“滋味”以及“珍惜”和“爱惜”。
孩子不会用词,主要是因为语文基础薄弱,没有深刻理解词语的含义。孩子平时要多看词语解释,也要大声朗读范文,培养对词语的语感,体会语境,这样就能慢慢地纠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