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土到冥
相土迁商丘
后羿乱夏、帝相东奔之时,商族的相土已经取代其父昭明,成了殷商第三位先公。相土再次迁徙,从今河北泜河流域南迁至今河南商丘一带。商族回到了富庶的豫北冀南平原,坐收膏腴沃土之利、河水灌溉之便,开始仿效夏人,筑造城郭,得以脱胎换骨,获得了质的飞跃。
相土所居的商丘,是传说中帝喾之子阏伯的旧地。阏伯在唐尧时期担任火正的官职。火正,专司祭祀大地、神鬼、祖灵,负责观测大火星,并根据其运行规律确定时节,用以指导农耕劳作。相土承袭阏伯的天文历法,农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以后的殷商王朝就以大火星为祭祀主星。
相土所迁的商丘,在哪里?历来有两种主张。一说是河南濮阳,一说是河南商丘。两地分居黄河南北,相距160公里。
濮阳说的依据是《水经注》中的记载:“河水旧东决,迳濮阳城东北,故卫也,帝颛顼之墟。昔颛顼自穷桑徙此,号曰商丘,或谓之帝丘,本陶唐氏之火正阏伯之所居,亦夏伯昆吾之邦,相土因之。”另外,可信度很高的《古本竹书纪年》中也有一句话:“帝相即位,处商丘。”这里的商丘就是帝丘,在今河南濮阳。而且濮阳离殷墟安阳较近,只有70千米,甲骨文中记载商王多次卜问,要在这里举行大祭。武丁的王后妇妌还曾在这里主持农业生产。
商丘说的依据是《左传·昭公元年》中的记载:“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左传·昭公十七年》又说:“宋,大辰之虚也。”意思是说,宋国是大火星的分野,所以商丘在宋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今河南商丘有阏伯庙、阏伯台。宋太祖曾经祭拜过阏伯庙,说明商丘的阏伯传说不是空穴来风。
濮阳说与商丘说,到底孰是孰非?
濮阳说有地理学名著《水经注》作的详细考证,又有西晋出土的《古本竹书纪年》作佐证。所以唐宋时期大都认为相土迁居的是濮阳,而不是商丘。宋代文献《太平御览》卷一一锤定音:“故辰为商星,今濮阳是也。”至于为什么帝丘又作商丘,通常认为商、帝字形相近,容易出现错误,文献在转写过程中,又以讹传讹,帝丘就成了商丘。
商丘说的主要依据是《左传》的分野理论。所谓的分野理论,指的是天上一星对应地上一国,是后世占筮家根据神话传说,经过个案解释,辗转产生的天文学说,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仍不成熟与完备,属于玄学范畴,并不适用于准确解释历史事件。将商人主祀的大火之星,与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星占分野为大火相联系,得出结论,相土迁居的商丘在宋地,是十分勉强的。阏伯为火正,商族主祀大火星,但不能因此理解为相土所迁居的商丘的分野就是大火。因为相土以后商族多次迁徙,不可能所居之地的星野就是大火。宋为商族之后裔,所居之地的分野恰为大火,这只能说是一种巧合,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阏伯为帝喾之子,史称帝喾定都于亳,这个亳,也就是南亳。根据唐代《元和郡县志》的记载,亳在谷熟县西南四十五里,即今河南省商丘虞城谷熟集。《左传·昭公元年》中说,帝喾有两个儿子,除了阏伯,还有一个叫实沈。兄弟俩不和,经常争斗不休,吵吵嚷嚷。帝喾一怒之下,把阏伯赶到“商丘”去。这足以说明古“商丘”必定不是帝喾的都城亳,也就是今河南商丘一带。
《史记集解》引孔安国云:“契父帝喾都亳,汤自商丘迁焉,故曰‘从先王居’。”孔安国明确无误地指出,汤从古“商丘”迁往帝喾的都城亳。所以,相土南迁的古“商丘”就是今河南濮阳。
商族势力的扩张
商族首领相土迁徙濮阳,与后羿进占夏都斟鄩有异曲同工之妙。后羿篡夺夏朝权柄之后,大禹建立的中原旧秩序逐渐瓦解,新秩序尚待重建。夏王相屡次武力讨伐东夷,以拓展自身影响力。相土反其道而用之,迁濮阳之后,祭祀大火星,以阏伯的继承人自居。实则是打着帝喾高辛氏的旗号,以博取东夷族的认同或支持,与夏王相较劲,在黄河中下游争夺势力范围。
《诗经·长发》歌颂殷商先公的功绩时,赞道“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向后人展示了一个威风凛凛的领袖形象。海外,并非指东海或黄海之外,而是指古时内陆面积较大的湖泊或沼泽地之外,如西汉时的居延泽、唐代时的居延海。此处的“海”,应该是今河南濮阳与山东-城之间的雷夏泽和今山东巨野北的大野泽。“海外”就是指雷夏泽、大野泽以东的岳石文化区,属于东夷族的活动区域。相土的雄健征服了骁勇的东夷人,势力扩张到山东半岛去了。
商族在相土的率领下,迅速崛起,不但在豫北冀南平原站稳脚跟,而且伴随着频繁的征讨,军事民主制也渐渐建立起来了。商族因而得以拉近了与夏王朝的差距,成为夏王朝最强劲的潜在对手。两百年之后商汤能够灭夏,建立一个铿锵有声的青铜王朝,它的十一世祖——相土功不可没。
相土南迁之后,商族就活跃于豫北冀南平原,开始酝酿自己的宏大前程。相土的儿子昌若、孙子曹圉默默无闻,他们的事迹早已埋没在厚厚的历史积尘里,史书上只留下他们的名字,在甲骨文中甚至连名号也找不到。
曹圉,商汤的九世祖,也叫粮圉、根圉。《说文解字》云:“一曰圉人,掌马者。”粮圉,意味着这时候的商族部落有发达的农耕,也保留了畜牧业的传统。沃腴的豫北冀南平原是上天赐给商族最好的礼物,温暖湿润的适宜气候,让商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一个不容小觑的部落。但在昌若、曹圉时代,父子二人静观时局变幻,奉行隐忍不发、壮大实力、伺机而动的策略。
寒氏政权的恐怖阴影
昌若、曹圉时代,夏王朝正经历长达半个世纪的大动荡。后羿逼走帝相之后,斟鄩成了他的天下。大禹苦心经营的伟业沦丧在他的不肖子孙手中,被异族窃走。后羿篡夺王位,建立了有穷氏政权。但是后羿重蹈夏王太康的覆辙,他对自己的武功和高超射术过于自信,整日沉湎狩猎而无法自拔。他排斥武罗、伯姻、熊髡、尨圉等忠臣,把朝政交给了心机重、城府深的权奸寒浞。此君是东夷寒氏的弃人,因其恶行被驱逐出族。寒浞流落到斟鄩,凭借着他的机巧百辩获得了后羿的欢心与重用。
寒浞却背叛了后羿,趁后羿出外,他广结党羽,大树亲信,斟鄩城迅速易主。后羿走投无路,毙命于自己的家仆之手,后羿的儿子也被活活饿死。寒浞取而代之,成为中原各部落的新主子。
寒浞进而大举东征,讨伐流落濮阳一带的帝相。帝相被杀,王后身怀六甲,从小洞侥幸脱走,逃亡至有仍氏,在那儿生下了少康。
寒浞令儿子寒豷镇守戈,以监视夏族残余的活动;另一个儿子寒浇镇守过,以震慑东夷族各部。同时派人四处搜寻少康的下落,以防止夏人复辟。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从洛阳盆地到山东半岛,全都笼罩在寒氏政权的恐怖阴影之下。
商族部落或许尚未迁徙,仍以濮阳为都,寒豷的驻地戈就在西边的不远处。昌若与曹圉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寒豷的监视,只能继续采取隐忍无作为的策略,免得树大招风,引来灭族之祸,这或许是昌若、曹圉在青史上默默无闻的原因吧。
兼具祖先神与自然神身份的商族首领
其后曹圉的儿子冥成了商族的首领。冥之时,帝相的遗腹子少康以有虞氏为据点,积极谋划复国。夏朝旧贵族伯靡也在有鬲氏收拢“二斟之烬”,与少康齐心协力,共图大业。少康派儿子季杼攻打戈地的寒豷、过地的寒浇,消灭寒氏外围势力。伯靡自有鬲氏南下,与少康、季杼父子会合,一路西进,凯歌高奏,直捣斟鄩,击杀老迈昏庸的寒浞。
斟鄩虽然一度是夏朝的都城,但是遭到异族的践踏,残破不堪,到处都是乌烟瘴气,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少康就把京城设在颍河畔的大禹旧都——阳翟,以宣示致力于恢复大禹的丰功伟业,史书上称之为“少康中兴”。
由于东夷穷、寒二氏的破坏,中原地区陷入了超过半个世纪的混乱局面,在少康复国成功之后,建立了新秩序。中原地区的方国、部落都尊奉少康为共主,将大禹、启等夏朝先王与天一起祭祀。少康因此被视为继大禹之后又一位夏族英主。
“少康中兴”是夏朝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商族首领冥仰望着声势日涨的少康,决定心甘情愿臣服于夏王朝。他率领商族,在漳河至黄河之间的平原地带安居乐业,积极发展农耕。
那个时候,黄河故道由今河北经天津入海,桀骜不驯的黄河夹杂着浑浊的泥沙奔腾东下,犹如猛兽一般,将所有的东西席卷一空。于是冥被夏王朝任命为司空,负责治水之事。数百年前,共工治水失败被迫流徙幽州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冥不得不举全族之力,与洪水之魔作搏斗。尽管冥苦心孤诣,勤勤勉勉,但是仍然难逃共工的劫运,不幸殉职于治水之事。
冥虽身死,但其勇于牺牲的精神在商族中却永放光芒。商族对舜、始祖契实行禘祭,对商汤、冥实行郊祭。禘祭是祭祖先以配上帝;郊祭最为隆重,是祭祀天地的一种仪式。古人举行郊祭,在特定的冬至之日、特定的开阔原野上进行。
《礼记·祭法》郑玄注:“冥,契六世之孙也。其官玄冥,水官也。”冥治河,死于河,故被夏人尊为河神。河神,是保佑农业丰收的自然神。
在殷墟甲骨卜辞中,河就是指冥,与史传文献的记载相符合。如有两条卜辞云:“辛巳卜,贞:来辛卯酒河十牛、卯十牢。王亥燎十牛、卯十牢。上甲燎十牛、卯十牢。”“辛巳卜,贞:王亥、上甲即宗于河。”
在第一条卜辞中,河与王亥、上甲微三者祭祀的规格相同,说明河与王亥、上甲微的地位是相等的。王亥、上甲微是殷商先公,河也应当是一位殷商先公。
第二条卜辞中,问的是在河的宗庙一起祭祀王亥、上甲微可以吗?也说明河与王亥、上甲微地位相等,都是殷商先公。
冥是不见于卜辞的四位殷商先公之一。这两条卜辞中,河的位次在王亥、上甲微之前,王亥是上甲微之父,那么河应当就是王亥的父亲冥。
再看另外一条卜辞:“贞:于河、王亥求年。”这条卜辞祈求河、王亥的佑护,以过一个丰收年。卜辞中河与王亥并列,且在王亥之前,确认了河、王亥都是殷商先公,而且极有可能是父子二人。
冥勤其官事,治水身死,与日月争辉,山河同在!所以在卜辞中,冥兼具祖先神与自然神双重身份,受到殷人的崇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