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人立志向,通透事理得方法
左宗棠写这封信时,长子孝威已经14周岁,开始能够与父亲交流思想、情感及对事物的看法。左宗棠此时正在北上赴京途中,已远离家乡。可以说,这封信才是左宗棠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封家信。
在长沙司马桥的家中,左宗棠有空就手把手地教育儿子们。左宗棠卷进“樊燮事件”,自己命悬一线,明知进京会试是借口,避祸是实,他不忧自身,反倒担心自己不在家,儿子们贪玩荒废了学业,并为此彻夜难眠,费尽心血以书信来引导儿子们。
一、传授“体验式”读书法
左宗棠在信里继续传授给儿子们的学习方法,其根本途径仍是“正心”、去杂念。他以过来人的心得体会传授他的独特读书方法:“虚字审其神气,实字测其义理。”意思是,读一篇文章,不但要透过字里行间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道理,还要揣摩作者的语气、写作背后的心理。换句话说,就是进入作者的情境,仿佛作者就在身边,随时在与自己对话。
坚持“体验式”读书有什么好处呢?可以大幅度增加内心经验。在左宗棠看来,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只有入心了,成为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才能开阔一个人的胸怀,增长一个人的见识。
为什么人40岁才叫“不惑”?因为经历的世事多了,体验丰富了,内心才会逐渐沉稳。
20岁的青年即使博览群书,仍不能拥有40岁的沉稳,因为缺少生活过程的体验。书可以给人知识,但无法给人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验比道理重要,在于体验不但让人记忆深刻,而且可以内化于心。
左宗棠读书求知看重触类旁通,追求一通百通,所谓“百工技艺及医学、农学,均是一件事”,这便是他教儿子们做到举一反三,做知识迁移。
年轻人怎样通过读书来立志成大业呢?左宗棠以切身的经验,教给儿子们两条最重要的方法:一是向古代圣贤豪杰看齐,以他们为榜样,学习立志;二是平时注意博览群书,诸子百家的各种观念、道理都去想一想,“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这就不但是“鸳鸯绣出从君看”,更是“把金针度与人”了。
儿子们的学习态度明显不能令左宗棠满意。他批评孝威“气质轻浮”“无非一种轻扬浮躁之气”,孝宽“气质昏惰”“开卷便昏昏欲睡,全不提醒振作”,可谓苦口良药。
但从儿子们的角度去想,偷懒也有他们的道理。“四书五经”读来枯燥无味,而且科场考试不考理工、农学等技术类知识,哪来的学习动力?没有父亲在身边言传身教,单凭一张信纸,儿子们自读自解,进入不了“体验式”的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父子间的区别:左宗棠本人读这些书籍津津有味,一是他从小就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二是被贫寒环境逼出来的;儿子们无论是自身的兴趣还是所处的环境,与父亲没有多少可比性。
左宗棠的性格特点是:刚直敢言,言无不尽。这种性格造成他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多为批评式教育。但孝威不过14周岁,孝宽也才13周岁,正是少年血气未稳,人格未定时,他们都期望得到父亲的肯定与表扬。从日夜期盼的家书中读到父亲如此不留情面的指责,效果不见得会好。
左宗棠以批评做教育,也不是全然不对,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培养天赋过人、才气强劲的青少年。性格强悍的人在打击面前会变得更强,性格柔弱者在打击面前很可能会一蹶不振。左宗棠此时还没有明白这点。
二、为什么书籍不可以借人?
俗话说,敝帚自珍。自己看重的东西,便会格外珍惜。信末,左宗棠道出了一件虽远隔重山但他仍十分关切的家事:“家中书籍勿轻易借人,恐有损失。”这句话今天听起来仿佛格外小气,事实并非如此。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则左宗棠爱书如命,他购买了一些孤本,担心因借阅丢失;二则古代出版一本书,需人工刻版,成本非常高,要买到一本想读的书,并非易事。
对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普通人家子弟来说,书是仅次于生命的必需品。左宗棠出山前每天废寝忘食地读书,获益匪浅,他当然像“守财奴”一样守着他的书了。爱书如命这种心理不是个例,清末湖南有位叫叶德辉的文人曾有一句名言:“老婆不借书不借。”
现今出版业十分发达,人们要买到一本书,非常容易,在手机上下个订单,书就快递上门。这样是否就可以轻易将书借人呢?笔者以为,书是自己的“私人智库”,读过后留下的记号、折页的重点、写下的理解,都代表你当时的收获。过几年再看,理解又有不同。真正会读书的人,看重的不是一本书值多少钱,而是自己标记的重点,读后的见解、收获,这不是再买一本书就能有的。
历史上大多成就事业的人,似乎都有一个共性,不但嗜书如命,而且有藏书爱好。现在图书馆多的是书,藏书有什么意义呢?藏书不但代表你的思考范围,而且代表你的知识结构,稍有缺篇断本,便有如缺胳膊少腿,行动不便。
今天有一些在电商平台上卖旧书的读者,其中就有看书找乐子、图消遣的文化门外汉。他们事实上可能只读懂了书上的故事,并没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也谈不上对自己的“私人智库”有多少尊重。人一旦养成了这种坏习惯,如不改正,很可能会贻误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