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寓“素质教育”于“应试教育”中

书名:教子也烦恼:左宗棠的23封家书本章字数:1693

写这封信时,左宗棠升级做爷爷了。孝威妻贺氏产下一子,左宗棠取名“丰孙”,即左念谦。

孙辈开始出生,怎么规范家教,以正家风呢?左宗棠以家里最贫寒的时候做标准,建议儿子不要请乳母,这种自我约束能力,足以看出左宗棠已将儒学内化于心,其人格高于流俗。

操心战事之余,左宗棠的精力主要放在为族人、乡人办试馆、义学、义庄这些社会公益事件上。

“试馆”是古代科举考试时各地应试的人居住的场所。“义学”也称“义塾”,即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蒙学,免费供贫寒子弟上学。“义庄”则是旧时族中所置的赡济族人的田庄,包括学校、公田、祠堂等设施。左宗棠醉心于此,自己忙不过来,还安排儿子去帮忙。

孝威对此举显然没有多大兴趣,来信中回避了这件事。左宗棠有点儿不高兴了,所以跟儿子说:我虽然做了封疆大吏,但满打满算,只存了几千两银子,我打算办完手头的事,就申请退休,你们怎么办,我怎么管得了,你自己看着办。

左宗棠的本意是让儿子们不要对自己产生依赖心理。

孝威看后果然有了危机感:既然父亲靠不住,自己不趁早取个进士功名,往后的日子就不好说了。他一意要从湖南直接北上会试。

左宗棠看出了孝威这个心思。孝威违背左宗棠望其来浙相见的意愿,已让左宗棠不高兴。见孝威一心沉醉会试,想捞个进士功名,左宗棠又批评他为考试而考试,不注意真才实学。

这下可将孝威难住了:听父亲的话,会试很有可能打水漂;不听父亲的话,父亲会用家法管制自己。孝威只好敷衍父亲说:我也想按您说的一心学真本事,但总得先考取一个进士文凭,等拿到文凭后再学真本事也不迟。

不想这句话再次将父亲惹恼了。左宗棠的意思,“读书”与“致用”,“混文凭”与“学本事”,并不矛盾;混文凭时那些学写字、背古文的基本功也是真本事所必须的,为什么非要将一件事分成两件事?就是说,寓“素质教育”于“应试教育”中即可,为什么非将两者分得清清楚楚,截然对立?

科举制度出了问题,当年害了左宗棠,现在又让他在教育儿子上纠结。平心而论,一个18岁的青年,哪里能像父亲看得那么清,想得那么细?何况,科举制度有问题,孝威除了顺应,还能怎样?

事实上,左宗棠对八股文与科举制度的看法已有了些变化,导致其改变的原因是:幕府中的人才学历普遍偏低,他发现秀才中八股文作不好的,自己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也理解不了,倒是那些八股文作得还不错的几个举人,理解力还强些。因此他对科班出身的人的反感程度有所降低,对科举制度的认可度,有所提高。

左宗棠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来回游走,这属于高难度操作。对儿子,他无疑过于苛刻了。除非将儿子带在身边“身教”,仅靠每个月的书信“言传”,而不能当面释疑解惑,又缺乏鼓励与监督,孝威怎么可能达到他的要求呢?

左宗棠自己也意识到了他的要求苛刻。毕竟,自己小时侯说话口气大,“喜为壮语惊众”,现在18岁的儿子这方面也有点儿像自己。左宗棠以明末清初学者冯钝吟的话为自己辩解:年轻人口气大,千万不要压制。这话是对的,但有个前提条件:父亲水平差,儿子天资高。现在我水平不差,你水平不高,所以这个观点不适用于我们父子。

左宗棠这些话听上去也有些道理,但他没有意识到,在教育方式上,自己无形中又立下了双重标准。

做儿子的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受父亲束缚。但做父亲的都希望儿子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要我行我素。所以强势的人往往有两副面孔:做儿子的时候,往往以倔强挑战父亲;等自己做了父亲,又总想控制儿子。

问题是,一个总在按照父亲意愿说话做事的人,固然肖父,但也难有什么大出息。这也是名门难出名子,而寒门多出英才的原因之一。“不肖之子”是国人骂人最狠的一句话,但放到成才上,这真不是一句应该否定的话。

子大不由父。父子间心理上微妙的裂痕再次出现,孝威害怕去浙江见父亲,借口要从湖南直接赶往北京。左宗棠接到书信后,心头掠过一丝异样,回复也有点赌气:“尔欲由湖南赴京,亦听尔之便。吾以五年未见尔,故欲尔来浙,即由浙进京。”意思是我盼着你来浙江,不是一心想着要当面教育你,而是做父亲的5年没有见到儿子,想看看你最近长成什么样了。左宗棠的舐犊之情隐晦、深沉。在4个儿子中,左宗棠的一番心意与心血,大多倾注到了孝威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