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这首写春天的诗是你的启蒙诗吗?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中国的诗歌源远流长,约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战国时又出现了以爱国诗人屈原的诗为代表的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体。再以后,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代表性的诗歌,比如汉魏有乐府诗,南北朝的山水田园诗,唐代有唐诗,宋代有宋词,元代有元曲……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古人对诗歌教育是十分重视的。儒家的五部主要经典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其中《诗经》排在了第一位,可见其地位有多重要。

可以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教的传统。因此,很多孩子第一次接触诗歌往往不是来自学校老师的教育,而是来自自己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启蒙。

比如下面这首中国人都十分熟悉的诗,很多孩童在还未入学时就会背诵了。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之所以是很多父母给孩子讲的第一首诗,原因有两个:第一,它没有高深的词语,没有晦涩的典故,远离了文人的学究气,孩子很容易理解。

诗人在一个春天的早晨醒来,阳光已经透过窗户,射进了诗人的房间,婉转的鸟鸣这大自然的语言告诉诗人:这是一个万物萌发、生机勃勃的季节。可是,诗人却十分“不识时务”地想:一夜风雨,大概有很多花被打落了吧?

而另外一个原因,也许父母们自己都未必注意到:从这首诗开始,我们就在孩子的心田里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

这是一首伤春诗。所谓伤春诗,指的是我国古代感叹春天短暂、美好易逝的一种诗歌。但是伤春诗并不是自作多情,更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代表了一种很珍贵的情感:对美好的珍惜,对自然的热爱。

中国历史上的伤春诗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这首《春晓》了。

这首诗妙就妙在,整首诗只有四句,却形成了由快乐到悲悯,由闲适到沉思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悲悯和沉思不是对自己命运的嗟叹和感伤,不是对自己命运波折的埋怨,而是对“毫不相干”的他者的同情,甚至,这里同情的对象并不是人,而是那样不起眼的事物——被风雨打落的花朵。

因此,伤春诗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唤醒了我们心中一种很重要的品性:善良。

伟大的诗人不仅有一般诗人拥有的敏锐的诗歌嗅觉,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一颗对泪水和疼痛最敏感的心——特别是对别人的泪水和疼痛的敏感。

《春晓》就是一首能够感受到别人疼痛的诗,它的作者孟浩然就是一个能感受别人疼痛的诗人。

你还知道哪些伤春诗?

中国诗歌史上有很多伤春诗,例如: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白居易《青门柳》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曹雪芹《葬花吟》

孟浩然是襄阳人,襄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有邓、卢、谷、厉、随等多个诸侯国的城池。后来,楚国灭掉了这些诸侯国。到西汉初年,朝廷设置了襄阳县。

襄阳位于长江中游,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在和平年代,则是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古代的诗人们要漫游天下,常常会经过襄阳,因此,留下了很多关于襄阳的诗词。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杜审言《登襄阳城》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李白《襄阳歌》

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杜甫《回棹》

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韩愈《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刘禹锡《堤上行》

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皮日休《习池晨起》

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皮日休《襄州春游》

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曾巩《隆中》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苏轼《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