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一个修缮成都杜甫草堂的是谁?

很多去过成都的人去过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又叫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这里曾是唐代大诗人、诗圣杜甫的故居。乾元二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人来到成都,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盖了一幢茅屋。杜甫在成都的这幢茅屋里度过了四年,这也是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中难得安闲自在的四年。在这里他写下了二百多首诗,包括著名的《江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是在这里创作的。这一时期成为他一生创作的高峰期,杜甫草堂也成为成都乃至于四川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

今天我们看到的杜甫草堂是经过宋、元、明、清多次修缮而形成的,如果没有这些修缮,诗圣杜甫的草堂很可能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后人再也寻找不到。可是你知道吗,历史上第一个修缮杜甫草堂的其实是一位唐代的词人,他的名字叫韦庄。

韦庄字端己,是京兆杜陵人,他是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的四世孙。不过韦庄小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寒,为了改变家族命运,他学习非常刻苦,而且他十分聪明,所以很年轻的时候就出名了。

唐僖宗广明元年,韦庄在长安准备考进士,谁知道恰巧黄巢之乱爆发,黄巢的军队杀进了长安城。韦庄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就是被称为唐朝第一长诗的《秦妇吟》。这首诗迅速传播开来,人们争相传抄,有的还把这首诗绣在家里的帐幔上,韦庄也因此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战火之下,曾经繁华富庶的长安已经成为人间地狱,韦庄不敢久留,于是他来到了江南。此时的江南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安静闲适,对比长安就像天堂一样。韦庄在这里住了几年,他受伤的心逐渐痊愈,于是他写了很多词描写江南的美景和自己对江南的眷念,比如下面这首《菩萨蛮》: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在这首词里说:每个人都说江南如何如何美好,游客就应该在这里终老一生。江南的美景数也数不尽,春水碧绿,比蓝天还要明净。我躺在彩绘的船上,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酒家里当垆卖酒的姑娘漂亮得像天上的明月,端酒的时候,露出的手腕就像霜雪一样白嫩。如此美的景,如此美的人,真让人不想离开啊。此时,我的家乡正陷入战火,要是真的还乡了,看到那惨绝人寰的模样,真的会肝肠寸断啊!

可是,韦庄是长安杜陵人,黄巢之乱后他又去了江南,那他什么时候到成都修缮杜甫草堂去的呢?

这就要从一个叫王建的人说起。

王建原来是唐朝末年的一个将军,曾经担任利州刺史。趁着唐末大乱,他占据了成都、重庆等地,后来被唐朝皇帝封为蜀王。唐朝末年,唐政权被军阀朱温篡夺,朱温建立了后梁,唐朝灭亡。就在后梁建立的同一年,王建也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为了跟后来孟知祥建立的后蜀区分,我们称王建建立的蜀国为前蜀,而王建就是前蜀高祖。

蜀地是天府之国,沃野万里,物产丰富,而且当时没有受到中原战争的影响,因此,很多文士为了避祸,投奔了王建的前蜀政权,其中就有韦庄。

王建对韦庄十分器重,后来任命他当了宰相。韦庄因此与成都结缘。他寻到杜甫草堂的遗址,重建茅屋,以此来纪念伟大的诗圣。他自己也居住在浣花溪旁边,所以他的作品集起名叫《浣花集》。从韦庄以后,历朝历代都有人对草堂进行维修,其中以明朝和清朝两次维修规模最大,这才有了今天我们参观凭吊的杜甫草堂。但是如果没有韦庄的第一次修缮,后代的人即使想维修可能都找不到草堂的原址了。因此,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杜甫草堂,首先应该感谢的就是这位晚唐词人——韦庄。

花间派是指什么?

温庭筠和韦庄都属于花间派词人,花间派的名字来源于一本叫作《花间集》的书。《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五代时后蜀广政三年赵崇祚所编集的,其中收录了包括温庭筠、韦庄在内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五百首,共十卷。其中收录最多的是温庭筠的词,共六十六首。

为什么这本书叫《花间集》呢?因为这本书里张泌的一首词有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的句子,所以后人就称这本书为《花间集》了。

《花间集》的作品多描写女子神态以及男女相思,对后世影响很大。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派的代表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