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这一家竟然出了两位状元?

唐宋两代,读书人要考中进士非常难,可是有些家庭从小对孩子就进行了良好的教育,以至于家里兄弟两个都考上了进士,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苏轼和苏辙兄弟,此外,还有宋庠和宋祁兄弟。而且宋家兄弟还被当时的人称为“双状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宋祁二十六岁这年,和哥哥一起参加科举考试,礼部呈报给朝廷的结果是宋祁第一,宋庠第三,但是当时执政的章献太后不愿意弟弟居于哥哥之上,于是确定宋庠第一,宋祁第十。也就是说,这次考试实际上两兄弟都得了状元,所以他们被当时的人称为“双状元”。

虽然两兄弟都是才华横溢,不过他们的个性却完全不一样。哥哥宋庠为人稳重,生活节俭,即使后来当了宰相也十分朴素。而弟弟宋祁喜欢奢华,经常在府里通宵达旦地开宴会,夜夜笙歌。哥哥知道后,心里很不高兴,有一天托人捎话给宋祁:“听说你昨夜又是通宵宴饮,你还记得有一年上元夜,我们在州学里喝稀粥吃咸菜的日子吗?”宋祁听了不但不改过,还调侃哥哥说:“不知道我们当时吃咸菜稀粥是为了什么呢?”

不过宋祁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很高的,他曾经和欧阳修一起编撰《新唐书》,这部书在二十四史里算是质量很高的,这与两位著名文学家的相互合作是分不开的。宋祁写书的时候排场也很大,他总是在宴会之后,盥洗结束,然后来到书房,放下帘子,点起胳膊粗的蜡烛,由两个丫鬟服侍,帮他研墨铺纸。这场景远远望去,就像神仙一样。

宋祁在当时名气很大。一日,宋祁经过京城大街时,遇到几辆皇宫的车子,没来得及躲避,一辆车子的帘子被撩起,里面一位宫女惊讶地说:“是小宋啊!”当夜宋祁彻夜难眠,赋《鹧鸪天》一首:

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

蓬山几万重。

不久,这首词和故事一起传到了仁宗皇帝的耳朵里,皇帝清查到底是哪辆车,谁在呼唤小宋。一个宫女承认说:“那天见到宋学士,大家都说是小宋,我就随便喊了一声。”仁宗召见宋祁,谈起此事,宋祁大恐,叩头谢罪,皇帝笑着说:“蓬山也不远啊!”于是把这个宫女赐给了宋祁。宋祁经历了一场虚惊,宋词倒也多了一段佳话。

宋祁最有名的词还是下面这首《玉楼春·春景》,这首词还给他带来了一个外号——“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春和景明,风光无限,词人和朋友们同上兰舟。春寒尚未褪尽,但是枝头的红杏已经分明宣示了春天的到来。没有文人常见的伤春之情,悲秋之叹,词人此时像一个顽童,尽情地挥霍着这春光,尽情地享受这无边的美景。人生易老,欢乐太少,与其预约明天的幸福,不如享受眼下的快乐。千金一笑,万盅不醉,人生如此,不亦乐乎!这样的欢娱,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容易逝去,词人甚至想让斜阳止步,将这缠绵的夕照,永远留在花间。

这首词最妙的就是一个“闹”字。闹的意思是喧闹,本来是形容听觉的,但是这里却用来形容杏花的红艳与繁多。这种手法叫通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就是用一种感觉来形容另一种感觉,这种手法将不同的感觉打通,看似不合情理,却能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红杏当然不会吵闹,但是那红艳艳的色彩,那在枝头拥挤的花团锦簇,不正像一群盛装的女子在叽叽喳喳吗?后人对这首词中的“闹”字评价非常高,王国维先生就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也因为这个“闹”字,宋祁被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你知道什么叫炼字吗?

宋祁的“闹”字属于炼字的经典,炼字是一种修辞的学术语言,指的是写作时精心挑选、锤炼字词,以求更加符合内容和意境。古人写诗词时对炼字十分重视,杜甫就说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也说自己写诗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而且,他在写《题李凝幽居》时,为了思考到底是“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更好时,竟然不知不觉闯进了重臣韩愈的仪仗队,可见他思考之专注。

因此,好的炼字往往成为诗歌的经典,更成为后人效仿的榜样。比如: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