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选读(3)
译文
况且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君主、拥有千乘兵车的中等君主,其后妃、夫人、正妻儿子做太子的,或者有想要他们的君主早点死去的想法。怎么知道他们会这样呢?所谓的夫妻,没有骨肉的恩情,相爱就亲近,不爱就会疏远。俗话说:“母亲很好那么她的儿子就会被父亲抱在怀里。”那么反过来说,母亲被厌恶那么她的儿子就没人抱。成年男子到了五十岁而爱好女色的本性没有减弱,妇女年龄到了三十岁美丽的容颜就衰退了。以衰退了容颜的妇女来侍奉好色的男人,那么就会被疏远和看不起,而她的儿子也就怀疑自己不能成为继承人,这就是后妃、夫人希望她们的君主死去的原因。而唯有母亲成了太后而儿子成了君主,那么发布命令无不施行,下达禁令无不停止,男女之间的欢乐不会比先前的君主差,而独揽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政权毫无疑问了才能放心,这就是鸩酒毒杀绞缢扼杀之所以被使用的原因啊。所以《桃左春秋》说:“君主生病去世的不能达到半数。”君主不知道这些,那么混乱就会有更多凭借了。所以说:认为君主死了对自己有利的人众多,那么君主就危险了。所以王良爱马,越王勾践爱人,是为了打仗和赶路。医生善于吮吸别人的伤口,口含别人的脓血,并不是和病人有骨肉之亲,是因为有利益加在这些事上。所以造车的人造好了车子,那就是想要别人富贵;木匠制成了棺材,那就是想要人死亡。并不是造车人仁爱而木匠坏,而是因为别人不富贵,那么车子就卖不出去;人不死亡,那么就没有人来买棺材。木匠的本意并不是憎恨别人,而是因为他的利益是在别人的死亡上。所以后妃、夫人、太子的党羽结成后就希望君主快死去。君主不死,那么他们的权势就不会大。他们的本意并不是憎恨君主,而是他们的利益是在君主的死亡上。
原文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
译文
如果有才能而没有权势,虽然贤能也不能制服不肖之徒。所以将一尺长的木材放到高山上,那么就可以俯视千仞深的沟壑,并不是木材很长,而是站的地势很高。夏桀作为天子,能够治理天下,并不是他贤能,而是他的威势很重;尧作为一个普通人,不能管好三家人,并不是他不贤,而是他的地位卑微。千钧重的东西得到船载就能浮在水面上,几两重的东西没有船载就会沉入水中,并不是千钧轻而几两的东西重,是有载体与没有载体的关系。所以短的东西放在高处是因为它的位置,不肖之徒能够制服贤人是因为权势。
原文
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专于卫国。侏儒有见公者曰:“臣之梦践矣。”公曰:“何梦?”对曰:“梦见灶,为见公也。”公怒曰:“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对曰:“夫日兼烛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烛一国人,一人不能拥也。故将见人主者梦见日。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今或者一人有炀君者乎?则臣虽梦见灶,不亦可乎!”
译文
卫灵公当政的时候,弥子瑕得到宠信,在卫国专权独断。有一个见到卫灵公的侏儒说:“我的梦应验了。”卫灵公说:“什么梦?”侏儒回答说:“梦见灶,因此就见到您了。”卫灵公发怒说:“我听说要见君主的人会梦见太阳,为什么你要见到君主而梦见灶呢?”侏儒回答说:“那太阳照亮天下,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把它挡住;君主照亮一国人,没有一个人能够阻挡他。所以将要见到君主的人会梦见太阳。至于那灶,是一个人在灶门烤火的,那么后面的人是没有办法见到火的。如今或许有一个人在烤您的火而把您的光亮挡住了?那么我虽然梦见了灶,不是也可以的吗?”
原文
叔孙相鲁,贵而主断。其所爱者曰竖牛,亦擅用叔孙之令。叔孙有子曰壬,竖牛妒而欲杀之,因与壬游于鲁君所。鲁君赐之玉环,壬拜受之而不敢佩,使竖牛请之叔孙。竖牛欺之曰:“吾已为尔请之矣,使尔佩之。”壬因佩之。竖牛因谓叔孙:“何不见壬于君乎?”叔孙曰:“孺子何足见也。”竖牛曰:“壬固已数见于君矣。君赐之玉环,壬已佩之矣。”叔孙召壬见之,而果佩之,叔孙怒而杀壬。壬兄曰丙,竖牛又妒而欲杀之。叔孙为丙铸钟,钟成,丙不敢击,使竖牛请之叔孙。竖牛不为请,又欺之曰:“吾已为尔请之矣,使尔击之。”丙因击之。叔孙闻之曰:“丙不请而擅击钟。”怒而逐之。丙出走齐。居一年,竖牛为谢叔孙,叔孙使竖牛召之,又不召而报之曰:“吾已召之矣,丙怒甚,不肯来。”叔孙大怒,使人杀之。二子已死,叔孙有病,竖牛因独养之而去左右,不内人,曰:“叔孙不欲闻人声。”不食而饿杀。叔孙已死,竖牛因不发丧也,徙其府库重宝,空之而奔齐。夫听所信之言而子父为人僇,此不参之患也。
译文
叔孙做了鲁国的相国,尊贵而专权独断。他所宠爱的一个人叫竖牛,也独自执掌叔孙的命令。叔孙有个儿子叫壬,竖牛嫉妒他而想杀了他,因此与壬到鲁国君主住的地方游玩。鲁君赏给壬一只玉环,壬跪拜接受了但不敢佩带,便让竖牛去请示叔孙。竖牛就欺骗他说:“我已经替你请示了,让你佩带它。”壬因此就佩带在身上。竖牛于是去告诉叔孙说:“为什么不带壬去见国君呢?”叔孙说:“小孩子哪里用得着去见国君呢?”竖牛说:“壬已经好几次去见到国君了。国君赏赐的玉环,壬已经佩带在身上了。”叔孙于是召壬来见,果然见到壬已经佩带了玉环,叔孙大怒之下杀了壬。壬的兄长叫丙,竖牛又嫉妒他而想杀死他。叔孙给丙铸造了一口钟。钟造成后,丙不敢敲钟,让竖牛去请示叔孙。竖牛不去请示,又欺骗他说:“我已经替你请示了,让你敲钟。”丙因此而敲钟。叔孙听到声音后说:“丙不请示就擅自敲钟。”发怒而把丙逐出家门。丙于是出走到了齐国。过了一年,竖牛替丙向叔孙谢罪,叔孙便让竖牛去召丙回来,竖牛不去召回丙而报告说:“我已经去召回丙了,丙很生气,不肯回来。”叔孙大怒,派人去杀死了丙。两个儿子死后,叔孙生了病,竖牛借口要让他单独养病而撤掉叔孙的侍卫,不让人进宫,说:“叔孙不愿意听到人的声音。”不给叔孙进食而饿死了叔孙。叔孙死后,竖牛又不发丧,而去搬运府库里的重宝,搬空了府库逃到齐国。那叔孙听信所信任的人而使父子三人被害,这就是不参照多方面的情况所造成的祸害。
原文
董阏于为赵上地守。行石邑山中,涧深,峭如墙,深百仞,因问其旁乡左右曰:“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曰:“婴儿、痴聋、狂悖之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太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治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之?”
译文
董阏于做了赵国上党郡的郡守。有一次他巡视石邑山时,见山涧很深,山崖陡峭如墙直立,有百仞之深,于是便问居住在山涧附近的人说:“有人曾经进入过这山涧下面吗?”这些人回答说:“没有。”董阏于说:“有婴儿、痴呆聋子、精神错乱的人曾经进入过这个山涧下面吗?”这些人回答说:“没有。”董阏于说:“有牛马狗猪等动物曾经进入过这个山涧下面吗?”这些人回答说:“没有。”董阏于感慨地长叹说:“我能治理了。让我治理而没有宽赦,就像进入这个山涧必死一样,那么就没有人敢犯法了,怎么会治理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