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式社交(1)
人都是感性和理性兼而有之,如果把感性视作生命之火的话,那么理性就是生命之光。没有火的燃烧就没有光的闪耀。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升华。没有感性作为基础,理性的发展便无所附着。没有理性的引领,人无法脱离动物世界,走出蒙昧状态,开启文明之门。
世界上没有绝对感性或绝对理性的人。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感性充沛且理性强大,两方面达到完美的组合。但人的实际情况总是要么感性多一些,要么理性多一些。总的来看,中国人大多偏于感性。这个进化所致、天性使然的特点,给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先有人而后有文化,没有离得开人的文化。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的区别,根本在于人与人不同。读不懂中国人,不可能懂得中国文化。离开对人性的洞悉和把握谈文化,越讲得头头是道,越可能面目全非。
比较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但是比较须以承认“人”与“我”不同为前提。
中国人喜欢扎堆。四川话叫“打堆”。四川有句方言叫“吃得亏打得拢堆”。
稍加留意不难发现,多数人不习惯长时间待在安静的环境中。这种安静,不是没有响动、静谧无声那种安静,而是因为人际交往少而显出的安静。人们害怕孤独和寂寞,难以安于独处。
中国历来少有离群索居、独来独往一类人。无论男女老少,多数人喜欢相互邀约,呼朋引伴。不合群,不喜欢交际,通常被看成有性格缺陷。
从传统中国走亲戚、赶市集、参加婚丧嫁娶、节日庆祝、亲朋聚会等各种活动,到今天各种社交软件广泛应用,各种社交平台热闹非凡,各种朋友圈热火朝天,千百年来,人们扎身在人群之中,在你来和我往、进入和退出、给予和接受、展示自我和围观别人、被人关注和关注别人、臧否他人和被人臧否之间,既当主角又演配角,既当演员也做观众,寻找和享受生之乐趣。把中国人归入最热爱社交活动的一类人或不为过。
中国人扎堆最多的场合是各种请吃和吃请。请吃有各种由头,比如嫁女儿娶媳妇要请吃,孩子出生满月要请吃,老人做寿要请吃,乔迁新居要请吃,孩子考上大学要请吃,孩子参加工作要请吃,晋升职务要请吃,等等。自己有了好事要请吃以示庆贺,亲戚朋友遭遇不幸也要请吃以表安慰。请吃也不一定非要有名正言顺的由头,由头可以随便找,“大家聚聚”本身就是由头。
请吃和吃请,围绕着吃展开,意义却不在于吃。物资匮乏的年代,有机会参加吃请,尤其是能有机会吃肉解馋,是很让人向往的事,也因此误导人以为请吃真的是为了让人吃。生活条件改善了,吃乃至吃肉早已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请吃和吃请不仅热度未减反而更甚于昔,其真实意义也明白无疑地浮现出来,那就是吃只是形式,聚才是内容所在。
中国人的生活中有各种聚会各种局,比如饭局、酒局、茶局、牌局等。虽然不同的聚会有不同的事由,不同的局有不同的名目,但大都“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意义在于大家聚拢在一堆,在这妙不可言的氛围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和精神的慰藉。
中国古代很多著名的诗文,都产生在聚会的场合或者与聚会密切相关,这说明中国人自古热衷于聚会。
可以说,喜欢扎堆是这个社会多数人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方式,最重要的一种生活状态,是人们在处理与他人、社群关系上情不自禁、欲罢不能的追求。他们必须把自己置身于人群之中,让自己与其他人、与大的社群紧密地连接起来,才能找到人生在世的存在感和归属感。
有些人热衷于扎堆,有着明确的动机,比如为了经营人脉,比如为了获得信息,比如为了寻找机会,比如为了塑造人设等。他们行为的目的性常为人质疑,其实无可指摘。动机也好,目的也罢,只要没有伤害他人的故意,说不上有多大错,更何况能否达成愿望,最终取决于其他人如何回应、是否接招。说到底,恰恰是多数人喜欢扎堆的氛围,为这些人达成目的创造了条件。
个体组合成群体,无数群体组合成民族、国家。个体对群体的依赖性越强,群体的向心力、凝聚力越强。追求活在群体中的天性,从根本上铸就了中国社会的集体主义特征,造成了中国社会不同于崇尚个体自由的西方社会的面貌。
在滇东北和川南交界一带,我老家所在的地方,有“人来疯”一说,指的是有些人在人多的场合,特别容易变得兴奋异常,很喜欢以各种自我表现引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