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和“我错了”
某些人即便心知肚明自己做错了事,要当众承认自己犯了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孔子曾经感叹“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意思是他没有见过能看到自己的错误且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他把“过则勿惮改”视为君子之德。
有一次宋国遇到了水灾,鲁国派使者前往慰问,宋国国君对使者说,寡人不仁,因为斋戒不够诚实,徭役扰乱了百姓的生活,所以上天降下此灾,又给贵国国君增加了忧虑,以致劳烦先生前来。孔子知道后讲,看来,宋国大概会很有希望。学生们问为什么,孔子说,当初桀、纣有过错却不承认,很快就灭亡了;商汤、周文王知道承认自己的过错,很快就兴盛起来了。过而能改,君子之道,善莫大焉。
可能有人会说,不就认个错吗,哪有那么难!有什么了不得!其实不然。要人们认错非常之难,要有点年岁、有点身份、有点地位的人认错更是难上加难。“负荆请罪”这个原本简简单单的故事,之所以千百年来传为美谈,原因恰在于心悦诚服地认错对我们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稍加观察可以发现,某些人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向别人道歉,通常选择说“对不起”而不是“我错了”。“对不起”与“我错了”两者有着微妙的差别。造成一个人“对不起”另一个人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当中未必包括主观上“我错了”。而即便“我错了”是原因之一,也未必是主要的原因。所以对许多人而言,讲“对不起”不等于“我错了”。
刻意回避公开承认“我错了”,除了面子思想作祟,还在于多数人脑子中有这样一种认知逻辑。那就是如果我公开承认在一个事情上错了,那么别人可能怀疑我在其他事情上也错了,甚至在所有事情上都错了。这种顾忌并非全无道理。在人群社会中,人们确实容易产生这样由点及面、由事及人的联想和猜测。由此带来对一个人品质、能力的质疑乃至否定,往往让人难以承受。
人们也不是没有公开讲“我错了”的情况。这当中,真心实意承认“我错了”的人有限,多数人只是出于不得不如此的某些原因,把认错道歉作为平息事态、蒙混过关的权宜之计,其实口服而心不服。
大凡心智正常的人都不至于愚蠢到轻易去戳别人的软肋。与不肯认错的人相处,明智之举是尽量回避说及别人的错误之处。由于多数人不肯认错,所以人们形成一种不把是非对错分得太清、不把是非对错说破说穿的通行规则。
在人们看来,是非对错分得太清,很容易导致“错”的一方生出怨恨,进而“对”“错”双方滋生嫌隙,造成难以弥补的感情伤害。人与人之间一旦心里有了疙瘩,冰释前嫌、重修旧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人与人因此交恶,是非对错分得再清楚也得不偿失。
人们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断事之难,不在于分辨事情本身的是非对错,而在于把是非对错说破说穿,摆到明面上来。一个家里面的事,细分起是非曲直来,不是老公错了就是老婆错了,不是儿子错了就是老子错了,不是母亲错了就是女儿错了,不是哥哥姐姐错了就是弟弟妹妹错了。无论错在谁,把事情说破说穿了,摆到明面上了,不仅做错事的人难堪,所有人都添堵。这种让大家都有点下不来台的状况,多数中国人避之唯恐不及。所以,清官不是断不清家务事,而是不想把是非对错分得太清,破坏一家人的和气。
在中国,难断的不止家务事,家庭以外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事,大凡曾交往的人之间起了纠纷,硬是要判个谁是谁非谁对谁错,都可能出现像断家务事那样让大家尴尬的情形。
中国人处理问题推崇以和为贵,在家庭内讲“家和万事兴”,在社会生活中讲和气生财、和气致祥。所谓“和”,就是要兼顾所有当事人,包括顾及他们各自的切身感受,当然也包括不因为是非对错分得太清而让有错的一方难堪。中国有很多老话,比如要懂得给人留面子,比如不要得理不饶人,比如四川方言“呵呵嗨吃得开”,等等,都意在告诫人们随时随处不能伤了和气。
《大戴礼记》讲“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里面有中国社会特有的逻辑。
中国人不是不讲是非对错。知对错、明是非,是每个中国家庭从小对儿女的训诫。但中国人讲明辨是非,着重在分清大是大非,在原则问题上态度鲜明。非原则问题,细枝末节问题,通常不在中国人所谓明辨是非的范围以内。做事认真在社会中处处受到欢迎,但是太较真,凡事都要分个是非曲直,又被看成心胸狭隘、小肚鸡肠,不招人待见。
中国人喜欢讲难得糊涂。难得糊涂不是不讲是非,而是大事不糊涂,小事装糊涂。
提出与某个人看法不同的意见,通常被视为是在指责这个人犯了错。修养好的人或许能礼貌地接受不同的意见,但礼貌之下未必不会把别人提出不同意见看成对自己的挑衅。多数人不肯认错,当然也不乐意面对不同意见。
为了尽可能避免和减少这种情况,中国社会形成了一种说话的“文化”。
无论在什么场合,当有人先讲出对人对事的看法,其他人如何接续着话题表达个人意见,都是十分讲究的一件事情。如果先说话的是身份地位在自己之下的人,那担心和顾虑可以少些,因为即便看法不同、意见相左也没有大碍。而如果身份地位在自己之上的人先摆明了看法,那表达意见就必须慎之又慎。在这种情况下公开讲出不同的看法、相左的意见,不仅会给其他人留下“冒犯尊长”的坏印象,而且很可能在尊长们的心里落下不快。
无论在大大小小的团队里,还是在各色各样的圈子中,大家聚在一起,比较正式地讨论问题也好,不那么正式地八卦闲聊也好,大凡围绕某个人、某件事打开话匣子,多数情况下都是身份地位高的人先说话。他们的看法,很大程度为话题的展开定了调。
照理而言,朋友之间应该推心置腹,知无不言。但实际情况却是,除极少数彼此互为知己的朋友可以做到外,意见看法相左常常让大多数人之间的友谊面临考验,甚至导致大家连朋友都做不成。为了维持亲密关系,不破坏彼此的感情,多数人即便持有与朋友不同的看法,也选择避而不谈。
除互为知己的朋友之间外,比较能讲真实想法、提不同意见的情况大约不外乎几种。一种是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夫妻爱人之间,出于真心关爱而比较能讲真实想法、提不同意见。一种是相互少有交集、彼此甚少关联的人之间,因为不必顾忌,反而比较能够讲真实想法、提不同意见。再一种是当团队面临生死存亡考验,大家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讲真实想法、提不同意见。
对于多数人来说,即便下决心针对别人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见,也必定在表达上极尽委婉,想方设法做到既表达了个人意见又不伤及别人的面子。其委婉的态度,体现在内容的轻重缓急、先后主次上,体现在字词的推敲斟酌、选择取舍上,也体现在说话的语气、神态上。所以必须善于抓住并甄别那些似是而非的字眼,善于观察并理解那些稍纵即逝的神情,善于捕捉并领会那些意味深长的语气乃至有意无意地停顿,才能真正明白人家究竟想说的是什么。
不夸张地说,在不同场合都能真正听懂别人的真实想法,算得上是了不起的本领。而如果还能进一步做到让别人能对你心甘情愿地、直截了当地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不同意见,那更是巨大的人生智慧。